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开展

2022-04-22苟琳杰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苟琳杰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认识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而且应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能够爱上语文学习,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为其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鉴于此,本文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策略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要点

1、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学理念、方法和内容上出现了明显转变,强调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重视他们的自主参与和兴趣培养。教师须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身份转变的前提下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想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2、遵循语文课程本质特征

语文是一门语言课程,其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汉语能力,具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等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满足学习和生活需要。语文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发挥着重要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多元角度来诠释语文知识,发挥其熏陶作用,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语文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应用范围广泛,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其汲取有效知识,指导实践活动,从中把握学习规律,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综合目标。

3、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重点内容,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语言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方法,养成习惯,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掌握个人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与语文相关的关键能力。同时,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和独特个性,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

1、优化课前导入

好的课前导入是优质课堂的前提,教师应该活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导入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发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前导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音视频结合的方式,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学生形成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深刻印象,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情感认知和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离骚》时,常以翻译和重点字词教学为重点,却忽视了《离骚》本身所蕴含的深刻情感教学。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优质朗读音频,这类音频往往吐字清晰,且饱含情感,能够在纠正学生文言文读音问题的同时,传达出文章本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再结合朗读音频让学生分享初步听取《离骚》全文的感受,结合教师的适度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情感认知能力与文化认同能力。

2、创设激趣情境

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它的情感性和开放性,这时情境的构建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及构建具有生活化、趣味性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章、体悟情感,进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单方面地说教灌输,只侧重学生对相关文言知识的记忆与背诵,就不能引起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学生就无法领会到文言文的魅力与底蕴。这时教师不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来授课,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这样设计:“大家还记得‘霸王别姬的故事吗?胜者为王的刘邦,败者为寇的西楚霸王,还有凄美动人的虞姬,无一不牵动着我们的心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鸿门宴》的故事,同样发生在刘邦和项羽身上,你们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吗?”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想要探究了解的欲望。学生通过初步阅读文章,对故事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时教师为学生播放电影《鸿门宴》中的片段,以画面、声音为载体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透过文字的描述、影像的呈现去体悟“刘邦”和“项羽”这两个历史人物的鲜明个性特征,使学生实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转变。

3、组织合作探索

合作教学是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个热词,合作学习不限于师生合作的层面,还包括生生之间的合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组合作,指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进而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

例如,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采用了“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全文三百多个字,却完整地还原了“烛之武退秦师”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烛之武的劝说词更是值得反复推敲,仔细品读。此外,文章虽然简短却涉及了众多历史人物,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师在教学时不妨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组内分工合作,谈一谈对《烛之武退秦师》中各个人物的认识,以及对烛之武劝说词的理解。有学生将文中烛之武的劝说词勾画挑选出来,进行了层次划分和深度分析,可能不同学生对如何划分层次会有不同的见解,学生在各自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从而分析烛之武是如何层层递进实现游说目的的,是陈述事实,还是挑明利害关系,等等,这些都值得学生思考学习;还有学生梳理出了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主要有烛之武、郑文公、秦穆公、晋文公、佚之狐等五位,其他学生进行分工,每位学生负责一个历史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整理,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分享各自的想法,通过谈论、交流、整合,在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对文章进行了深度挖掘,学生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了深度学习。

4、开展小组讨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通过提出比较具有“争议性”和“话题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小组讨论教学法能够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去,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相应回答来积极引导,收集学生的思考信息,推理学生的思考过程,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讲解《孔雀东南飞》一文时,由于原文本身比较长,采用“三读”教学法明显不适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自由朗读全文,并各自寻找文章线索,从而总结焦仲卿、刘兰芝的人物性格特征,并总结在一起形成对人物的形象概括。

结语: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多元有效的教学手段,对教学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资源的优势,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今后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黃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之我见[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6):49-50.

[2]秦双梅.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10):109.62A54B3B-1A37-4B1E-8B77-8E17A9659B00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