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

2022-04-25徐磊

时代商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措施

徐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但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制定多层次、深层次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本文首先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一点借鉴,从而能够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措施

为更好地规范国有资产处置各阶段的管理办法,2016年,我国财政部对全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进行了全面排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根据国有资产处置基础数据库的内容,完成从资产注入到提取处理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为更有效地解决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切实加强相关指导意见和暂行办法的落地,它还规定行政机构要更加重视对国有资产处置的管控,按照变革核心理念,完善国有资产处置内部控制制度,健全资产管控机制,提高监管有效性。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国有资产对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非常重要

国有资产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拥有和使用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由于单位购买该部分的資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这部分资产归属于可分配资产。国有资产的管理方式包括资产的配置、运用和处置。在资产调配过程中可见,国有资产对国家的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体系中,行政事业单位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群众动力、中流砥柱和骨干力量。因此,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就是改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促进社会发展、经济稳定繁荣发展的主要物质条件,有利于促进国有行政事业单位与我国中介利益关系的共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运行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二)国有资产对整个国家的资源配置意义重大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在调节国家资源分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国家整体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资源分配中,国有资产占有很大的比例。要想实现政府职能,加强公共事务的管理,就需要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因此。就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解决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能力,政府机关能够依法履行职能,使政府机关的权力运行得到强化,使国家财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管理,从而使国家的财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增值,这对于优化国家的资源配置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政府机关的管理规划与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健全。根据政府机关的规范管理和调整利用,可以有效地提升资产的使用,使得新增资产配置管理更进一步健全完善,使得资产调剂优化、先享先用,改变资产利用率偏低等问题,为国家资源配置、资产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购置的随意性

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成为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重点问题。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中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管理,建立统一的资产配置标准。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买的随机性问题一直存在。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集中采购和自行采购的比例并未完全优化。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均存在着对国有资产的购置过于随意的问题,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实际情况来看,预算软化是造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随意、资产闲置、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要全面分析各部门拥有、使用资产的状况和履行职责的需求,并结合机关单位的资产配置标准,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在编制预算前,为了提高预算的科学性,还应该召开资产评估会议。政府购买国有资产时,应列入部门预算,以避免随意购买。许多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尚未开设国有资产管理岗位和职责,处于分工治理状态,未能严格审核各部门成本预算。因此,审核和申报资金的难度不大,容易导致明显的购买随机性。采购费用的增加和增加的发展趋势,给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局的工作造成巨大的压力。

(二)使用的混乱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混乱,这一问题也是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存在的一种通病。由于国有资产管理方式不够先进,财产运用效率停滞不前,财政拨款购买的国有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缩短了国有资产的使用寿命,而且在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也存在随意性。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对产品功能认识不足,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一方面造成国有资产使用的混乱;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只遵循“谁会用、谁愿意用”的原则,使国有资产在没有报废前都被随意使用,此类申请的混乱会引起国有资产管理的混乱,申请的杂乱使得国有资产的申请效率低下。通常,在资产可以再次使用且尚未报废时购买新的国有资产,造成资源浪费。

(三)处置的任意性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存在随意性,也是目前国有资产管理力度加大的原因之一。很多单位把一些还可以继续使用的国有资产申请为报废资产。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很多国有资产,在未经报批或报批不成功的情况下就已经被随意处置,有的甚至还被低价出售。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国有资产管控存在着多头管理的现象,而对国有资产处置的衡量标准不够规范,自我处置权限范围过大,存在着恶意挤占、挪用行为。目前大多数国有资产处置的任意性问题依然存在,不少单位在资产购置和处置上未能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致使资产配置和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落实不到位,没有定期清查所使用的资产按程序处理。资产处置方面的随意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监督机制缺失,相关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及报废处置及应用的业务学习不够深入,使得调剂优先原则的作用不能得以发挥,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的环节均落实不到位,长期闲置资产过多。

(四)管理者不重视资产管理6F46B436-962B-47CB-B8CD-D7185A3E16D8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在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发挥其行政功能,却忽略了对其固定资产的管理,造成了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混乱。长期以来,我国许多机关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致使其职能分工不清。这既是由于部分地方政府机构或监管机构的国有资产经营部门存在职能错位、职能交叉等问题,也是由于部分主管部门对行政工作的高度关注,而对资产管理工作却不闻不问。由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特殊性,使得行政财产的存量归各个单位自己支配,管理者的管理功能不强,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工作不细致。政府机构更重视对行政事务的统一管理和合理的分工,而忽视了对国有资产、专项财务计划的审核、对资产的处理、特殊财产的审核等方面的责任划分,导致在实施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调查和统计分析不够完善,一些部门只根据工作内容将一些工作交给区一级的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或者其他直属机构。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还不够清晰,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与处置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健全。

(五)资产管理人员的水平有限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者的业务素质不高,也造成了资产管理的混乱。一些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对账务处理不及时、不完整、不规范、账目不相符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与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和工作责任心不强有关。管理者因业务水平有限,对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不熟悉,在固定资产登记、核对方面不能做到及时入账、定期核对;在管理方面,由于责任心不强,平时疏于管理,对资产异动未能及时清理,也导致了资产管理方面的混乱。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控的措施

(一)加强购置前的可行性研究管控

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部门早已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当资产配置不到位时能够进行预警,而在购置国有资产之前也可做好可行性的研究和管控。由于国有资产信息平台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适当共享,因此,加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可先从提升管理制度水平实现购置前的费用审核及预算角度入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本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规定资产管理方式、操作方式和项目购买前的可行性评估。规定由主管部门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不仅整合国有资产运用,完善相应的投资管理监督检查制度,还应要求第三方部门介入,对购置前的可行性进行二次审核。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实物验收、日常维护保养以及具体国有资产数量的登记,并将这些数据真实上报,与监控部门之间取得联系做好对接,健全与之相配置的资产管理及可行性管控、计算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国有资产的日常保养应落实到位,才能在购置之前了解国有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这也是积极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要求的体现。还可以整合投资管理和费用预算管理,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的完善。在编制会计新增资产配置表时,可报财政部门审批,未经批准,不得将新购国有资产列入本单位财政预算。将资产收益与单位预算分开统一管理方式,是明确确定国有资产收益的关键。对于财产转为营利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优先进行财务规划配置,并要求投资管理方式与会计紧密结合。明确财务账务,建立联动机制,抓好国有资产购置前的可行性评估和财政预算,及时进行资产卡片登记和资产总账登记等,杜绝提前报废或淘汰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

(二)强化使用中精准管理和阶段性绩效评价

要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内部处置实物管理办法,以及资产项目受理、申请、处理等全领域维护工作,开展国有资产实物管理与使用价值管理的紧密衔接,规范个人行为,提高国有资产使用的经济效益,能够加强精细化管理和使用价值管理。要对资产运用全过程进行阶段性绩效考核。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和运用中的各种个体行为,提升资产运用的经济效益,要明确会计账务处理,做到账务、记录卡和实际价值相符合。这样做不仅便于查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和实务价值情况,而且还能推广共享系统,增加资产配置管理方式,避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反复分配、闲置和浪费。国有资产的处理,要求责任到人,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次数、使用时间、使用人等均进行合理记录,要不断完善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考核制度,及时出具报告,对国有资产处置经营记录管理办法可行性报告进行分析,对国有资产处置经营记录进行精细化管理。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上,国有资产的运用将更加高效,并构建对国有资产精准管理和阶段性绩效评价的相关制度,不断改进国有资产管理方式。

(三)严格执行处置时的绩效评价和残值评估

要按照《会计法》和《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执行国有资产处置时的绩效评价,要求各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互相沟通和交流、定期对账,对于超期淘汰或超过服役期的国有资产进行真实上报和反馈。执行国有资产处置时的绩效评估,并使資产报告和财务报告的数据更为真实,定期审核。对部分报废或有利用价值的国有资产,要进行残值评估,要求会计部门配合实际使用部门优化国有资产的结构配置,探索国有资产的二次回收或利用可行性。对于使用国有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进行管理工作的考核要成立相关机构进行业务培训,年底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运用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成本管理挂钩。另外,对有继续使用价值的国有资产利用率应更为重视,可使用调剂租赁购置的综合办法,避免国有资产的重复配置和闲置浪费。对于一些临时的项目和资产的购置应妥善安排,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预报废资产的“余热”。

(四)提升单位领导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想要使单位健康发展,就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资产管理体系,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提升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应积极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对于国有资产进行细化管理。在不同的国有资产品类管理中,投资管理的种类和内容管理都需要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领导者一定要树立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并且能够带动整个公司的资产管理工作。为了能够探索更好的管理办法,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细则,要求主管领导能够就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进行定期管理,合理落实国有资产的管理任务。

(五)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将国有资产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在进行企业人才招聘的时候,就应该注重高素质人才的招募工作,使得专人负责专职,着重探讨现代资产管理和国有资产运营的一系列具体任务。另外一方面,还要考虑在现实角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意识的监管培训,力争让全体员工都能够树立资产管理和节约意识,最终能够使得整个单位的管理人员都能够本着资产节约和整合的意识,对本部门的资产多加爱护,良好利用,并且最终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控制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在这个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国有资产的制度管理必须不断完善。随着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将更加规范。行政性国有资产具有通用性和可比较性,并具备相对固定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在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体制框架下,应更注重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并确保增量管理和存量管理有机结合。资产监管要逐步推进,防止资产被任意处置,避免资产外流和不当的应用、操作,防止资产闲置,使得国有资产的管理体系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谭静,牟新华.依法依规处置国有资产  推动国资管理提质增效——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新规发布[J].国有资产管理,2021 (11):11-14.

[2]赵静.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商讯,2021 (31):188-190.

[3]窦玮.浅析交通运输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概况[J].交通财会,2021 (11):26-28+39.

[4]马晓苗.基于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管理文摘,2021 (20):68-69.

[5]苏秀琴.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途径思考[J].财会学习,2021 (27):163-164.6F46B436-962B-47CB-B8CD-D7185A3E16D8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措施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