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众“小”才能成真“大”

2022-04-25江红

读报参考 2022年7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开幕式蒲公英

江红

2月4日晚是地球村狂欢之夜,数十亿观众在现场或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历艰难时刻的当下,他们尤其为全世界冰雪健儿克服重重困难欢聚在北京,团结在五环旗下而感动,也更加被开幕式所展现和传递的瑰丽璀璨的中华文化、古老智慧的东方哲学所深深吸引并热烈共情。

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动辄数千人表演的恢宏气势相比,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自始至终贯穿的都是一个个“小”和“微”的呈现:有演奏《我和我的祖国》的小号手,有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的44位小小山里娃,有雪地上摔倒又爬起的幼齿萌娃,有在冰面上疾速飞驰的冰球少年,还有蒲公英的小花穗、小水滴、小雪花、微火炬等。参加本次开幕式表演的演职人员加起来不过3000人,还不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五分之一;2008年开幕式时长4个多小时,而这次不到一半时间。2月4日晚的开幕式无论是演出规模、演员阵容,还是节目预算等,都比被公认为奥林匹克历史经典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要小太多。但这丝毫不妨碍广大中国观众和众多外国媒体、受众不吝用“大气磅礴”“美轮美奂”“十分震撼”这样的“大词”来形容和赞誉。

看来,全世界都读懂了中国在这场开幕式中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一滴冰蓝色水墨,汇聚成千里黄河之水;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将希望散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我们共同生活的这颗蓝色星球上,数以百亿千亿计的小小雪花、小小草木,70多亿的小小个体,组成了我们这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世界。只有聚集起众“小”,才能构建成真“大”。只有携手同心组成命运共同体,人类才能够奔向光明美好的未来。

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在接受专访时曾经说过,2008年时主要是讲述“我”,到2022年则是在讲述“我们”,将更立足于未来,更立足于“人类的、共同的”。“今天大家汇聚在北京,共同成为一朵璀璨的雪花,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的理念,和‘一起向未来’这样人类共同的情感。”

从“我”到“我们”,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这14年,中华民族不仅实现了经济建设方面的跨越式发展,也实现了思想和精神维度的升华和飞跃。立春之夜讲述的这个中国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不同國家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地球村村民们,引发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京冬奥会已经成功了。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开幕式蒲公英
蒲公英
头脑奥林匹克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二方案
那些年,我们参加的运动会开幕式
运动会开幕式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蒲公英
可以吃的蒲公英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