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创意写作思维理论述略

2022-04-22王万洪夏楚筱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陆机司马相如庄子

王万洪 夏楚筱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写作理论研究大国。本文拟从古代创意写作思维理论角度出发,简述历史上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核心范畴。

一、庄子与“逍遥游”

从写作思维来看,先秦老子提出“虚实”“有无”等重要范畴,但因其过于简略,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影响有限。《庄子》中有“逍遥游”“知北游”等著名篇章,具有原理性和操作性兼备的性质,是真正的创意写作思维理论,又以“逍遥神游”影响最大。《庄子·逍遥游》记载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本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逍遥游”体现了多层内涵,对创意写作思维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动物异化带来的丰富想象力。鲲鹏本为二物,但在庄子笔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变,这实际上是一种动物异化行为,从大鱼变成大鹏,从海中遨游到飞空翱翔,改变了鲲鹏的生存方式和运动方式,也从二维平面环境变为立体三维空间,这种跨越式的变化,既符合《庄子》“无端崖之辞”的语言特点,随着动物变形、异化的开端,更为后代小说故事的写作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丰富想象力,比如《封神榜》《西游记》《聊斋志异》中随意变换形体的各类动物,以及当代网络小说、神魔文学中随意变形的动物、植物、器物等,都受其影响。

第二,扶摇直上九万里引出的卓越夸张手法。中国写作史上不乏想象丰富、夸张过人的作家作品,比如屈原笔下的170多个天问,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尔来四万八千岁”等等,豪壮不已,但要说夸张第一,还是首推庄子,“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展翅高飞,可以“扶摇直上九万里”,没有谁能像他这样进行艺术夸張。往后的文学作品,凡进行奇异诡怪的卓绝夸张者,无不带有庄子的影子,比如《柳毅传》中的赤龙,身长千里,夸张吓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可以有十万八千里;如此等等。尽管这其中有外来佛教故事、佛教法力的新增因素,但动物意象结合神仙法力的组合方式,仍然是其中的主要建构因素。

第三,逍遥神游带来的宏大艺术构思空间。庄子之后,无论文学、写作、绘画、书法、音乐等各个艺术部类,均有以神游进行艺术构思乃至宏大艺术构思的传统。这类成果已经比较多,此不赘述。

二、深受庄子影响的创意写作思维理论

顺流而下,古代论述写作思维理论的专门论著和零散论述各有不少,根据当代创意写作理论建构的体系要求反向观照之,可以拈出不少创意写作思维理论,受庄子影响较深、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有以下数家:

一是西汉司马相如的辞赋创作理论。据刘歆编纂的《西京杂记》卷二记载:“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其友人盛览,字长通,牂牁名士,尝问以作赋。相如曰:‘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览乃作《合组歌》《列锦赋》而退,终身不复敢言作赋之心矣。”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司马相如写作辞赋的时候,“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这是一种忘我投入、心无杂念、倾力思考、专注写作的状态,类似于庄子所说的“浑沌”状态,也是自由思考、自由写作的“逍遥神游”状态。从更高一层的视野看,司马相如提出“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的著名论断,指出:这既是文章材料的来源,也是写作的根本出发点,还是构思谋篇的宏大叙事之来源,构成了整体上宏观层面的写作哲学、中观层面的写作思维学。司马相如以“赋圣”“辞宗”的文学创作成就,以本篇精炼的核心创作理论,成为古代创意写作思维理论建构史上的著名代表。

二是“文学自觉”时代著名的创意写作思维理论。其中,西晋陆机的《文赋》与南朝齐梁年间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是“文学自觉”时代关于创意写作思维理论建构的代表性成果。陆机《文赋》论述写作思维的过程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笼天地於形内,挫万物於笔端……”将写作构思从开始萌发到最后操笔成文的过程以优美的辞赋形式描述出来,既有庄子、司马相如宏大的宇宙观和逍遥游的一面,也有措辞艰难、言不尽意的写作细节的一面。此外,陆机还注意到了灵感思维:“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陆机第一次论述了灵感思维,并将其在具体写作事件中的具体表现以行文过程、思维状态、写作结果三者合一的方式阐述出来,具有很高的原创性和代表性。

《文心雕龙·神思》篇则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刘勰作为处于“文学自觉”成熟期的著名理论家,不仅吸收了庄子的思想,还将司马相如、陆机的思维理论融于一炉,创造性地总结了之前的写作思维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整个古代写作思维理论建构史上,处于集大成的位置。此外,《文心雕龙》书中还有许多零散分布的写作思维理论,此不赘述。

三是宋代苏轼的随物赋形说。苏轼《画水记》曰:“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正式提出了艺术创作“随物赋形”的自由表达观念。“随物赋形”这一范畴的基本含义指针对客观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态给予形象生动的描绘,深层含义则是艺术家对传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自由掌控。从绘画艺术到文学写作,这一原理是相通的。苏轼在《答谢民师推官书》中说:“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从苏轼原文原意来看,他是在评价谢民师所写的“书教及诗赋杂文”,在“辞达”这一语言艺术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于是对他进行赞扬。实际上,这不仅是苏轼在褒奖他人,也是在阐述他自己的文学艺术观念。旁涉苏轼的音乐、书法、绘画理论可知:类似的话还有不少,大体上是说他自己天赋甚高,不需要刻苦学习,或者说不需要严谨构思与布局,可以在大醉之后写出好字,写出好文章,作出好诗歌,如此等等。能够把写文章描述成“行云流水”,达到想写就写、想停就停,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的地步,整个创意写作理论史上,“千万人而不一遇也”,只有苏轼一人敢这么说。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产生了数量众多、影响很大的写作思维理论,相当一部分可以纳入当代创意写作理论建构的体系中来。实现古代创意写作理论的当代转化,探究其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将是当前创意写作理论建构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基金项目:

2017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写作学理论视野下的<文心雕龙>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18西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新工科视野下写作学科教学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陆机司马相如庄子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黄耳传书
长卿彬彬文为世矩
司马相如:追星的最牛境界是活成偶像
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千古传佳话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诗人陆机:天生贵族难自弃
陆机,放不下出身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