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影响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2022-04-22梁善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智力障碍应用价值应对策略

梁善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社会公众对于残疾人群体的关注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希望合理推动我国残疾人群体的健康成长与蓬勃发展,继而有效促进残疾人群体弱势地位的充分转变。在这一问题上,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智力障碍问题往往会对儿童知识认知水平造成极大影响,进而不利于其知识认知效果的保障。总的来看,这一问题对于儿童日后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此,近年来,如何有效推动智力障碍儿童康复工作的开展逐渐成为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工作人员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影响智力障碍儿童康复工作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希望为后续智力障碍儿童康复工作的落实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力障碍;康复工作;影响因素;应对策略;应用价值

总的来看,作为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智力障碍问题往往会对儿童的智力水平造成严重影响,从而不利于其有效实践对于自身智力的充分培养,继而对儿童的成长造成了极大威胁与阻碍。在这一问题上,有研究表明,智力障碍问题往往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成长造成的重要影响。总的来看,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难以合理实现对于语言功能的习得,在学习相关知识时,智力障碍会对患儿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水平造成影响,从而大幅削弱其知识认知效果,继而增加了儿童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难度[1]。然而,就目前而言,大量调查资料表明,在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工作开展期间,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关康复训练的效果上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改进,基于此,研究人员结合具体问题进行了合理分析,旨在全面推动智力障碍康复工作质量的全面改善。

一、影响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儿童家长专业能力偏低,不利于家庭康复工作的充分开展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智力障碍儿童康复工作开展期间,作为相关工作的主要配合者,儿童家长的专业能力往往会对康复工作效果造成重要影响[2]。然而,就目前而言,多数儿童家长的专业能力往往相对偏低,从而不利于其有效结合具体工作内容实现对于家庭康复工作的合理开展,从而导致儿童在家庭生活中难以有效结合具体生活内容实现对于智力水平的合理培养与改善,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成长造成了一定限制。

(二)康复工作执行制度匮乏,不利于康复细节问题的有效解决

大量工作实践表明,现阶段,我国残疾人康复中心在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康复引导的过程中所应用的康复管理工作制度相对较为匮乏[3]。由于受到这一问题的影响,在康复细节问题上,相关工作人员与儿童家长往往难以结合具体制度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充分指导与评估,继而限制了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此同时,由于相关问题的存在,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相关人员往往难以实现对于具体问题的妥善处理和应对,继而对后续工作的落实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康复工作缺乏合理管控,不利于康复中心价值的深入延展

在智力障碍儿童康复工作开展过程中,康复中心的主要作用是对大局进行合理调整与管控。然而,就目前而言,部分康复中心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并未有效实现对于自身价值的合理发挥,继而限制了康复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与改进[4]。面对这一问题,部分研究资料显示,在儿童离开康复中心回归日常生活后,部分康复中心并未有效实现对于这一群体的延伸性护理,从而导致智力障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康复护理工作难以得到康复中心专业人士的科学指导,继而不利于儿童家长合理实现对于康复计划的制定与执行,限制了儿童家庭康复效果的合理保障。

二、提升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效果的相关策略

(一)做好与儿童家长之间的交流,提升儿童家长康复知识掌握水平

在智力障碍儿童康复工作开展期间,康复中心工作人员在开展儿童的干预工作时应合理做好与儿童家长之间的交流,从而有效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康复工作内容的合理宣讲,继而帮助儿童家长实现对于康复知识掌握水平的充分掌握。实践表明,通过这一工作的合理开展,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儿童家长正确了解自身在儿童康复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价值,从而有效促进其工作积极性的培养与调动,确保儿童康复工作可以得到合理开展。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做好对于相关康复知识的合理说明,有助于帮助智障儿童家长进一步掌握正确的儿童康复方法,有利于确保康复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制定智力障碍儿童康复制度,保障儿童康复工作得以合理落实

在智力障碍儿童康复工作开展期间,为了进一步促进相关工作的有序落实,康复中心应积极结合大量工作经验与研究资料,对于工中心日常工作制度进行有效建立,从而合理促进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5]。与此同时,通过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标准的有效引入与应用,中心可以帮助患儿家长进一步实现对于儿童智力水平发育情况的充分了解与探究,继而依据评分情况对于患儿智力发育水平进行科学评估,其有利于引导患儿家长正确了解患儿成长情况并及时开展相应的康复计划,对于儿童康复工作针对性的提升与优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完善智障儿童康复管控体系,充分发挥康复中心指导引领作用

研究人员表示,为了进一步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康复工作综合水平的提升与优化,康复中心工作人员在组织儿童进行康复工作练习的同时应积极做好对于相关质量管控体系的建立完善,从而充分实现对于康复中心引导作用的合理发挥[6]。在这一问题上,大量工作实践表明,通过有效实现对于康复计劃的充分延伸,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儿童离开康复中心后定期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与儿童家长进行沟通,以便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康复工作落实情况,继而确保康复工作的合理发展与延伸。实践表明,通过相关工作的全面落实,有利于在康复工作落实期间,合理实现对于儿童的充分引导,对于康复工作质量的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结语:在智力障碍的儿童康复工作开展期间,为了进一步促进儿童康复效果的提升与改善,康复中心工作人员应及时做好对于康复工作落实情况的系统分析与探索,从而有效推动康复工作期间具体问题的妥善解决。面对这一问题,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康复中心工作人员应积极做好与儿童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正确实现对于康复工作要点的充分讲解,继而确保儿童家长可以有效参与到康复工作中并践行自身责任确。与此同时,康复中心应继续做好对智力障碍儿童康复工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结合相关标准帮助儿童家长进一步实现对于儿童康复情况的科学评估,以便推动康复效果的合理改善。最后,康复中心应积极做好对于儿童康复管控体系的建立,确保儿童回家后仍能得到康复中心的延续性指导与干预,从而为其家庭康复工作的环节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聂清萍.智力障碍学生的体育需求及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21(20):60-61+64.

[2]易昕,童光磊,李红,徐艳红,梁栋,罗媛媛.安徽省0~14岁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儿童的发生率调查及高危因素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05):1083-1086.

[3]孔凡飞,杜玉萍.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介入智力障碍儿童社会融入的研究——以培智类特教学校某个案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8):24-27.

[4]卫重侠,李惠琳,闫瑞龙,蔡小凡,刘向来.综合康复训练对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运动、智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07):862-865.

[5]郭家塨,李银兰.头针联合引导式教育对脑性瘫痪患儿智力障碍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12):8-9+12.

[6]孟文彬.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智力训练应用于脑瘫伴智力障碍患儿的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0):43-44+81.

猜你喜欢

智力障碍应用价值应对策略
试论提高智力障碍儿童语言沟通能力的措施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研究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障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艺术治疗在智力障碍、自闭症人群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究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