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之乡 再展新颜
2022-04-24王晓丹祝璇摄影张博伦黄海涛洛军
王晓丹 祝璇 摄影 张博伦 黄海涛 洛军
电影《太行山上》有一段特写镜头,一位八路军团长面对敌人左手挥刀,杀得浑身是血。这位团长的原型就是“独臂将军”贺炳炎。
1913年,贺炳炎出生于宜都市松木坪镇江家湾村。他的传奇故事,在江家湾村代代相传;他的“硬骨头精神”,激励着全村人民艰苦创业、奋发图强。2017年,江家湾实现整村脱贫。随着2021年被纳入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山清水秀的江家湾村继续阔步向前。
江家湾村是宜都市东南部最偏远的一个山村,距宜都城区43公里,是开国上将“独臂将军”贺炳炎的故乡。
走进江家湾,沿着穿村而过的柳林河,贺学文烈士墓、将军广场、贺炳炎出生地纪念碑一一映入眼帘,无不诉说着铁血上将的英勇无畏。
独臂将军留下“硬骨头精神”
1913年2月,贺炳炎出生于江家湾村一户贫困人家。他幼年丧母,9岁时跟着父亲贺学文在煤矿背煤。贺炳炎从小性格刚烈,疾恶如仇,遇到贫困农民的小孩受欺负,他总是挺身而出,打抱不平。
1929年春,年仅16岁的贺炳炎,跟随父亲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担任贺龙的警卫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2月,22岁的贺炳炎已是红军师长。一次战斗中,他的右臂被敌军机枪子弹击中,只能截肢保性命。当时条件艰苦,手术物资匮乏,贺炳炎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咬着一条毛巾,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锯去伤臂。后来,贺龙举着他被锯下的骨片,对战士们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这是红军的硬骨头!”
失去手臂后,贺炳炎只在担架上躺了6天便投入战斗。他对贺龙说:“我的一只胳膊没了,但是我的心还在,我要继续战斗!”1937年10月,贺炳炎等人在雁门关伏击敌人,歼灭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
1945年,贺炳炎在参加中共七大时见到毛泽东主席,便以左手行军礼。毛主席握住他的手说:“贺炳炎同志,你是独臂将军,免礼!”
1960年7月,贺炳炎在成都病逝。贺龙元帅含泪题写挽联:“卓越功勋传千秋,革命精神永长存!”1961年3月,贺炳炎被追认为烈士,是开国将军中唯一一位被国家追认的革命烈士。
“16岁投身革命,经历上百场战役,为党而生,为党而死,将军一生都在践行这个承诺……”在江家湾村,村党总支每个季度都会组织党员和村民开展读红色经典、学红色历史等活动,贺炳炎骁勇善战的事迹广为流传,“硬骨头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
村里75岁的老党员唐忠英时常用贺炳炎爱打抱不平、帮助农民的故事举例,教育子女要积极支持村里的工作。去年底,遇上村里修路施工,唐忠英一家人都热心地为工人们提供饮水食物,用实际行动传承将军精神。
“黑色”光景迎来红色生机
在一片绿水青山中,锈迹斑斑的铁轨、杂乱的矿井、破败的机修厂,见证着江家湾曾经作为煤矿村的“黑色”光景。
江家湾村煤炭资源丰富,上世纪50年代末,煤炭产业一度成为该村重要经济支柱。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采,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当地生态环境也遭到极大破坏。1998年起,煤矿陆续关停,矿工失业,昔日的红旗村成了省级建档立卡的贫困村。
发展转型迫在眉睫。江家湾村党总支书记刘勇迎难而上,积极为百姓寻找脱贫致富的门路,努力洗去煤矿村的黑色面孔。
盘活集体资产、硬化公路、解决安全饮水问题……村“两委”积极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重点发展光伏、金银花、精品粮油、蜂蜜等四大主导产业,并成立宜都响潭口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17年,该村整村脱贫,106个贫困戶全部摘帽。村集体经济由负债100万元,2021年跃升到收入超过20万元。
2021年,江家湾村被纳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刘勇告诉记者,村里依托贺学文烈士墓、将军广场、贺炳炎出生地纪念碑、宣誓牌等,积极推进配套项目建设,力争打造“五位一体”的“宜都市贺炳炎上将纪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记者看到,在纪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中,贺炳炎故居主体已基本完成,室内布展工作和配套建设工程正在抓紧施工,今年3月底将正式揭牌接待游客;贺炳炎上将纪念馆改建工作也已经启动,充满乡愁记忆的机修厂将成为展馆面积达1200余平方米的红色场馆。
“我们正在建设一廊一核三园。一廊即十里江茶路交通长廊;一核是以政治生活体验馆为核心的区域建设;三园即打造瓦仓大米园、金银花园、茶园。”刘勇介绍道,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游客接待量可达到3万人次,可使江家湾村2000余人受益,带动镇内1.5万人受益。
精神与风骨依旧闪耀江家湾
“新年好!”2月8日,正月初八一大早,江家湾村驻村第一书记周保平踩着积雪挨家挨户拜年。村民张松林是脱贫户张付德的女儿,大学毕业两年,一直在广州打工。了解到张松林有意向从广州回宜都工作,周保平为她详细讲解宜都人才引进政策,耐心答疑解惑。
2021年7月底,宜都市委选派周保平到江家湾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得知江家湾村蜂蜜销售困难后,周保平主动当起“代言人”,积极号召自己的老乡、战友、朋友购买,帮助村民将420多斤蜂蜜销往吉林、北京、山东、广东等地。
“当时道路还在拓宽,进村需要翻山越岭从小路过来。”回忆起刚驻村时的情景,周保平记忆犹新。而现在,村里完成了江观路江家湾段5.2公里的道路加宽及黑化,完成了全村村民安全饮水工程,村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达100%,解决了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的问题。
“有事找党员,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党员江华萍说。村里兰方成、胡耀珍老人是一对失独多年的“五保户”。无论是每个月帮忙交电费、电话费,还是大病小病需要送医,江华萍总是及时伸出援手。
2021年6月的一天,兰方成在家摔倒,紧急求助江华萍。江华萍第一时间帮忙联系车辆,将他送到镇卫生院,并垫付了车费。由于病情严重,江华萍又联系救护车把老人送至宜都市医院。老人住院期间,她主动帮忙照料家中家禽。“幸好有你,我才能化险为夷!”康复后,兰方成多次向江华萍道谢。
“江家湾村红色教育基地预计今年6月前整体投入使用,届时我们将举办采风活动,邀请宜昌的文化名人参加,将红色精神发扬光大。”最近,周保平又和村“两委”商量着如何让“硬骨头精神”传播更广。
正如村歌《红色江家湾》中所唱的“革命精神代代传,乡村振兴展风骨”,一幅乡村振兴的红色画卷正在江家湾村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