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2-04-25史菲菲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8期
关键词:并发症生活质量

史菲菲

摘  要:目的  分析小儿癫痫患儿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9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90例小儿癫痫患儿临床资料,依照患儿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儿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患儿治疗总依从率、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比较患儿癫痫发作频率及癫痫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癫痫发作频率均下降,癫痫持续时间均缩短,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癫痫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癫痫发作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认知功能、药物影响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癫痫患儿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率,减少并发症,可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改善,应用价值明显较常规护理高。

关键词:小儿癫痫;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治疗依从率;生活质量;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8-00-03

作为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综合征,癫痫具有病因复杂、反复发作等特点,主要致病原因为暂时性、阵发性脑功能紊乱为主要致病原因,临床症状表现为情感、感觉、意识短暂异常及肌肉抽搐等[1-2]。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大脑皮层受到刺激后过度异常放电使得病情发作。该病属于慢性病,临床表现各异,需在查明病因的基础上明确诊断并严格遵医嘱用药以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3-4]。患儿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但是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其治疗依从性较低,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有必要于抗癫痫治疗过程中为患儿提供干预措施以提高患儿的治疗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少不良反应,加快病情改善[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赤峰市医院收治的90例小兒癫痫患儿临床资料,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9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90例小儿癫痫患儿临床资料,依照患儿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患儿25例,女患儿20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47±0.34)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1.24±0.21)年。观察组中,男患儿23例,女患儿22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54±0.37)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1.27±0.20)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本研究经过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结合患儿病史、临床症状及脑电图检查确诊癫痫且与《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6]中小儿癫痫诊断标准相符;②患儿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合并脑部恶性肿瘤患儿;②合并全身系统功能病变患儿;③既往有脑血管病史或精神疾病史患儿;④合并重度认知障碍或智力障碍患儿;⑤合并呼吸系统病变或循环系统病变患儿。

1.3  方法

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包括叮嘱患儿与其家属为保证治疗效果需遵医嘱用药,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用药后情绪波动和病情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并发症需要立即向临床医师报告。解答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患儿出院前提供出院指导,叮嘱患儿家属定期带患儿复查。

观察组患儿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详细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癫痫发病机制、临床体征和症状、危害、治疗方式和手段、常见并发症及日常生活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配合技巧,健康教育方式包括口头宣教、举办专题讲座、发放书刊或宣传册、设置宣传栏等,通过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加深患儿及其家属对癫痫知识的认知,提高家属的参与度,使其在日常生活及治疗中能够积极主动地监督患儿的行为,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②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通过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方式,了解其心理需求并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有助于与患儿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鼓励家属多与患儿交流,以便及时掌握其情绪状态和心理动态,及时为患儿提供心理疏导,及时排解或有效调整其不良情绪。定期在同一病区中选出一名治疗积极性和配合度最高的患儿并通过奖励小礼物等方式充分激发患儿的治疗主动性和积极性。③用药指导。根据患儿家庭的实际情况、经济水平及患儿病情等,制订最为经济可靠的治疗方案,对患儿及其家属强调严格遵照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要轻信偏方、擅自更换药物或删减、增添药物,以免影响用药效果或安全性。提前告知患儿及其家属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可适量补充叶酸和维生素。定期入院复查,以便医生能够根据患儿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对用药方案进行适度调整,充分保证药效和用药安全。④病情观察。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时测量患儿体温,以免引发高热惊厥,若患儿出现发热情况,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患儿癫痫发作时应将牙垫放置于其上下齿中间,注意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患儿受伤。若患儿出现大小便失禁或神志不清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将其排泄物清理干净,同时应密切关注患儿安全问题,避免其发生坠床或因吸入呕吐物而引发窒息等。若患儿病情发作后出现颅内压升高、脑水肿或昏迷等异常情况,可遵医嘱实施0.2~0.4 mg/kg地塞米松(生产企业:郑州卓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056,规格:1 mL∶2 mg)静脉推注、1.25~2.5 mL/kg 20%甘露醇(生产企业: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395,规格:250 mL∶50 g)静脉滴注,适当抬高患儿床头,以防发生脑疝。⑤延续性护理。患儿出院前为其建立随访档案,包括姓名、性别、家长姓名、联系方式、地址等,将患儿家属拉入微信群,定期推送小儿癫痫相关知识,如急性发作指导、日常生活指导和用药指导等,鼓励患儿家属就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询问,安排专人管理微信群,及时为患儿家属排忧解难。定期上门随访以掌握患儿遵医行为和病情控制情况,指出患儿不当之处并及时进行纠正。

1.4  观察指标

统计护理后4周内患儿癫痫发作频率及癫痫持续时间并对各指标实施组间对比,参考以下标准进行治疗依从性评估。依从:完全遵医嘱用药、检查,饮食合理、作息规律,治疗配合度高;部分依从:基本能够遵医嘱用药、检查,偶有抵触表现,经医护人员劝慰后及时调整并积极配合;不依从:遵医行为较差,存在强烈的抵触和排斥情绪,经劝慰后配合度仍然较低。治疗依从性=(部分依从+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干预前后应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对患儿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实施评估,评估项目包括认知功能、药物影响、精神健康三项,各维度总评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表明患儿生活质量越高。

统计患儿记忆障碍、识别障碍、情感障碍及幻觉发生情况,并对并发症总发生率实施组间对比。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癫痫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比较

护理前,比较患儿癫痫发作频率及癫痫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癫痫发作频率均下降,癫痫持续时间均缩短,比较两组组内护理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癫痫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癫痫发作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比较两组患儿认知功能、药物影响及精神健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各维度评分均升高,比较两组组内护理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癫痫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若癫痫状态持续存在,可导致患儿脑部长期缺氧,使脑部功能受损甚至导致脑部发生不可逆损伤的风险显著升高,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智力障碍等严重病症。因此,为了减轻病情对患儿健康造成的危害,临床不但需要给予患儿对症治疗,还需要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干预服务[7-8]。

本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护理模式及优质护理模式对于促进癫痫患儿病情缓解及改善均能够发挥作用,但是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价值明显更高,主要体现为观察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更低、持续时间更短、患儿治疗总依从率及生活质量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原因可能在于常规护理能够使患儿的护理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但是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患儿与其家属的治疗配合度和主动性随之下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则能够充分调动患儿与其家属的治疗配合度和主动性,有助于确保患儿长期主动用药,能够充分保证用药效果。

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对病情控制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其治疗主动性;日常生活及治疗过程中对患儿进行监督,确保其生活合理、用药规律[9-10];心理疏导可稳定患儿与其家属情绪,防止情绪大起大落导致治疗中断或治疗效果受到不良影响;用药指导则能够规范患儿用药行为,保证治疗效果最大化[11-12];病情观察能够使医护人员及时掌握用药效果及患儿病情变化,并可对并发症相关信息进行有效识别和判断,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病情进展[13-14];延续性护理能够确保患儿出院后仍然能够接受系统性、全面性及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可规范其日常生活行为及用药行为,能够减少癫痫诱因,降低发生频率,有助于切实有效地保障患儿出院后的治疗效果[15]。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小儿癫痫患儿护理过程中,可取得理想的病情改善效果,能够减轻病情对患儿健康发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娟,凌艳萍,周进芳.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2):319-320.

[2]陈小燕,吴春风,郑可娟.健康教育干预对小儿癫痫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疾病知晓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179-182.

[3]李翠莉.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其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6):799-801.

[4]張艳玲.健康教育对小儿癫痫患者生活能力和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J].贵州医药,2021,45(2):326-328.

[5]涂二蒙.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癫痫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3):371-372.

[6]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7]洪懿芝,祝文金.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癫痫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7):3898-3900.

[8]伍敏.小儿癫痫临床护理中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8):167,169.

[9]武海英.全面护理方式对小儿癫痫护理工作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368-369.

[10]郭晓涛.健康教育干预提高小儿癫痫患者疾病知晓率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1):3538-3539.

[11]胡晓燕.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小儿癫痫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3):109-111.

[12]杨欣.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95-96.

[13]贺婧.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及效果评价[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5):451,453.

[14]余冬妮,吴丽茜,曹娟,等.循证护理模式对改善癫痫患儿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1):113-116.

[15]梁玉青,罗艳霞.全面护理在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1):104-105.

猜你喜欢

并发症生活质量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