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非遗”壮剧海外传播状况研究

2022-04-22周桓祥陈咏怡柏江水戴缘缘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非遗一带一路

周桓祥 陈咏怡 柏江水 戴缘缘

摘要:“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份和10月份分别提出的合作倡议。由于广西位于“一带一路”交汇对接的重要节点,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通过深入剖析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剧在东南亚国家的传播及本地传承现状,从而提升以壮剧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壮剧;传播状况;东南亚国家

1.壮剧在海外国家的传播情况

1.1壮剧在泰国的传播情况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原则,已经被各个国家与地区奉为发展合作的主题。而广西壮族地区和泰国地区都源自于“百越”,在社会关系和地缘关系上有着血脉相连的基础。因此,广西抓住机遇,积极主动与泰国进行文化交流合作,互鉴共进,推动传统壮剧文化走出国门。2009年广西艺术代表团首次代表国家参加大型对外文化交流的演出活动,在曼谷引起轰动。传统壮剧歌舞《壮乡祝福》、原生态演唱《三声部民歌》、人偶表演《苗妹》等节目精彩纷呈,就像将一幅美丽绝伦的广西民族风情画卷铺展开来,引领着泰国的观众朋友们开启壮乡之旅,领略着广西的山水风光。当地媒体对广西艺术团的特色壮剧表演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网等国内主流媒体同时进行跟踪采访、报道或转载。由此,壮剧走出国门,在泰国地区开启了文化传播的新篇章。2014年6月23日,广西民建艺术团在与玛哈沙拉坎大学孔子学院联合策划组织的“纪念孔子学院建立10周年广西民建艺术团赴泰东北文化交流演出活动”中出演。这次的赴泰表演不仅表现出了南路壮剧的特殊艺术风格,也表示了中泰两国渴望和平友好,期待强化交流的美好心愿。2015年7月,广西民建艺术团再一次奔赴泰国,在泰国曼谷参加中泰建交40周年的大型庆典晚会。当晚,他们奉献出《壮乡美》、《歌的家乡》、《中泰友谊万岁》和《壮美大中华》等共8个精彩绝伦的传统壮剧节目,得到了现场的华人华侨以及曼谷当地人们热烈的欢呼和鼓掌。2019年5月28日,广西彩调剧“刘三姐”艺术团为了庆祝中国与泰国建交44周年,特意前往曼谷的中国文化中心进行登台演出。此次,《刘三姐》到泰国表演是“中国旅游文化周”活动的重要环节。这次演出节目内容丰富多彩,《美丽广西》的舞蹈表演、《打棍出箱》的桂剧演绎、《拦路歌》的壮剧演出、《壮乡美》的原生态山歌合唱、《大美壮乡》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走秀……各式各样的特殊节目接连呈现,而《刘三姐》作为广西独有的特色彩调剧表演更是将当晚活动推向高潮,在场的观众欣喜若狂,无一不为之尖叫。同年11月,在泰国华侨校友会的盛情邀请下,“广西小小刘三姐”林美伊与广西梢丽组一同远赴泰国参加华侨校友会举办的乌隆华侨校友联欢暨中泰文化交流晚会,并登台表演了赞美壮乡广西的原创歌剧《跟我学壮语》和壮族三声部民歌《蓝天广朗朗》,得到了当地人们的喜爱,华侨与泰国人们交流讨论,共同祈愿中泰情谊万古长青。这些代表和节目去往泰国表演,使得广西壮剧得到了更多人的欣赏与认可,壮剧文化被更好的传承发展,这大大促进了壮剧在海外的传播。

1.2壮剧在越南的传播情况

越南与中国的广西、云南接壤,历史上,越南与中国关系紧密,交往时间很早,至少在先秦。因此,在两国往来过程中,我国的礼仪,文字,政策,农业发展的知识等渐渐传播到越南去。其中,也包含戏剧,这为壮剧如今在越南的传播交流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力求各国关系和平发展,维持稳定局面的今天,中越两国文化交流更上一层楼,以下以我国壮剧在越南的传播发展情况为例。

第一,越南北部地区的嘲剧与我国壮剧联系十分密切。对比了越南嘲剧和广西北路壮剧的表演,首先,演员们都使用了扇子,并用它做出相应的舞姿,借此来表达不同的情感与姿态;其次,在这两种表演之中,主要的伴奏乐器多为轻盈飘逸的葫芦丝和清脆悦耳的月琴等。第二,越南北部的侬族,岱族喜欢壮剧,传唱壮剧,同时,壮剧也会在越南的电视台和电台播出。广西壮族德靖土语区和越南侬岱两族使用的是同一種方言,因为壮剧的题材大多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经历,且壮剧里歌唱的文字部分和说白用的都是壮族方言,所以越南侬岱两族人民和广西壮族人同样喜欢并痴迷于壮剧;在民族艺术方面许多艺术非常相似,今天,壮剧仍然在越南继续传播发展着,在唱法方面,越南岱侬剧唱法和壮剧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第三,因为近年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程度加强,所以壮剧得以更好的传播。自2003以来,广西共有35个各类文化团体出访越南等东盟国家,为壮剧的传播打下坚实基础。2006年5月,在越南高平边境旅游节和国际商贸旅游展销会上,广西壮剧团靖西分团的艺术家们将旋律优美的壮剧曲调与越南歌词结合,使此次歌舞表演不仅具有鲜明独特的越南民歌风味,还具有广西壮族的艺术风格。2007年,广西靖西县“老体协”文艺队在茶岭口岸国际商贸展销会上精彩的壮剧文艺表演被越南当地群众喜爱。2009年,广西电视台与越南数字技术电视台达成了优质电视节目互相交流的协议及合作意向,为壮剧在越南播出又添新渠道。

2.对未来壮剧在海外的传播的建议

2.1扩大壮剧知名度,使壮剧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常态化

可以利用互联网直播,短视频,广播,和广告等加大宣传力度,使壮剧真正的融入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当地建立文化馆,其中陈列壮剧的曲谱,戏服,伴奏乐器等,使壮剧成为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

2.2加强壮剧的创新力度

壮剧传统的演出内容多呈现的是中国农村的生活情况,外国人对壮剧形式不了解,壮剧应融合外国当地文化,创新出新的形式,让更多的外国人接受壮剧并且喜欢上壮剧。

2.3举办“壮剧节”等的相关活动

节日无疑是传播壮剧的一种高效有力的方法,定期在海外国际举行壮剧节可以让外国人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壮剧在海外国家的传播离不开节日文化的宣传,同时在举行壮剧节的过程中也可以售卖壮剧中的角色的人物小模型等具有壮剧文化的纪念品。

3.结语

作为壮族的戏剧壮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广西壮剧起源于广西偏远地区且传播力度及传承情况并不乐观,在海外更是如此。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壮剧传播力度的关注,使其在当今高科技和潮流的时代中成为传统文化的铭牌。假以时日,壮剧定能重新迸发新活力。

基金:桂林理工大学2021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非遗”壮剧海外传播状况研究;以东南亚国家为例(项目编号:202110596848)。

猜你喜欢

非遗一带一路
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