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文言味 品析人物情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2022-04-24王乃峰
○王乃峰
【教材分析】
课文《司马光》用简短的文字,讲述了司马光砸缸这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文章篇幅短小,但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有难度,因为这是他们在教材中第一次与小古文相遇。怎么教?关注教法,我认为首先要为三年级孩子而教,接着在单元系统中教,还要在对文章样式的认知中教。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皆、弃、持”等5 个生字;会写“司、庭、登、跌、众、弃、持”等7个字。
2.正确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通过想画面等方法品读关键词句,初步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特点,对学习文言文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想画面等方法品读关键词句,初步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特点。
2.正确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读诗猜人名。
父亲做丞相,哥哥当皇上。聪慧胜父兄,小童称大象。(曹冲)
初唐有才子,七岁能赋诗。一首《咏鹅》篇,神童天下知。(骆宾王)
2.听歌曲猜人名。我们再来听一首歌。现在知道了吗?
3.出示课文标题《司马光》。
4.范写标题: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写标题(书写要领:半包围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半藏半露)。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人物,让我们和他打一声招呼。
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
刚才听的这首歌还包含着司马光的一个小故事呢,谁听出来了?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宋史·司马光传》中,我们来看看。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故事为依托,巧妙地将几个古代“神童”的故事串联起来,运用猜谜语、听歌曲这样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导入课题。这既是对前后知识的串联,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抓住了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注意力,让学生初步感知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也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有点不一样,它是古人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写的文章,是我们小学阶段要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板书:文言文),像这样篇幅短小的文章,我们也叫它小古文。
2.文言文学起来很有意思。我们先来看一看编书的老师们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内容。
(出示原文图片)
文章、注释(注释有什么作用?帮助理解课文)、插图(看了插图就知道文章讲了什么内容了)、生字(这些是要会认、会写的生字,蓝色“通道”里的这些字谁会读?请你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课后习题(帮助我们学习课文用的)。
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资源。
设计意图:教材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资源。统编版教材的全新设计,更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释、插图、课后习题等板块设计都独具匠心,遵从儿童认知规律,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也让教更有抓手。
3.学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读。
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第102页。
(1)教师范读。
(2)请大家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与句之间的停顿(第一遍读半句,第二遍句子变长,第三遍读长句子)。
刚才老师在读的时候注意了哪些地方的停顿?(出示课件)是不是这些地方?请你们标出来。
(3)文言文停顿很有学问,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自己读读课文,多读几遍,好好体会体会。
(4)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学文言非诵读不可”,文言味首先是读出来的。读准字音、读准音调、读准节奏这样的诵读安排,旨在帮助学生借助声音进入情境。因“音”利导,循“声”问道,帮助学生创设其会意的条件,让文字“活”起来。
三、精读感悟,读出画面
(一)整体感知,说故事内容
1.学习文言文不仅要读正确、流利,读出节奏,还要读明白。怎样能读懂这篇小古文?有什么好方法?(注释、插图、联系生活、联系学过的知识等)
2.接下来就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圈画出来,读完后再借助注释及其他方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3.对于没有解决的词语,小组内提出来讨论,然后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组内交流。
4.指名小组汇报说故事,其他组评价补充。(师:其他组有补充吗?有不同看法吗?有什么需要向他提问的?)
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此板块教学,是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阶段目标中提出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要求来设计的。在此板块学习中,学生有较为充分的自学自悟空间,特别是“配合注释”的阅读模式,能带来新鲜的阅读体验,初步引出新的阅读能力。
(二)说画面,品读文字,读出感悟
1.默读课文,你看到了哪些画面?给你怎样的感受?圈画出关键的词语。
2.学习第一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你先看到了哪幅画面?
(2)你看到的是——“群儿戏于庭”(点红)的画面。庭院里会有些什么吸引一群小孩子在那儿游玩?(假如你来到这个庭院里,会和这些小朋友干些什么?)(指名读)
(3)预设:戏于假山、石凳、小池、树林,他们玩得不亦乐乎。从哪个字看出这些画面的?(板书:戏)你看,一个字就能看到这么丰富的画面,这就是文言文语言的魅力!
读:“群儿戏于庭。”(舒缓、快乐)
(4)你还看到了什么画面?你看到的是“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画面。
瓮是什么样子的?你怎么知道的?(你能把这个注释读出来吗?这位同学是借助注释来理解“瓮”的,还可以借助什么来理解呢?)我们来看看:(出示图)这个“瓮”它的作用可大了,可以装酒,叫酒瓮;装菜的叫菜瓮;文中是用来装水的,叫水瓮。仔细看插图,这个水瓮怎么样?(大,能装很多水;很高,比这些孩子高)
一个小朋友跌入了大水瓮里了(贴图)!
情况怎么样?(危险)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的?(贴词: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教师比划)水到腿不是没,水到腰不是没,过了头顶整个浸入水中才叫没。(你感觉怎么样?痛苦、挣扎……生活中你有在水中的经历吗?其他人呢?)
(5)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事情的变化。(师范读,指导,评价)
一句话就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3.学习第二句:“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从这句话,你又看到了什么画面?
A.画面一:“众皆弃去。”
①大家都跑了。你是从哪个词里感受到的?(板书:弃。“弃”是生字,是丢弃的意思,“弃去”就是离开的意思)
想象一下,当时可能是一个怎样的场面?众人为什么离开?干什么去了?用“有的……有的……”来说一说(多人说)。
②师:场面一片混乱啊!谁能读出画面?(评价)
B.画面二:“光持石击瓮破之。”
①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说)你看到的是——司马光砸缸的画面。
②司马光是怎么砸的呢?(很用力)(你是从哪个词里面看到的?(板书:击)
③师读,生做动作(先慢,后加快速度)。
这瓮可结实了,这样的速度砸不破(加快速度)。
④用语气读出来(这个瓮又大又结实,再用点力气)。
谁来读?要读出众儿的慌乱和司马光的从容不迫。
C.画面三:“水迸,儿得活。”
最后一个画面是——“水迸,儿得活。”(齐读句子)(板书:“得活。”)
①瓮破了,这时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②读出这样的画面。
指板书:面对危急情况,众人慌乱,而司马光却从容不迫,此时你想对司马光说什么?
聪明、勇敢、冷静、急中生智
4.当危险发生时,大家都离开了,只有司马光当机立断击瓮救人,让我们感受到——(出示单元导读)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引导学生用看注释、观插图、想画面、联系生活等方法来学习,遵循从“习得”到“学得”的言语生长规律。
四、感受语言,熟读成诵
1.其实这篇小古文讲的就是这个绘本(出示图片)的内容。你能把内容填入画面中吗?
(1)指名说。(文中的哪句话描述了这个画面?)
(2)如果给每幅画只留下一个字,你认为哪个字能表达出整幅画面的意思?请学生组织。
小结: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一个画面,一个字也可以。这就是小古文语言凝练(精炼)的特点。
设计意图:面对初次学习文言文的学生,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感受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异同,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文言文的认知模式,也为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打下基础。
2.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篇文章,感受语言的特点,看谁能读出这些字的画面,读出小古文的韵味。
3.司马光破瓮救人的故事渐渐流传开来,我们穿越到古代去,跟着学堂里的学子们一起去读这篇文章。
(1)出示竖版古文(古文还可以这样读)。
(2)古人读得入情入境的时候,还会摇头晃脑。
(出示繁体字)用繁体字书写的文言文,你会读吗?
(3)加大难度(出示小篆)。
这里很多字你们都不认识,但是读着读着你们已经熟读成诵了。好的故事就是这样,口口相传,传到现在,成为经典。
我们通过多种方法读懂了故事,看到了这么多的画面,感受到了司马光智慧、沉着、勇敢的形象,学习小古文是不是很有意思?
4.这篇文言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可以课后去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时,教师不要试图强制牵引,让学生一下子就喜欢古文。可以点燃,可以诱发,这里用不同字体、版式的呈现,既帮助学生背诵课文,又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留下美好印象,激发阅读兴趣。
五、布置作业,课内外融合
让我们把司马光的故事记在心里,写在笔下,传颂下去。
板书:
布置作业:完成书写,用今天学习小古文的方法去读《王戎不取道旁李》。
听唱歌曲《司马光砸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