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2-04-22王亮
王亮
摘要: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非常重要。对此,教师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并在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提升他们的历史水平。鉴于此吧,本文对高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策略
一、高中历史空间观念的素养划分
1、历史发展顺序
不管是中国历史还是外国历史,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学生在学历史时最重要的是掌握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了解历史发展规律,清晰掌握历史发展的时间线。因此,在培养历史空间观念的过程中,一定要先掌握历史发展时间线,明白历史地图的划分原理,清楚地了解历史各个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2、不同朝代特点
中国古代历史有几千年的时间,经历了很多不同的朝代,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发展特点,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了解每一个不同朝代的发展特点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培养历史空间观念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正确地区分每个朝代的特点,熟练掌握每一个朝代发展的重大事件。
3、引发学生的观点
我国的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辉煌和没落时期,每一件重大事件的发展都意味着朝代之后的发展。学习历史不仅是了解当下生活是如何发展下来的,更主要的是通过历史的重大事件,引发学生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此,在培养历史空间观念的过程中,要根据历史重大事件,引发学生观点,了解每一个史实背后的深意。
二、高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策略
1、突出历史事物时序
时序性可以理解为历史事物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在历史学习中,时序是进行历史推理的重要因素。只有按照时序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才能使历史的真实面貌得到还原,并了解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
为了突出历史事物的时序,通常需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掌握基本的历史分期方式。划分历史时期的基本作用就是突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本质差异,以便对历史发展的基本轮廓有较为准确的把握。一般来说,当前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几个阶段。从这个层面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具有多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在掌握历史分期方式的基础上,还需要了解历史的纪年方法,这主要包括干支纪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掌握纪年方法,有利于换算历史时间。第二,掌握中外历史年表。现行历史教材的基本结构是“模块+专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历史知识的断隔,而借助歷史年表,则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2、灵活运用历史地图
历史地图主要反映了历史活动的空间与进程,表现出了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类的特定活动。历史地图可以视为对历史现象的动态反映。因此,历史地图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重要辅助工具。一般来说,历史地图主要包括疆域图、路线图、形势图、分布图、行政区划图等,主要反映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历史地图的应用中,首先要深入挖掘历史地图中的隐藏信息。历史地图中的文字通常是比较简洁的,所以为了合理运用历史地图,首先,需要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其次,要了解不同时代历史地图的内容。比如,不同时期的地名变化,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城市、工业等方面的变迁。
3、分析特定历史事件
所有的历史事物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形成的,一旦脱离相应的时空条件,那么历史事物便会丧失其意义。因此,在历史学习中要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的时空条件当中,并将其视为还原历史事件的重要基础。
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分析历史事件时,通常需要经历以下两个基本环节:第一,明确历史事物的基本背景。为了了解历史事物发生的起因、过程和结果,首先要明确历史事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第二,注意延伸历史时空。历史是以时间为线索不断发展的,历史事物之间普遍存在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历史时空的延伸具有整体性特征,历史事物的起因与结果的关联点往往会显现在人类生活当中。如,“一带一路”倡议是指“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其中,“丝绸之路”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而“海上丝绸之路”则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通过海路向欧洲运送香料,以及明永乐年间的郑和下西洋。通过时空的延伸,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而且能够使其思考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
4、高度关注概念教学
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应关注历史知识的结构与体系,而知识体系本身就是各类历史概念的组合,由此可知历史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根据界定历史概念内涵的情况可知,合理有效的历史概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作用显著。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高度关注历史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对史事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等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由此促使其时空定位更为明确。
例如,对于历史事件概念教学来说,不管是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还是启蒙运动、辛亥革命等,均属于学习历史概念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应充分认识历史事件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事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进而更好地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变化延续情况等。在就历史现象进行概念教学时,应要求学生把握历史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如百家争鸣、西学东渐以及百花齐放等,均是概括当时社会现象的概念。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概念各要素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同时锻炼学生概括历史现象和发展阶段特点的能力。在就历史人物概念进行教学时,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把握历史时代的基本特点。对于教材中出现的罗斯福、孙中山以及斯大林等,均是特定时期的代表人物。从表面来看,虽然是简单的人名,但其背后是特定的历史时空。通过学习,掌握历史人物所在时期及其活动区域等,可以对其主要事迹进行概括,由此能更好地把握历史特定的时代特点并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
三、结语
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教学活动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要把时空观念的培养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开阔历史视野,释放历史课程的学习活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春杏.时空观念学科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文渊(小学版),2020(7):270-271.
[2]陈新红.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0(3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