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研究进展述评
2022-04-22靳晓鹏
靳晓鹏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概念和实践应用进展等进行了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对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内容仍存在缺失;未能和其他学科融合交叉,传播力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之后的研究中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在价值,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更多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以提升全民体质。
关键词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概念 述评
一、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最初是在康复和物理治疗领域用于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减缓损伤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竞技体育全年的赛制场次越来越多,比赛强度也愈发增加,这导致运动员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不能确保在达到超量恢复状态后再参加比赛,如何能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状态以及减少损伤的出现成为教练员和训练机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运动训练理论受到了挑战和质疑。1997年美国著名的物理治疗师Gary Cook首次将功能性训练引入到运动训练,他认为运动是连续的协调肌肉收缩完成的一个完整的活动链,功能性训练在局部能力得到增强需要提升整体的过渡阶段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随后功能性训练被各个体育协会和商业组织广泛应用,设计出了大量训练实践手段和方法。2010年Gary Cook等出版了第一本详细介绍功能性动作筛查、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的专著《功能动作筛查》,2020版FMS中又增加了踝关节背屈活动度测试以及改良了躯干旋转稳定性测试的方法。
我国最早引入功能性训练是在悉尼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提出“119工程”,被应用到了国家队的训练中,取得不错的效果。由于翻译方式的不同出现了很多叫法,之后经首都体育学院组织专家探讨后,确认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这一名称。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备战伦敦奥运会身体功能训练团队”,并和美国AP组织签署合作协议。随后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获得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本科专业及博士授予点,揭开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我国的应用与研究。2015年后全国几万家健身俱乐部开始应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面的方法手段。2021年孙永生对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論进行了系统阐述和说明,构架了相对完善的内容体系,为今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实践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概念
(一)国外学者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概念研究
1997年Gray首次在运动训练领域中创立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这一全新的概念。他改变了以往对单个环节的锻炼,认为人体的活动是整体协调的活动链,要注重每一个环节的发展,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门练习,并且示范了相关功能训练的动作。Putnan也赞同了这一观点。之后Boyle提出功能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自身体重进行多平面的训练,来提高对身体稳定性的控制。
Michael P.Reiman认为功能训练是人们为了完成运动目标而进行的多个肌肉群和关节共同参与,并将练习的环境与实际运动环境相似的训练手段。
Santana J.C的研究中提出功能训练是为了提升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使其与专项运动的动作模式保持一致的一系列训练活动。
Allan Collins认为功能训练是对日常生活工作或运动有积极影响或对提高抗损伤能力有积极影响的练习,包括不稳定面的训练、多平面训练、奥林匹克举重、非常规训练、传统抗阻训练、改良的强人训练等。
(二)国内学者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概念研究
刘爱杰、李少丹认为功能训练是通过增强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来促进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动作的完成,而不是单一肌肉的力量,训练过程中更加注重完成动作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尹军、袁守龙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一书中提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以FMS、Y-平衡能力测试等功能动作筛查为起始,模拟动作练习为关键,更有效的提升运动链的效能,达到高效训练的目的。这一观点在周龙峰、罗晓敏等的研究中得到了认可。
孙永生从人的全生命周期这一全新视角出发,结合前人的研究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重新释义,即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指运动是人的全生命周期中身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特定人群和岗位的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通过筛查和评估专门制定和实施的固强、增弱和康损的针对性干预方案和实施的具体活动。
综上所述,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在专业筛查评判的基础上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多维度、多环节、注重本体感觉的训练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全面发展身体功能、增加身体运动中的弱势环节、预防和康复损伤。
三、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特征
(一)注重整体发展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强调发展所有肌肉的协同配合能力而不是单一肌肉的训练。针对的是动作而不是肌肉,用运动链的形式来理解人体运动,并在运动链的基础上设计出多平面、多角度、多环节的训练动作,以保证各项素质的协调发展和运动链的能量传递。
(二)强调核心区的稳定性
核心区通常是指膈肌以下至盆底肌之间的区域,虽然不直接参与运动,但为上下肢肌肉发力创建了支点,提高身体控制力和平衡性,在人体运动链的能量传递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以此为依据,针对脊柱髋腰肌肉群设计了大量高效的训练方法,以保证四肢高效的完成技术动作。
(三)明确的针对性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可以根据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目的、不同领域的需要,在训练前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找到运动链的薄弱环节,结合各项运动的动作模式,综合设计训练方案,对动作的不稳当不对称进行纠正和干预,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
(四)强调对本体感觉的训练
本体感觉是学习和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基础,本体感受器非常敏锐,任何影响技术动作的因素细微改变,都会反馈到大脑而使大脑做出精细改善,从而使技术动作更加的准确和完美。本体感受系统有高度的可训练性,身体运動功能训练中非常强调对本体感觉训练。
(五)强调平衡能力的训练
很多技术动作支撑面都很小,支撑面越小,身体稳定的难度就越大,技术动作难度就相对较大,影响了完成动作的质量。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通过有意识的减小支撑面,促进身体调动更多的肌群控制身体姿态,还有刻意提高重心制造不平衡状态,以此提高身体运动的功能能力。
四、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实践应用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不断优化后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竞技体育领域中,涵盖了游泳、健美操、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除此之外还被应用到健身领域和特种行业中,涉及的人群包括了青少年、大学生、老年人及武警消防人员,可见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力。
(一)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不同项目中的应用
Christianj.Thompson等设计了可以显著提升高尔夫球挥杆击球速度的功能训练方案,同时还能改善有关健康的指标。Gehan Elsawy在对年轻的女子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中发现,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可以提高上下肢的爆发力水平,并且对控制力和表现水准都有积极的影响。Naglaa Elbadry在链球项目的实验中发现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能明显提升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和平衡能力,但是爆发力和力量却与传统训练没有显著差距。胡建文等人认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能弥补传统体能训练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对缩小国内外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差距有重要的作用。游泳项目“直、平、尖、紧”的技术特点对运动员的核心和上下肢力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我国国家游泳队的训练中,针对运动员基本动作模式进行纠正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传统体能训练进行了补充和发展,确保运动员上下肢的均衡发展。
(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
Lucas M Neves利用松紧带和不稳定平面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绝经后妇女的身体成分、功能健康和脂质分布有明显的改善。Stenger,Leslie提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与职业积极配合,如军队、消防员、警察、紧急医疗人员等。这些职业可以从特定的技能培训中受益,这些技能可以转移到与特定职业相关的有效运动模式。廖婷等人在对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功能力量训练干预的实验中发现,12周的功能训练与传统的体育课相比更能提升学生的功能性动作筛查的总分、引体向上和灵活性,并提议将功能力量训练课程纳入到初高中体育课中。薛婧在高中田径教学中发现,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立定跳、实心球、仰卧起坐等的成绩,但是对跑步成绩的提高效果不是很明显,并且大多数学生表示希望在之后的体育课中继续使用功能训练。
五、问题和展望
(一)问题
1.我国关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研究虽然很多,但仍然集中于竞技体育领域,大多数没有形成持续性研究,未能和其他学科融合交叉,传播力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
2.目前国内还未形成有关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一致性的认识,理论框架中的部分内容还存在缺失,导致在实践中对各阶段训练方法的选择、计划的制定和训练效果评价等方面还不清晰。
3.当前已有的研究中多是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干预前后FMS评分及身体素质评价指标的对比,对于动作模式改善后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动力链输出效果等层面的研究较欠缺。
(二)展望
现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于不同领域不同人群的影响已经得到了证实,但仍然要继续吸取国外的先进理论体系,结合各种训练方法、技术及我国现状,创建适合中国的训练理论,不断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功能训练的内在价值,希望未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能更多的被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使全民体质得到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CookG,Fields K.Functional Training for the Torso[J].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1997,19(02):129-32.
[2]Gray Cook.Movement: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s:Screening,Assessment,and Corrective Strategies[M].On Target Publications,2010.
[3]刘爱杰,李少丹.我国运动训练方法创新的思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7(03):4-7.
[4]尹军,袁守龙.身体运动功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孙永生.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