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顾反思,实现数学思维提升
——以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为例

2022-04-24孔雪峰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例题经历

○孔雪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第二部分“问题解决”总目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回顾反思”是学生对自己经历的数学学习过程又一次的深刻认识和深入思考。学生通过“回顾反思”的教学环节,不断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经验,从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策略,发展数学思维。

一、教材中“回顾反思”的内容梳理

“解决问题策略”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的特色单元,安排了8 个单元,每个单元2 个例题,共16 个例题,一共出现21 次“回顾反思”。笔者对“回顾反思”的思维水平、引导语、数量、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整理分类,形成如下的表格。

?

从“回顾反思”的呈现方式来看,都是以设问的方式来呈现,以“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最为集中,出现11 次,占教材设问的一半以上,注重把学生解决问题的经历提升为数学活动经验;其次是“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用这样的策略来解决过哪些问题”,通过回顾,把原有知识与现有策略对接,形成联系紧密的知识网络和较为完善的认知结构。

从“回顾与反思”的具体内容来看,主要有四个内容:一是回顾与反思策略的具体做法——做些什么?怎么做的?二是回顾与反思策略的使用要领——怎样做才对,怎样做才好?应该注意什么,防止什么?三是回顾与反思策略的价值——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是怎样影响解题思路的?四是回顾与反思策略的广泛、灵活运用——这种策略不仅解答了例题,还解决“试一试”“练一练”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二、教材中“回顾反思”的教学价值

1.通过回顾反思,完善认知结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学数学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以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并通过自我反思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经历系列化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获得较多的数学知识与经验,但这些零散的数学知识与经验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需要通过“回顾反思”把这些珍珠串成项链。教材通过“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这样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回忆与思考,激活学生相关的知识与经验,通过相同的策略把不同的学习内容与经验很好地连接起来。

2.通过回顾反思,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知识是不可分割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活动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活动获得影响个体数学思维的综合性经验。可以说,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是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关键。在策略的学习中,一方面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每一环节中,去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获得具有个性化的经历。另一方面,这样的经历不能直接转化成策略,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把个性化的经历不断比较、概括,形成可迁移的共性化活动经验。

3.通过回顾反思,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内容、数学方法以及数学的作用的本质的、理性的、普遍性的认识。它是从具体数学内容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数学观点,也反映人们对数学内容及其应用的根本看法,对人们的数学研究、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外显到内隐的长期过程,而回顾与反思正好处于这样的关键节点上。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挖掘背后蕴含的数学本质,利用“有形”的策略去“悟”出“无形”的数学思想。

三、教材中“回顾反思”的教学策略

1.提问质疑,形成“回顾反思”的方法

当前的很多课堂都是教师通过提问题“牵”着学生进行反思。这样学生虽然也在反思,但往往缺少主动性;同时学生一个一个地回答问题,他们往往看不到整体的思考脉络,也无法形成可迁移的问题解决的经验。因此,通过用师生交流生长出来的“问题链”来引领学生思考,有助于学生清晰把握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与方法,进而进一步感悟具体方法背后的数学思想。

例如“解决问题策略——一一列举”的“回顾反思”的环节中,教师通过“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呢”这一问题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深入思考,在思考中提出不同思维水平的问题。有的学生会针对解决具体问题的经历提问,如“我们怎样解决问题的?”有的学生会针对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来提问,如“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时要注意什么?”还有学生针对策略的价值来提问,如“运用一一列举,有什么好处?”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对解题过程不断思考,逐步形成更为抽象的解题经验。

2.比较沟通,提升“回顾反思”的水平

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发展的进程也是不同步的。不同的学生在面对同一实际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当然也会有个性化的学习结果。面对差异,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思考、倾听、比较、质疑,关注不同问题之间,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探寻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促进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本质理解。

3.拓宽途径,养成“回顾反思”的习惯

从教材来看,“回顾与反思”主要安排在例题教学后,但并不意味着练习中不需要回顾与反思,在“解决问题策略”的练习中经常让学生经历回顾与反思,有助于方法与策略的内化,更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学习习惯。

有这样一道习题: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地出发驶向B 地,甲车每小时行驶80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经过3小时,甲乙两辆汽车相距多少千米?学生在解答后,可以通过“我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用这样的策略?”让学生“回头看”,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梳理。

回顾与反思既是解决问题的必要环节,又是数学思维发展的必要途径。教师要充分认识“回顾反思”在策略教学的价值,探索引导学生有效地开展“回顾反思”教学路径,内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的策略例题经历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解读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研究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
例说复习课中例题的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