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翊鸣:守护者与挑战者

2022-04-25李霈霈

读报参考 2022年7期
关键词:苏翊鸣单板滑雪

李霈霈

这一年,苏翊鸣像开了挂的超级少年——世界首个完成内转转体1980度高难度动作的运动员!首进世界杯即夺冠!首进冬奥会即摘金夺银!“一鸣惊人”“创造历史”“少年可期”等赞誉背后,我们看到了新一代中国运动员的某些特征:是守护者,守护最初梦想,只是因为热爱;是挑战者,挑战一个领域,不断突破自我。

苏翊鸣是谁

  他是演员。

  他是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 “小栓子”。那年,他10岁。

7年后,“小栓子”站在北京冬奥会的领奖台上,有国外记者相当好奇地问他:“听说你小时候是演员?”“动作片吗?”还有人问他更喜欢哪个身份。“拍电影需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在镜头前展现出来,滑雪比赛更偏向心理的一种状态,有拍戏完全感觉不到的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感受,我觉得对我的人生都是一种很特殊的经历,都特别享受。”苏翊鸣说。

  他是极限运动爱好者。

  2013年,雪场上,对着镜头,带着东北口音的苏翊鸣侃侃而谈,最后咧嘴一笑。他拒绝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原因只是“不好玩”。“我不想把滑雪当成专业,就是业余爱好,如果走专业,天天练,我会觉得很腻,就再也不想听见‘滑雪’这俩字儿。如果当作业余爱好,我每天都想玩儿,就很开心。”

他是骄傲的。从15岁开始决定做职业选手,两年时间就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站到了奥运会领奖台,是比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

  他是朴实的。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赛中,他最高难度获得银牌,赛后裁判长也坦承金牌选手的打分有误。众多粉丝为他叫屈,他却淡然对之,觉得很满足。他满足于在决赛时完成了最高难度1880,享受比赛、超越自己对他来说比那块金牌重要。

  他是一个非典型中国运动员,他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少年。

“传奇”为他埋下滑雪的种子

  苏翊鸣的父母是滑雪爱好者,在苏翊鸣8岁那年,“沸雪北京世界单板滑雪赛”(现为沸雪北京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在鸟巢举办,世界排名前20名的顶尖高手都来,苏翊鸣父母觉得这个机会不能错过,想让孩子感受一场高规格的比赛。这场表演赛改变了苏翊鸣的人生。

  2012年12月8日,鸟巢。世界单板滑雪高手从43米的高台上飞速跳下,完成各种极限跳跃动作,其中就有加拿大选手马克·麦克莫里斯。此前只是在电视上看滑雪比赛的苏翊鸣被震撼到了,那些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都触动到他的兴奋点,他扭头问妈妈:“我什么时候能站在这个出发台上?”

  赛后见面会上,苏翊鸣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滑雪传奇人物肖恩·怀特,并收到一个签名。那次观赛经历,让他喜欢上一个很有自己风格的选手叫麦克莫里斯,知道了更多滑雪高手的名字:塞巴斯蒂安·图唐特、安瑞卡·巴德舒……

  8岁的苏翊鸣在心里萌生了第一个单板滑雪目标——站上高高的鸟巢。当时的他一定想象不到,自己在2022年,不但在鸟巢参加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还与自己儿时的偶像麦克莫里斯同时站上领奖台,见证了肖恩·怀特的谢幕演出……

  此后几年,苏翊鸣逐渐成长为国内滑雪圈里小有名气的小滑手,名气给他带来的是“演戏”的机会。徐克导演看到了他的滑雪视频,邀请他参演《智取威虎山》,让他成为小明星。

  成为人人都认识的明星演员,还是永远在路上的滑板高手?2015年,他遇到了一次真正的選择。

  2015年7月31日,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那天,苏翊鸣第一次考虑起了自己的“运动员”身份,有没有可能“身披国家队战袍,在家门口为国争光?”当滑雪是自己的爱好时,它属于山巅、属于空中呼啸的风、属于蓝色和白色、属于自由;而要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它属于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练习,属于长时间的集训和比赛、属于关键比赛时的运气。“决定我们一生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苏翊鸣在微博上写下了这句话。他和父母正式谈心,选择走职业运动员的道路。

  “他当时特别认真地跟我说,妈妈,我要参加北京冬奥会。”儿子坚定的眼神,让苏翊鸣妈妈至今印象深刻,她当时觉得,可能小鸣是被申奥的画面感染,一时冲动。冷静几天后,她找苏翊鸣深聊了一次,告诉他,如果真的想要实现这个想法,需要放弃很多,比如现在势头正好的演艺生涯,还有常规校园生活,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全身心投入才可以。对于妈妈的提醒,苏翊鸣考虑后只有一个答案:“我想好了,这个机会太难得了,我一定要抓住。”

成为运动员,他“追着雪跑”

  确定目标后,苏翊鸣开始一年四季“追着雪跑”,在世界各地参加滑雪训练和比赛。

  冬天,他在国内训练;夏天,妈妈带着他去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滑雪;春秋的时候,去日本进行气垫的训练。当时,苏翊鸣没有固定教练,在哪里滑雪,就聘请当地的教练。那时候的苏翊鸣,在训练上遇到了瓶颈期,妈妈带着他到日本进行气垫训练的日子里,他们也在四处寻找合适的教练。没有教练的日子,每天都是苏翊鸣自己练习,妈妈帮他录视频。他一趟一趟训练,再一帧一帧看回放,“我这块儿为什么做得不对?”“为什么总也站不住?”……

  找不到问题的苏翊鸣,心里着急,他只能每天延长训练时间,做加强练习,重复着一个个动作,从气垫上走上去,再滑下来,挑战着自己体能上的极限。“今天就训练到这儿,明天我们再继续练。”看到孩子这么累,苏翊鸣妈妈看不下去了,有几次她上前阻止,苏翊鸣坚持的理由却很充分——“这个动作今天如果做不成,明天来了还是一样,我必须给它完成了,有了(肌肉)记忆,明天再来的时候,就能完美地做好这个动作了。”连续三年,苏翊鸣都是自己训练,在各个国家间穿梭,追赶雪季,这样的情况直到2018年苏翊鸣遇到现在的日本冠军教练佐藤康弘,这一对师徒搭档稳定下来才有所改善。

  2018年,苏翊鸣入选跨界跨项单板滑雪国家集训队,成为国家队的一员。2019年2月,苏翊鸣代表山西参加二青会,他在张家口崇礼云顶滑雪场收获了两枚金牌,这一天,正好是他15岁生日。

2021年夏天的成都,38℃高温下的户外旱雪滑雪场,苏翊鸣在气垫上反复练习,为了让动作更完整、更熟练,这样才能保证在雪上的时候更安全。在成都训练的近4个月里,他身边的人和他的教练,只休息了四五天。而他练习了成百上千次,或许更多……

  2021年冬天的加拿大卡尔加里,雪场温度零下40℃。为了节省坐缆车的时间,苏翊鸣选择搭乘更快的雪地摩托,他紧紧拽着摩托后面那根绳子,爬上雪坡,再俯冲下去,一趟接着一趟不停,寒风夹裹着荡起的雪迎面呼啸而来,2个小时、4个小时、6个小时……每天如此。

  在日本的佐藤康弘教练与在中国的苏翊鸣,通过视频交流训练内容,教练会从专业的角度告诉苏翊鸣需要注意些什么,应该如何完成一些动作;苏翊鸣会每天自己制订训练计划和时间。师徒二人彼此默契、目标一致,他们不给自己任何停下脚步的理由。

  “只要你热爱,你就会百分百投入,才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苏翊鸣说,滑雪对他来说并不是在训练,而是享受的过程。他会的动作越多,想尝试的动作也就越多,就会有更多的想法。这或者就是单板滑雪的魅力,永远有一股力量在推着滑手前行,不是赢得别人,而是挑战自己。

(摘自《山西晚报》)

猜你喜欢

苏翊鸣单板滑雪
苏翊鸣有个“家庭后援团”
17岁小将苏翊鸣究竟有多厉害?
冬奥颁奖仪式
流年不虚掷,未来方可期
Differences Between Skiing and Snowboarding双板滑雪和单板滑雪的区别
冬来啦,滑雪去
小熊滑雪记
单板滑雪 让生活变简单
没有单板的冬天如此乏味
滑雪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