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习作训练要素灵动习作教学策略
——统编版想象类习作要素的开发与运用

2022-04-24潘丹丹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要素支架习作

○潘丹丹

想象是一种思维方式。想象力的形成是一种思维训练,也是一种情感体验。习作要素主要包括基本方法、能力、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等。新课标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因此,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丰富的、具有说服力的世界。统编版教材更加重视习作的训练,通过丰盈学生的体验、感受,充实学生的素材积累,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统编版想象类习作要素的内涵与价值

(一)习作要素的内涵

想象类习作主要以情境生活为依托,点燃学生想象的兴致,凸显习作要素的“质”。从第二学段开始,统编版教材独创的习作单元围绕中心语文要素,从习作方法、能力、内容和习惯角度向外延展,让核心习作要素成为单元学习整体的有机“细胞”。强调习作要素——习作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叙事与描写的知识、文章作法、文体知识、语言修辞等要运用得当,成为立体的、有质感的情感生发,最终建构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于想象能力和习作能力为一体的习作训练体系。

(二)习作要素的价值

想象类习作要素的运用表现为低年段重在体验,鼓励尝试;中高年段重在激发兴趣,辅以最基本的叙事技巧训练。将必备的想象思维,基本的习作能力,常用的习作方法和习作习惯等分成若干个习作要素的“目标点”,形成靶向聚化,在此基础上统筹规划训练目标的序列,纵向梯度式落实在各个年级的想象类习作训练中;同时创新习作单元,使得习作训练有法可依,层层深入,努力实现语言文字训练的系统化。这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重要创举。教师有效引导学生抓住习作要素,在想象习作中发掘想象力,直接关系着学生想象经验的积累和习作素养的质感化提升。

二、统编版想象类习作要素的特性

(一)目标靶向性

“想象”作为单元核心习作要素,使形式、内容完全不同的各部分具有了一种向心力,彼此结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以习作要素为中心的习作链,在此基础上学生勤加练习,并提升想象力。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导语、课文、交流平台、习作等六个部分形成圆周传动链,指向习作要素“靶心”。《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鼓励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交流平台”采用示例归类发现规律,清楚明了地展现“想象”的力量。“习作例文”的教学功能更是直接指向习作:铅笔还会有哪些梦想;除了尾巴,还有什么能有一只猫。随后,学生要完成一次比较完整的习作。这是学生综合学习成果的展示。

(二)区隔共生性

王荣生教授曾说:“语文教材建设要把体现教学内容连续性的‘结构’问题作为主课题之一,教科书要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连续性提供帮助。”统编版语文教材将想象类习作的学习、表达策略分为若干个节段,形成有区隔的“目标点”,规划统筹序列,并分梯度落实到中高年段的相关内容中,从而实现主题习作的系统化共生。

以统编版三年级想象习作为例:

?

三年级(上册)的《我来编童话》要求学生自由选择角色、确定好时间和地点及确定基本的故事情节。三年级(下册)的《奇妙的想象》,让人与物角色互换或者将一个事物组成部分颠倒位置,体验彼此的生活。《这样想象真有趣》则鼓励学生想象让动物失去原有的主要特征,它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三篇习作包含了层层递进的共生性序列,符合习作教学内容连续性考察的两个标准。其一,点与点之间有区隔,两篇习作的教学内容有些许差别;其二,点与点有内在联系,在同一个学习领域或学习主题的教学内容上具有延伸性。

三、统编版想象类习作要素的开发与运用

(一)用好潜在素材

想象习作现成的潜在素材渗透在习作要素周边的每个角落,可能是单元导语、批注、文后提示等。教师在习作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提炼整合、聚焦精华;也可借助对比延伸拓展,提高和加深学习。

1.关注单元导语,抓特点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想象习作单元,导语“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点明儿童的想象力培养至关重要。这也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即便是刚接触想象类习作的学生,通过关注单元导语,读写之间的联结就会变得明显,感受想象——创造想象的过程不再吃力。

2.斟酌文旁批注,提方法

在精读文、例文旁增加了具有习作方法指向性的简短批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批注中寻找习作方法。例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文旁批注给出的办法是: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批注中给出的预测方法是:故事讲到了长胡子的各种用处,笔者依据这个内容和生活常识作了一些预测。学生初步掌握了“预测”的方法,单元习作题《续写故事》的思路就变得清晰明朗了。

3.留心习作提示,促修改

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来编童话》,是教材首次明确提出“修改”要求,同时教给学生改的方法——“小声读一读”。三年级(下册)习作5《奇妙的想象》则增加了与同桌互评互学的修改环节,并介绍了详实的修改方法。从中学段的“自评自改”到中高学段的“互评互改”,对学生修改能力的提升和修改习惯的培养起到巩固与深化作用。

(二)搭建牢固支架

1.策略支架

写作策略是学生在习作情境中,对习作任务的认知、写作方法的选择和过程的调控。由于想象类习作的行文走向具有不确定性,策略性支架主要体现在习作要素构思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性。

例如,五年级(上册)习作4《二十年后的家乡》,要求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我来编童话》出现了这些词语:国王、黄昏、厨房、啄木鸟、冬天……你的脑海中会想到写什么?发挥想象,把故事写下来。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建构策略支架:

流程一:故事里的角色设计

流程二: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场合安排。

流程三:事件起因、经过、结尾铺开……

2.问题支架

教师借助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构思自己的习作,使他们逐渐学会组织材料,在潜在的认知发展水平与习作任务之间搭建有助于攀登的“脚手架”,也可称之为习作要素的“问题支架”。

四年级(上册)习作4《我和____过一天》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你了解他们吗?(哪吒、葫芦娃、黑猫警长……)

你知道关于他们的哪些故事?

你愿意选择和谁过一天?

你们会去哪里?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呢?

?

3.言语支架

乔姆斯基认为,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适宜于人类学习语言的特有知识,这种知识体现在言语获得装置上。言语支架是精准习作知识要素开发的重要来源,也是丰富和优化学生言语图式的重要资源。

言语支架一:现象——具体表现——想法。以三年级(下册)习作例文《尾巴它有一只猫》教学为例:有一条尾巴,它很自豪地说:“我拥有一只猫!”(现象)拥有一只猫,这条尾巴真不得了……(具体表现)小孩子,个个做爸爸妈妈的小尾巴,跟着他们跑(想法)。

言语支架二:想法——做法——作用。以四上想象类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教学为例:师:你想和你看过的童话、神话故事里的哪个人物过上一天?(想法)生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师:这一天,你们会做些什么?(做法)生列出活动设想。师:这样的一天会带给你怎样的收获?(作用)生回顾总结。言语支架支撑起儿童文字,让习作教学设计变得更经济、更直接。

四、小结

统编版教材将课内习作指导和课外习作训练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创新。总而言之,无论是有关童话、假设、科幻的想象类习作,还是其他类型的习作,习作要素资源发掘的路径就是习作教学的路径,“坚持写”习惯的培养始终渗透在统编版教材的习作教学中,这也是统编版教材培养学生以知识与能力为基础的关键能力;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基础的必备品格。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落实习作训练要素,灵动习作教学策略,才能指导学生写有“质”感的想象作文。

猜你喜欢

要素支架习作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煤矿回采工作面支架倾倒的分析与处理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