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指标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2022-04-25代玲莉

时代商家 2022年11期

代玲莉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想要在市场上立足并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有一套适合企业自身业务发展的盈利模式,并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而财务指标分析对企业盈利模式的检验和完善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A供应链贸易企业为例,介绍了A供应链贸易企业运用财务指标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及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助力企业长远发展,同时对其他供应链贸易企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财务指标分析;供应链贸易;企业决策

A供应链贸易企业是A集团2019年为一个新业务而投资成立的,目的是利用集团在快消品行业的产品源头资源优势,打造一套完善的供应链贸易体系,提高企业在销售、仓储、运输等环节的竞争能力,为集团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为集团未来多元化发展提供基础和方向。为了保证A供应链贸易业务的盈利性,企业针对该业务建立一个盈利模型,并提炼出合适的财务指标,在业务发展全程对这些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指导企业决策,引导企业发展符合预期。

一、财务指标分析对企业决策的重要性

(一)财务指标分析是企业业务开展的依据

企业决定开展一个业务,必须对该业务进行评估,结合企业现有的资源,对企业拟开展的业务所处的行业进行财务分析,并对该业务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该行业目前的发展阶段对业务带来的风险和机遇,以及该业务预期带来的收益是否符合企业投资要求,财务指标分析是企业决策是否开展业务的依据。

(二)财务指标分析可以促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

业务效益与企业资源息息相关,财务指标分析可以引导企业资源向高效益业务倾斜。资金的合理分配及运用可以降低资金成本;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让员工在合适的岗位发挥最大的作用,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物资优先供应给高效益的业务,可以使其价值最大化。最终实现对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化。

(三)财务指标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方向

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可以检验对企业业务的初始评估和预测是否正确,在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是否发生偏离。根据财务指标分析結果,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可以制定更科学的经营目标及策略,帮助企业向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发展。

二、财务指标分析在A供应链贸易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一)财务指标分析在年度预算中的应用

年度预算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制定的详细安排,预算作为一种数量化的详细计划,它是对未来活动的细致、周密安排,是未来经营活动的依据。A供应链贸易企业首先按照“业务净毛利=收入-可变成本-固定成本-费用”的逻辑建立业务盈利模型,确定该业务收入、成本、费用各项目下的明细项目,根据投资者的要求、企业能力结合行业现状对各项目1-12月数据进行预估,阐述数据预估的合理性及对确保完成预算的保障措施。然后根据“净利润=业务净毛利-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的逻辑,去预算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最终得到企业的预计净利润。

根据A供应链贸易业务情况,将收入按产品类别核算,如业务核心产品设定为牛肉类、猪肉类、羊肉类、禽蛋类。将可变成本细分为采购成本(含采购运输成本)、运营成本、仓储成本、配送成本、资金成本、税费、销售提成;将固定成本细分为固定人工成本(工资、社保、公积金、福利)、固定资产摊销、其他成本;将销售费用细分为营销费用、差旅费、办公费、招待费、其他费用。其中资金成本是结合企业融资成本及机会成本对业务资金占用产生的成本提出的一个固定要求;其他成本、其他费用为预计的少量未来可能发生的,目前没有预料到的成本费用。

根据业务开拓现状,设置下游客户的综合回款账期,由此测算出按照预估的月度收入所需要占用的资金,投资者考虑资金需求是否匹配。根据预算表,计算出进销毛利率、仓配成本率、销售毛利率、资金周转率、人力成本率等投资者比较关心的指标,然后对行业标准及竞争对手情况进行分析、对比、调整,最终符合投资者的要求及企业经营团队的预期。

(二)财务指标分析在业务考核中的应用

企业年度预算通过审批后,会根据年度预算安排业务经营。投资者结合企业战略及年度预算,会选择几项对完成预算及对业务未来发展有关键性意义的财务指标作为核心指标,用于考核激励企业经营者,也用于业务发展方向的监测,如净利润、仓配成本率、资金周转率、人力成本率。

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者为了完成考核任务,获得考核激励,也会将总的核心指标进行分解,按月度对业务人员进行考核,指导业务人员按照预算设定的方向去开拓、发展业务。如对销售人员的销售提成按照完成的“销售毛利”为基数,设置提成比例,“销售毛利=收入-可变成本(不含销售提成)”,这种提成方式,可以规避常规按销售收入提成、按进销毛利提成的一些弊端;而对业务管理人员,则按“销售净毛利”为基数,设置提成比例,“销售净毛利=收入-可变成本-固定成本-销售费用”,因为业务管理人员对业务部门的固定成本及销售费用有审批权,应该对固定成本及销售费用负责。对负责仓储、配送的相关人员,则按仓储成本率、配送成本率进行考核。

企业定期对这些财务指标进行计算,分析这些指标达成及未达成的原因并汇报讨论,企业管理者根据讨论结果来调整业务执行策略及要求。

(三)财务指标分析在业务合同审核中的应用

A供应链贸易企业根据年度预算,提炼了一套业务合同审核的模型,设置了两个关键指标:“营运资金年化收益率”和“营运资金综合绩效”,其中“营运资金年化收益率”=(收入-成本-税费-资金成本-仓储成本-配送成本-其他成本)/资金占用*(360/账期),“营运资金综合绩效”=营运资金年化收益率× (360/账期)。并根据年度预算计算出了两个关键指标的标准,即“营运资金年化收益率”大于等于10%,“营运资金综合绩效”大于等于1。财务及经营风控人员在审核业务合同时,可以按照该业务合同审核模型填入相关数据,如采购价格、销售价格、账期、税率等,即可自动计算出关键指标数值,低于关键指标数值则需要联系业务人员,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如价格、账期等,使关键指标数值符合标准。业务人员再去与客户进行沟通确认,如确实无法沟通调整的,则该业务合同不被通过。FE42E2FE-9E46-4D91-A198-BE7641C5A304

三、企业财务指标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指标计算工作量大

财务指标在年度预算、绩效考核、业务合同审核中均有大量的运用,预算指标、考核指标、关键指标标准根据预算数据比较好得出,但不同阶段对业务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根据业务实际仓储成本率目前是1.5%,但高于了行业一般标准,而企业又计划一季度对合适的仓储服务供应商及仓储服务标准进行调研,预计二季度完成对仓储服务供应商的替换,那么对于仓储成本率标准的设置,可能是1-3月是1.5%,4-9月是1.2%,10-12月是1%。而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实际情况比预算复杂得多,指标的执行结果计算量就更大了。如在预算中,收入和成本是按产品类别核算的,而在业务员考核中,收入和成本则需要按业务员来归集;不同的业务类型不同的客户实际账期不同,实际回款时间也并不完全与账期一致,计算资金成本又需根据实际回款时间来计算;而仓储、配送成本根据产品类别、客户、业务类型差异而有所不同,如库存商品有仓储费,而由厂家直接发到客户仓的没有仓储费,客户到仓自提的没有配送费,需我方配送的有配送费,那么仓储配送成本又需按单笔业务来归集。

(二)财务指标评价存在局限性

实际应用过程中,财务指标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在运用配送成本率来考核相关人员时,配送成本率运用的是业务整体的配送成本与销售收入的占比,但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即不同业务发展的不一致性,如在某个区域或某条运输线,客户基数已經比较多了,业务发展比较成熟,而在另一个区域或另一条运输线,可能还在开拓初期,那就可能在某个时段的某条运输线,装载率会不够,但又必须得配送,这必然会影响整体的配送成本率,进而影响考核结果。而不同配送人员负责的区域不同,配送成本率作为考核指标不能对不同配送人员进行比较评价,而且评价标准容易遭到质疑。

在业务合同审核的关键指标中,产品的税率及账期对关键指标“营运资金年化收益率”和“营运资金综合绩效”有着比较大的影响,经测算,同样采购价格下税率为9%或13%的产品销售价格要比税率为0的产品销售价格高0.1%以上,关键指标才能达标,业务合同才能通过。同时,账期越长,销售价格还需要高更多。如在9%税率、30天账期的情况下,销售价格需要高出0.25%。这种导向会无意中促使产品选择,但这种产品选择可能并不符合企业发展。

(三)相关人员对财务指标的运用缺乏灵活性

实际应用过程中,有些人员对财务指标的运用缺乏灵活性。比如在业务合同审核过程中,财务或风控人员在对关键指标标准进行审核时,对单笔合同不符合标准的,建议业务员沟通调整数据或直接拒绝通过。但实际上,对该关键指标标准进行应用时,还应考虑单个客户总体的合同关键指标,如某一位客户在一个年度内共与企业签订了十个业务合同,单笔业务合同均符合关键指标标准,甚至某笔业务合同远高于关键指标标准,此时如果该客户有一个新的业务合同,单笔业务合同不符合关键指标标准,但全年业务合同总数据进行测算又是符合标准的,那么该业务是应该被审批通过的。或者由于企业发展需要,对某少数特殊类型的客户引进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单个客户的业务合同关键指标不符合标准,但整个业务所有客户的全部合同关键指标又是符合标准的,那么该业务也是应该被审批通过的。如果仅因为财务指标不符合要求,而在初始审核就无法通过的话,可能很难传达到高层管理人员处进行灵活把控。

四、加强财务分析在企业决策中应用的措施

(一)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利用财务模型自动化计算

随着网络信息化发展进程加快,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受到很多企业的关注。现阶段,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供应商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信息系统涵盖的模块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企业应该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信息系统建设方式和系统规模,不应一味追求大而全,而忽略成本及应用普及的难度。另外,还应该结合信息系统,将财务模型运用进去,通过合理设置,让信息系统完成财务指标相关数据的收集,这样既快速又准确。

(二)修正财务指标,完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

通过业务运行的实际情况,应该允许对财务指标进行修正和补充。当新业务模式出现,发现之前的财务指标不适合对该业务进行指导评价的,应该及时上报,并重新制定补充财务指标。同时应该建立一套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用多个相关指标来评价,而不是仅用单个指标。根据业务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指标评价或不同的评价标准。

如年度预算是按综合账期30天设置的,而实际上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实际执行账期从15~60天不等,但业务合同核心指标标准是按账期30天来制定的,在实际业务账期不足30天时,用该标准来判断业务是不合适的,因此应该对不同账期的业务合同进行测算,综合考虑账期对财务指标标准的影响。

在进行业务合同财务指标测算时,发现有的业务合同可能满足了“营运资金年化收益率”和“营运资金综合绩效”两个核心指标中的其中一个,而没有满足另一个。经分析发现,当财务指标测算满足“营运资金年化收益率”而不满足“营运资金综合绩效”标准时,主要原因是账期长,而当财务指标测算满足“营运资金综合绩效”“而不满足营运资金年化收益率”标准的主要原因是业务毛利偏低。账期长,需要考虑企业对资金周转率的要求,但资金周转率也不是越快越好,需要综合考虑。在进行业务合同指标测算时,“营运资金综合绩效”可以考虑单个业务综合账期或单个客户综合账期,而不按单个合同账期计算财务指标。而业务毛利偏低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在仓配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税率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应该对不同税率的产品进行分别测算,尽量剔除税率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三)加强对财务指标运用的培训,提高人员运用指标的灵活性

财务指标的运用并不仅仅局限于财务相关人员,企业全员均应该了解财务指标的含义。如年度预算实际上由部门预算组成,与企业各部门息息相关,部门要把部门预算做好就必须了解年度预算及相关财务指标要求;而绩效考核又与每个员工的工作及报酬紧密相关,员工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导向,才知道努力的方向和应避免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取得更多的报酬;业务合同审核的参与人员包括业务、财务、经营风控、管理人员,业务只有了解财务指标,才能在业务洽谈环节就考虑财务指标标准,避免与客户协商一致后又出现合同审批不通过的情形,而财务、经营风控、管理人员更应该对财务指标的本质、财务指标标准制定的业务环境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对指标审核有灵活的把控,对出现业务环境变化或业务模式变化时,应该提出探讨指标的适宜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业务服务。

企业应该对各项财务指标及运用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对财务指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为了保证培训效果,还应该设置考试及情景模拟。同时将财务指标的达成拆解到每个员工的各项工作中去,最终实现将工作成果体现在财务指标中。核心员工及管理层还应组织对财务指标制定和修正的讨论会议,讨论财务指标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避免指标制定和执行脱节。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A供应链贸易企业在财务指标运用方面,虽然在财务指标的设计上有一些独到思考并取得积极成效,但尚存一些问题和不足。A供应链贸易企业想要继续依靠财务指标进行企业决策,就必须继续改进自己的财务指标体系,使之更完善更贴合业务发展,同时应该运用信息系统的数据整理功能、提高全体员工的财务指标运用能力,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决策能力,助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斗红杰.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计,2021 (02):39-40.

[2]苏胜男.关于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讨[J].中国商论,2020 (13):113-114.

[3]王巧玲.谈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20 (07):86-87.

[4]徐海清.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讨[J].纳税,2020 (05):51-52.FE42E2FE-9E46-4D91-A198-BE7641C5A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