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探究

2022-04-22王惠文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例题数学知识解题

王惠文

初中数学复习课是数学的重要课型,数学复习课的目标是通过单位时间的复习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化整合和螺旋式提升,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复习课是数学的重要课型,复习绝不是对旧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学生认识的继续、深化和提高,复习课上得好不好,关系到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学生素质能否增强。复习课应该把复习过程组织成学生再认识的过程,从更高的角度掌握和理解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上好一节复习课,对学生学好数学,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对教师弥补教学中的欠缺,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如何上好初中数学复习课,不仅是对教师的考验,更是对学生巩固知识的一个挑战,主要以知识梳理为依托,以练习为载体,以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为主要手段,以调高学生能力为目标,努力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下面谈谈个人的想法和一些具体做法。

一、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制定有效的复习课教学计划。“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是一种理解学的活动,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研究,弄清楚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的专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探明学生现在的智力基础、生活经验、个性差异,充分掌握每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现有观念和概念模式,了解学生对教育背景的知觉状况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关心学生,让学生对复习充满信心,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复习课教学计划。

二、注重构建知识网络,把握数学知识框架。复习课是把旧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这一过程,将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解,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留给学生较大的探索空间,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教师切忌面面俱到。因此,在课堂上尝试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列出本节课的复习计划,明确目标。例如,复习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目标是:回顾、整理本章所学知识内容,构建知识结构框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待学生明确目标后,再讓小组探讨、交流、对比补充,对掌握较好的内容,可以一笔带过,对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则重点强调,将学过的知识归纳整理,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

三、注重例题的设计,形成高效课堂。复习课例题的设计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例题、错题,题目设计到的知识点要尽量覆盖复习的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能体现通性通法,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提高教学效率。例题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得解答结果,而是通过题目的解答过程为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原形和模式,教学中应重视题目分析过程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题目的特点,探索解题思路;例题解答之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思考过程,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对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策略要予以归纳概括,提示学生今后注意运用,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拓宽知识面。

四、精选练习,重视知识的拓展与迁移。加强应用知识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培养,促使全体学生学好数学。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精选练习,精讲精练。

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促进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数学重要的是学习数学方法,而不是学习死知识,那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落,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因此在章节复习课上,不仅要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设计有效的习题,而且还要重视数学方法和数学规律的总结,渗透必要的数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作业。传统复习课的作业布置,教师往往“一刀切"统一布置,如每天下发一张考试卷一张,规定他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同样数量和同等质量的作业,可这样做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造成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局面。因此,教师在布置复习课作业时,更需要精心选题,实施分层作业,针对性地调控作业难度,使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实际,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验。

在复习期间,我每天把作业设计成难度有别的基本题、综合题、提升题三个层次,让位于不同成绩档次的学生做适合自己的题目。每个学生每天必须完成基础题,中等生还要完成综合题,提升题是针对优秀生而言的,鼓励每个作秀生去尝试挑战提升题。

总之,复习课教师要大胆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掌握方法,学会解题,让学生“解一题,通一类,会一片”,在学习中感受到获取数学知识的快乐。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把复习课当作新课来上,让学生在更多的数学思维活动中经历、体验、探索数学,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的价值和意义,是我们的数学教学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韩立福,2006

[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中学数学杂志,俞剑波,2007

猜你喜欢

例题数学知识解题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
例说复习课中例题的选编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