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全民阅读八个新观点探究
2022-04-25聂震宁
聂震宁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围绕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我国全民阅读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所谓新阶段,不仅在于出现了新景象,取得了新实效,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包括多读书使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得以更加厚重深邃;建设书香社会;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开启农民阅读服务新篇章;全民阅读要从青少年抓起;要有针对性地保障特殊群体基本阅读权益;全民阅读活动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等。随着我国全民阅读持续、创新地深入开展,必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十九大 全民阅读 书香社会 公共服务 农民阅读 数字阅读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2)4-036-06
【DOI】 10. 13786/j. cnki. cn14-1066/g2. 2022.4.005
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我国全民阅读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所谓新阶段,不仅在于出现了新景象,取得了新实效,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使得我们对全民阅读工作在思想认识上达到了新高度,在实践上进入新境界。
一、提倡多读书,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得以更加厚重深邃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读者出版集团时对全民阅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1]这一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全民阅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使人们对全民阅读工作的认识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维系、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柱,是推动国家、民族走向繁荣、走向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先要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是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这个总和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传承、创新、发展而成的。传承需要学习,创新需要交流,发展需要传播,这一切都离不开阅读。一个民族大力提倡阅读,就意味着这个民族具有坚持传承、勇于创新、不断发展的精神。[2]十八大以来,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践行活动;十九大以来,全党大兴学习之风;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民阅读出现读史热潮,热烈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交流活动,特别是践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持传承、勇于创新、不断发展的精神状态。[3]
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伟大民族。全民阅读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做好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传承、创新、发展,[4]起到推动、普及、传播的作用。只要坚持开展全民阅读,高度重视学习,更加善于学习,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一定能更加厚重深邃,中华民族就一定能不断书写新的历史、创造新的辉煌。
二、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
“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是党中央关于全民阅读工作重要指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国家领导人首次明确提出建设书香社会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5]
一直以来,国家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一方面是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和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我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学习型社会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其间需要进行宣传推动、价值评价、行为引导,大力培养人们的学习意识,这就离不开书香社会的建设。什么是书香社会?即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人民群众保持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6]城乡到处有书香,人人知书达礼,人们无论贫富贵贱,无论男女老幼,都以书为伴,以读为乐,全民族具有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古人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正说明了这个道理。书香社会是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因而也应当是倡导全民阅读的根本目的。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离不开书香社会这个重要基础。没有书香社会的基础,就不可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
2020年10月,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对全民阅读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活动更加丰富多样,氛围更加浓厚,成效更加凸显,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法治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民综合阅读率显著提升。在上述各项任务中,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至关重要,是对全民阅读这个事关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的基础性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国家“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推进城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等“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这些任务都与全民阅读密切相关。其中特别要求推动图书馆功能向以人为中心转型,“建设开放、智慧、包容、共享的现代图书馆,将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要求公共图书馆树立“大阅读”“悦读”等现代理念,培育一批具有时代感的城乡阅读品牌;[7]汇聚、培育一批领读者、阅读推广人、阅读社群,不断丰富以阅读为核心的综合性文化服务;要求公共图书馆扩大阅读生态圈,加强与出版社、品牌书店、网络服务场所和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主动适应公众阅读习惯和媒介传播方式变化等。这些要求显示了包括全民阅读服务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8]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品质化迈进,同时有更多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可以预见,提升服务水平将成为“十四五”时期全民阅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
2021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宣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更新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国家标准,其中也包括全民阅读公共服务的内容。《标准》的建立,能够对各级政府形成一种制度化约束,使辖区内各级相关部门和机构按统一标准提供服务,逐步缩小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根据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地满足本地居民的文化需求。按照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国家标准要求,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全民阅读工作必将进入一个新格局、新境界。
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开启农民阅读服务新篇章
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一直是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民阅读服务作为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应当开启新篇章。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阅读服务应当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继续发挥“扶贫扶智”的基础性价值,农家书屋要加强针对性,切实提高阅读的实用性;应当在广大农村网络技术普及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信息化变革中加大阅读服务的覆盖面,农家书屋的数字化、信息化升级要加快步伐,数字阅读要成为农民阅读的突破口;应当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增强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农家书屋要加快与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改革的联结。
此外,还可通过发掘乡村阅读推广典型人物及其先进事迹,评选表彰“乡村阅读榜样”,以带动更多农民开展阅读。一些乡村阅读达人不仅能够坚持自身阅读,还能带动更多人阅读,有的创办农家书屋,有的以多种方式送图书进农户,传播农业技术,有的利用农闲、农村集市服务农民阅读,对于营造乡村阅读氛围、引领乡村阅读风尚、引导农民阅读兴趣、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发挥了榜样的力量。日前,在中宣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主办的2021“新时代乡村阅读盛典”上,对18位“乡村阅读榜样”进行表彰,这些榜样人物的感人阅读故事,引发线上线下许多农民观众的强烈共鸣,激发其阅读热情。
五、全民阅读要从青少年抓起
中宣部《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积极推动青少年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我国有关部门开展的国民阅读状况调查中,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率长期走低,虽然经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这一状况有所改变,但效果依旧不明显。有专家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国民阅读习惯未能养成。要从根本上改变国民阅读状况,就需要从培养少年儿童阅读做起,帮助他们从小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养成一代又一代爱读书、会学习的新型国民。為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全民阅读要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应当成为全民阅读的重点。这里所说的青少年阅读主要是指大学生阅读和中小学生阅读。
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学生阅读活动普遍开展。有的大学由校长直接组织推荐中外文化名著书目,要求学生大学四年内必须完成,毕业前检查阅读成果,做得相当扎实。不少城市也组织开展大学生读书节,形式多样的大学生阅读活动很好地推动了书香社会的建设。如书香天津·大学生校园“悦读之星”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七届,共有23所高校参加,覆盖天津市各高校,已经成为“书香天津·全民阅读”的品牌活动之一。天津市的大学生读书演讲与书展相结合,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一直受到广大市民读者及学生的欢迎。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十九大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制定高度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统编中小学教材中加大阅读含量,在提高中小学生阅读力方面做了很大努力,成效显著。教学改革给课堂带来了深刻变化,推动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学生阅读质量的明显提升。为此,笔者撰写了《阅读力决定学习力》一书,热忱赞成教育课程改革加大阅读含量。事实上,学生的成长有赖于阅读力,社会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建立在阅读力的基础之上?整体看,不仅是阅读力决定学习力,说到底,阅读力决定思想力、文化力、创新力,国家、民族的发展应当高度重视阅读力的提升。
书香校园带动了书香社会建设。在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和9月9日“国家图书馆日”,许多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中小学生读书专题活动,主动参与到城镇、街道、社区的读书盛典中,这种形式既锻炼了学生,也丰富了书香社会建设的内涵。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的阅读活动,更是很好地服务了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有一种意见认为,农家书屋应当尽可能建在农村中小学边上,因为这样可以使书屋的阅读资源得到更好地使用和交流。
家庭亲子阅读是全民阅读特别是青少年阅读最重要的基础。亲子阅读是我国全民阅读中发展得最为火热的一部分。自开展全民阅读以来,国民阅读率得到逐步提升,而阅读率提升最快的是儿童阅读,这当然得益于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展亲子共读。2020年,我国第十八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02本,9—13周岁少年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9.63本,[9]14—17周岁青少年课外图书的人均阅读量为13.07本,都远超成年人的图书阅读量(4.70本)。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71.7%,家长们平均每天花25.81分钟陪孩子读书。这样的家庭阅读景象,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六、要有针对性地保障特殊群体基本阅读权益
中宣部《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将保障特殊群体基本阅读权益列为全民阅读重点工作之一。全民阅读的全民性决定了必须确保各类特殊群体享受到应有的阅读服务保障。而谈到特殊群体,首先会想到弱势群体,而弱势群体首先会想到残障人士。对于残障人士的阅读,必须做出有针对性的服务,这是保障公共文化权益均等化最直接的体现。
十九大以来,我国盲人读物的出版能力与服务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出版结构得以优化,数量规模持续提升。“十三五”时期,国家全面实施盲文、有声、大字、无障碍影视和盲人数字出版五项出版工程。累计出版盲文读物5 016种;有声读物3 519种计6 862小时,多媒体有声读物599种计4 392小时,DAISY有声书53种计910小时;大字读物1 158种;无障碍影视作品610部(国家出版基金每年支持);研发、升级11款盲用辅助阅读终端产品,开发、优化和维护10类多版本无障碍应用軟件。
二是“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推动盲人共享新时代文明成果。该工程构建了盲人视听服务“互联网+”新模式,为400家公共图书馆配置20万台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听书机,为100个盲人教育机构配置1 000台盲文电脑和盲文电子显示器,借助盲人读物融合出版与传播平台,协同开展持续性阅读推广和知识文化服务,受到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350余家公共图书馆已面向盲人读者开展借阅服务。“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获得2019年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奖,中国盲文出版社入选2021年度出版融合特色单位。
三是盲人读物出版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升。“十三五”期间,盲人读物方面,累计获得国际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3项。中国盲文出版社主持起草的国家标准《盲用数字出版格式》和参与编制的2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均获颁布实施。该社自主研发的产品阳光听书郎S918Plus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盲用阳光软件专业版荣获201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四是构建服务营销矩阵框架,扩大服务覆盖面和受益人群。在以政府为主导、以盲人文化服务机构为骨干、社会各界积极支持的服务模式下,“十三五”时期,有效整合各地公共图书馆、盲校、盲协、盲人用品用具生产机构和其他相关资源,为开展服务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渠道支撑。
此外,盲文出版社得到越来越多知名作者和出版社的支持,为视障人士读物的出版提供了许多版权公益性使用的支持,这是提升盲人读物品种与数量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显现了全民阅读为保障特殊群体阅读权益提供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七、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融合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创新,数字阅读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常采用的阅读方式,这是随处可见的景象。数字出版也已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数字阅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中宣部《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把提高数字化阅读质量和水平列为重点任务并作出部署。
与传统读物比较,数字读物拥有携带便捷、查找快速、更新及时、互动互联以及海量存储等特点,从市场前景看,数字阅读发展势头迅猛,大有无处不在的气势。在国家各种出版物评奖和全民阅读活动评优中,越来越多的优秀新媒体产品获得表彰。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5%,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i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4%。[9]这就是说,人们通常说的数字阅读已成为全民阅读的“半壁江山”的说法已经不准确了,应当说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等单位于2020年联合举办第五届“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推荐活动,[10]参评单位越来越多,已由五年前的3 000多个微信公众号发展到本届的3.7万多个,涨幅达12倍。主办方研究总结,入选的阅读新媒体内容传播的知识性与娱乐性兼具,紧跟文化热点和网络流行符号,深耕垂直细分领域,在内容传播上围绕图书讲解、好书推荐、读后感分享、线上讲座、阅读活动资讯等多元角度进行精细化传播,有着独特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是,新媒体紧扣“大众喜爱”,洞察碎片化阅读习惯,传播大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内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
数字阅读发展的迅猛势头及其对全民阅读做出的贡献、产生的影响,一直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10年前笔者曾就此发表过一篇小文《善待碎片化阅读》,就数字阅读的碎片化问题发表过既乐见其成又不无担忧的意见,文中一个观点获得多数认同,那就是“碎片化阅读,读总比不读好”。此后,在拙著《阅读力》一书中还提出过一个建议,即“忙时读屏,闲时读书”,也一度引起一些读者的兴趣。可以看出,对于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笔者的态度始终是主张以读整本书为主,同时也乐于享受数字阅读的种种好处,本质上还是一个习惯于手持一卷的传统读者。可是,举目许多公共空间,绝大多数都是手持一部数字阅读终端者,而手持一卷者已经少之又少,所以,主张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齐头并进,其实不过是一个折中的态度,在提出“忙时读屏,闲时读书”的建议后,眼前所见却几乎都是“忙时读屏,闲时也读屏”,读书已然成为一种奢侈。
人类社会的一部出版发展史,也是一部出版技术创新史。中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和印刷术彪炳于世界,使得中华民族出版业在15世纪前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对于数字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我国出版业择善而从,选择融合发展是明智之举。2020年抗疫期间,数字网络技术被出版业广泛运用。可是,对于阅读则另当别论了。阅读要讲求效果,阅读界专业人士对于读书还是读屏、深读还是浏览、整体化阅读还是碎片化阅读还在进行着讨论,而对于广大读者,对于全民的阅读,似乎应当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
也许倾心于数字阅读的读者并不能接受这一折中的观点。前不久在一份报纸上读到一篇《让数字阅读早日成为全民阅读》的报道。报道内容主要是介绍某省某市全民阅读特别是数字阅读取得的良好成绩,事实鼓舞人心,题目尤其醒目,却也让我沉思良久。数字阅读已然成为全民阅读的一部分,这早已不成问题,现在却要让数字阅读早日成为全民阅读,究竟会怎样呢?是不是认为数字阅读还不够普及,抑或认为全民阅读要成为全民数字阅读?
这样看来,似乎提倡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融合发展,更能够为大多数人接受。
八、全民阅读活动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工作
2019年11月,全国全民阅读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广东深圳召开。我们注意到,较2009年11月在深圳召开的全国全民阅读活动经验交流会,有一个微妙的变化,那就是全民阅读活动已经成为全民阅读工作,10年过去,全民閱读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工作。此后,不到一年时间,中宣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委宣传部门牵头负责的全民阅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服务保障,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法治化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加强评估督导,制定完善全民阅读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评估全民阅读发展水平。
全民阅读成为一项党政工作,意义重大,意味着它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民生,意味着这是一项需要依照法规部署、执行、评估、督导、检查的任务。同时还意味着,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读与不读是个人的自由权利,而在党政工作中,开展全民阅读工作,则是党政部门需要积极践行、努力作为的责任。
全民阅读成为一项党政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对全民阅读的高度重视。全民阅读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它关乎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关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需要引起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全民阅读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部门长期坚持,持续投入;全民阅读是一项文化惠民工程,是对公共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需要各级领导部门依法依规切实做好。
全民阅读成为一项党政工作,使得全社会备受鼓舞,广大读者热情倍增,书香社会建设也就成为我们社会看得见、够得着的美好图景。
结语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我国将建成文化强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现代化强国必定是一个文化强国,而文化强国必然是一个书香社会。十九大以来,我国全民阅读持续、创新地深入开展,必将为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田野. 用奋斗书写新时代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读者出版集团回访记[EB/OL].[2019-08-26].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826/c14677-31317862.html.
[2] 王成勇. 让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更加厚重深邃[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10-29(004).
[3] 习近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1-04-01(001).
[4] 娄晓琪. 导言1993:文明工程起步 2001:“文明是什么?” 2021:“文明是什么?文明为什么?”“人类文明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8年的文明工程探索与实践、20年的《文明》探究与展开[J]. 文明,2021(12):46-7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6] 王坤宁,李婧璇. 中宣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10-23(001).
[7] 苏锐. 在实践中把“民生清单”变“幸福账单”[N]. 中国文化报,2022-02-24(006).
[8] 献礼建党百年 共谱文化新篇[N]. 中国文化报,2021-07-01(C14).
[9]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J]. 新阅读,2021(5):7-9.
[10] 李婧璇,王坤宁. 这些力量助推书香中国[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12-2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