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生理功能的影响评价

2022-04-23李进祥

科学咨询 2022年5期
关键词:贝拉食管炎流性

李进祥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普内科,甘肃甘南 747000)

反流性食管炎病症近些年在临床上相对比较常见,其主要是指患者的十二指肠、胃中内容物反流到了食管中,造成患者出现胃酸、食管黏膜损伤等问题。当前针对该病症治疗主要是以抑制胃酸为主,以此降低胃酸对患者食管等造成的损伤。因此,为了保障能够使用真正有效、不存在较强副作用的药物,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当前有必要对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患者更加准确地治疗疾病提供一定支持。以下针对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该病症的实际效果,以及是否会出现副作用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内容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一共选择了202例患者参与,患者均为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一年期间内到我院治疗过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患者均为老年患者。按照患者使用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个不同小组,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小组中各自包含10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中包含男患者62例,女患者39例,年龄阶段在60~72岁之间,平均为(65.53±1.46)岁,观察组中有52例男患者,49例女患者,最小年龄为62岁,最大为75岁,平均年龄是(70.15±1.23)岁。在这202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泛酸、嗳气、反食等问题,并且通过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实施对比,发现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以对比。

(二)方法

在开始治疗之前,对所有的患者实施全面检查,并且详细了解患者的家族病史,以及日常服用的各种药物,并且做好对应的记录。

对照组中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该药物主要作用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卓艾综合征,同时也可以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和胃溃疡,并且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还可以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方面的治疗。该药物为白色、结晶、粉末,遇光会出现变色的情况,无臭,无法与水相溶[1]。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指导患者每天两次口服该药物,每次的服用量为15~20mg,连续服用7天。在患者服用药物后,需要对患者病情的发展和变化情况进行准确关注,一些患者在服用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胀气、便秘等,不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如果患者反应比较强烈,或者是引发了其他的病症后,需要立刻进行诊治并且停止用药[2]。

观察组患者服用的药物为雷贝拉唑,药物的成为为雷贝拉唑钠,药物为肠溶包衣片,将包衣去除后呈白色[3]。该药物适用于治疗具有良性特征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病症,以及患有侵蚀性、溃疡性的胃食管反流病症。具体在服用药物时,需要指导患者在每天早上的时候服用一次,药量为两片,剂量为20mg,每天只需服用一次即可。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指导患者不能够将药物进行咀嚼或者是压碎后再服用,需要整片吞服[4]。在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失眠、头痛、恶心等,如果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出现过敏、休克以及血细胞减少等各种症状。因此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物,及时地进行诊治。

(三)统计学处理

本次分析数据采用的软件型号为SPSS19.0,并且采用t、χ2实现对数据的检验,如果出现P小于0.05的情况,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内镜检查结果

如表1,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内镜结果发现,观察组中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表1 内镜结果对比

(二)临床症状

如表2,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发现经过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表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三)生理功能

通过对所有使用药物的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后发现,两个组中患者的肝肾等生理功能均未受到不良的影响。

三、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可能在任何年龄的人群中,与未成年人相对比来看,成年人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而不断升高。老年人由于自身年龄比较大,自身食管括约肌的张力出现明显下降,因此食管中的压力会比胃中压力更下,容易患上该病症[5]。一旦患上该病症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为患者带来比较大的痛苦。因此,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选择一种高效、副作用小、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的药物进行治疗非常重要。

针对反流性食管炎来说,其从本质上分析是一种胃食管反流疾病,主要是指人体胃、十二指肠中的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中,进而引起患者出现泛酸、胃灼痛、食管黏膜的损伤,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组织的损害。从广义上分析,凡是能够造成胃食管反流的情况,包括妊娠呕吐、进行性系统硬化症,以及其他任何原因引发的呕吐,或者是患者长时间放置胃管、三腔管等,均有造成胃食管反流,引发继发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概率。根据相关的分析可以了解到,40~60岁之间的人群患病率最高,而老年人发病率升高与其体内抗反流屏障发生改变存在一定的关系,具体来说:1.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胃食管交界位置的解剖结构会发生改变。2.老年人群中大部分会合并老年病,并且需要长时间服用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对下段括约肌造成松弛的药物,当前在临床上对于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资料,主依然存在治疗时间较长、治疗效果不佳、容易反复发作等缺陷,当前治疗中主要是围绕减少反流、抑制胃酸为主要内容,对于存在食管黏膜损伤的患者,需要使用强效抑栓酸剂进行治疗。

奥美拉唑作为第一代的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在临床上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其能够作用在反流性食管炎病症的实际治疗中,并且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该药物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即使用后存在一定几率的夜间反跳情况,并且在药代动力学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治疗的实际效果。同时,该药物还存在抑酸效果慢的缺点,需要经过多次给药才能够达到对应的抑酸效果,在促进症状缓解方面的效果不佳。而雷贝拉唑是新一代的直至泵抑制剂药物,其拥有比较好的血液解离效果,可以更加可靠、有效地实现胃酸抑制,并且能够保证抑制效果的稳定性,保证患者尽快恢复健康[6]。新型PPI雷贝拉唑从理论上分析由于其pKa值等于5,解离的能力比较强,离子型多,对于H+-K+-ATP酶能够产生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起效比较快,能够在快速缓解患者症状的同时,获得持久性较好的抑酸效果。与第一代质子抑制泵相对比来看,由于其在化学结构苯并咪唑环、吡唑环上能够实施不同的基团取代,并且不经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代谢,利用与H+-K+-ATP酶部分可逆结合,可以快速有效地对基础、餐后胃酸分泌产生一定抑制作用。经过大量的研究可以证明,在雷贝拉唑应用后的第一天,即可达到最大化抑酸效果,效果基本可以为88%左右,而相比来看,应用雷贝拉唑在第一个24小时,胃中的PH>3百分比则为55%,奥美拉唑为37%。这些研究均能够证明雷贝拉唑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整体效果,要明显好于奥美拉唑,并且有着比较强的疗效理论支持以及实验基础。

根据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使用了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的患者,不管是在内镜检查结果对比上,还是实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都要比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体现出的效果更好(P<0.05),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药物都不会造成患者出现生理功能方面的不良反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性选择。

综上,针对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老年患者来说,两种药物都能够治疗该病症,但是相对比来看,雷贝拉唑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在最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贝拉食管炎流性
张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老狗贝拉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四十九条围巾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HPLC法测定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的有关物质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