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疼痛的影响

2022-04-25高飞飞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8期
关键词:四肢骨折心理状态常规护理

高飞飞

摘  要:目的  探讨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45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结果  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总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其中,心理护理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各项评分也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巴塞尔(Barthel)评分、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愈合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在四肢骨折患者中应用心理護理的临床效果好,除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还能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并且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愈合时间。

关键词:四肢骨折;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疼痛;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8-0077-04

四肢骨折在骨科较为常见,给患者带来难易忍受的疼痛,术后一旦麻醉作用消失更会引发并加剧疼痛,肢体功能障碍造成患者生活无法自理,易导致患者心情烦躁,对患者的恢复效果、速度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给患者生活带来巨大困扰[1]。同时,疼痛还会增加患者机体内源性物质的释放,从而加快患者心率、提升患者血压,进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2]。因此,临床应该充分重视疼痛的治疗与护理。常规护理充分重视患者身体上的疾病,但是较少关注患者心理问题,而心理护理则将给患者提供充分的心理暗示与疏导,使其主动配合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疼痛的减轻。本研究统计分析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赤峰市医院骨科四肢骨折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两组,每组45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组患者,年龄27~81 岁,平均年龄(45.32±7.52)岁;女性22例,男性23例;病程1~13 d,平均病程(7.32±1.25)d;在骨折类型方面,胫腓骨骨折12例,肱骨髁上骨折11例,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粗隆骨折10例,尺桡骨骨折2例;在骨折部位方面,上肢25例,下肢20例;在致伤原因方面,砸伤22例,车祸伤8例,坠落伤15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年龄28~82 岁,平均年龄(45.65±7.14)岁;女性21例,男性24例;病程2~14 d,平均病程(7.74±1.30)d;骨折类型:胫腓骨骨折13例,肱骨髁上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粗隆骨折9例,尺桡骨骨折1例;骨折部位:上肢24例,下肢21例;在致伤原因方面,砸伤21例,车祸伤19例,坠落伤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确诊,均符合四肢骨折的诊断标准[3];②均接受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①有认知障碍者;②有凝血障碍者;③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1.3.1  常规护理

护士对常规护理组的患者施行如下护理工作: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如果患者术后具有严重疼痛感,则遵医嘱对其应用适量镇痛药物;第一时间协助主管医生处理患者出现的各种意外状况。

1.3.2  心理护理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护士给予心理护理组的患者心理护理,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积极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将治疗方法、预后等告知患者,使其基本认识自身病情及治疗,有合理的心理预期,在剧烈疼痛时不会过度焦虑、紧张。②疼痛处理。骨折及麻醉、手术均会引发患者剧烈疼痛,极易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加重,进而质疑治疗效果,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在术后和患者交流,将疼痛产生的原因、可能持续的时间等告知患者,使其明白心情放松能进一步缓解疼痛并且知道术后一定时间内疼痛是正常的,疼痛感会随着伤口愈合逐渐减轻直到消失。如果患者难以忍受剧烈疼痛,则遵医嘱对其应用适量阿片类镇痛药物。③心理暗示。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剧烈疼痛时要求应用镇痛药物,个别患者还会有药物成瘾,护理人员应该适当鼓励患者,将过量应用镇痛药物的危害告知患者,使其明白疼痛只是暂时的,如果能够忍受疼痛,则尽可能不应用镇痛药物。

1.4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评估疼痛程度,总分0~10分,表示无痛~重度疼痛。②心理状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总分均为0~100分,临界值分别54分、56分,均表示无~严重。③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内容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4项,评分越高越好。④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分别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巴塞尔(Barthel)评分、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总分均0~100分,表示差~优。⑤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例数/总例数×100%。⑥住院时间、愈合时间。两组患者均随访1个月。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或F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NR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NR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总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其中,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各项评分也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总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理护理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各项评分也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護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心理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比较

心理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四肢骨折手术后的恢复过程相对漫长,需要不间断的肢体功能康复与护理,致使患者心理压力大,会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能对肢体功能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4]。常规护理充分重视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但是没有充分关注患者心理需求[5]。现代护理学认为[6-7],人身心统一,要想体现预期治疗效果,就应该一方面治疗患者肢体,另一方面护理患者心理,将积极正面的引导提供给患者。有研究表明[8-9],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心理护理能够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改善,促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减少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NR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ESCA总分及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责任感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和焦闪云等[9]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心理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术后辅助镇痛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状况及缓解其心理抑郁、焦虑。原因为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负面情绪,使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树立“完全康复”的信心,进而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从而有效减轻疼痛感受,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提升患者自我护理水平[10]。

临床治疗四肢骨折的最终目的为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上述结果说明,心理护理一方面能够为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在衡量四肢骨折手术疗效的过程中,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是临床重要的参考指标[11]。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愈合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效率。原因为心理护理能够调节患者的不良心理应激,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增进医护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感情,进而减少纠纷,为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最终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愈合时间[12]。

综上所述,在四肢骨折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宝英,张静. 快速康复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患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2):167-169.

[2]杨丹. 心理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缓解疼痛的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3):82-83.

[3]赵喆,刘相成,彭江. 重大自然灾害现场四肢创伤紧急医学救治专家共识[C]//2016中国·国际第14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论文集,2016:145.

[4]何月. 创伤骨科患者疼痛评分法的术前选择及术后疼痛评估效果的分析[C]//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2015:1.

[5]孙宇,韩璎.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在主观认知下降人群中的研究[C].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北京国际神经变性病学术大会、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1-2.

[6]赵明珠,刘秀梅,王崇伟,等. 腰椎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C]//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论文集,2014:2332.

[7]戴尅戎,董凡,王以友.三种髋关节功能评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1994,32(9):535.

[8]陈咏霞. 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42.

[9]焦闪云,王静,徐玲,等. 整体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3):2992-2994.

[10]侯丽杰,李冬云,薛丽娟,等. 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负面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7(15): 146-147.

[11]龙国清. 心理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疼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系统医学,2019,4(19):181-183.

[12]刘娟. 心理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疼痛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3):148-150.

猜你喜欢

四肢骨折心理状态常规护理
民间疗法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初探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40例临床观察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四肢骨折合并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