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运动技能进阶学习的探索
2022-04-22方汛燕
方汛燕
摘 要 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有一个从低到高的进阶过程。整个进阶过程大致经历感知体验、模仿练习、强化定型三个环节。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运动技能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进阶学习的过程。
关键词 运动技能 学习进阶 核心素养
健身育人是初中体育的核心目标,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格等要素。其中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最基础的核心素养,其他要素的核心素养都是建立在运动技能的基础之上的。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有一个从低到高的进阶过程。从学习进阶理论来看,运动技能是一个复杂的學习架构。而处于这一学习架构中的每一个节点都不是孤立的碎片,而是紧紧围绕若干关键知识技能,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前后连贯的,梯级上升的一个整体化的系统。本文从核心素养引领的视角,结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一下运动技能进阶学习的三个基本环节的具体操作方式。
一、感知体验环节重在学习目标引领
感知体验环节是运动技能进阶学习的起始环节,是能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性条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感知体验不是盲目的,而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的。教师的引领实际上就是以核心素养的落实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目标导向。运动技能目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核心素养紧密联系的。因此,在运动技能学习的目标引领的时候,我们不能把眼光只放在运动技能上,而是应该综合考虑运动技能、健康行为和体育品格等体育学科的诸多核心素养,要以健康育人的整体目标去引导学生对运行技能的感知和体验。
我们的通常做法是,在课时教学的导学案中,将本课时学习的内容以导学案的形式提前发放给学生。导学案主要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练习,明确地告诉学生本课时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以及完成的学习任务。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可以在课前导学案的预习尝试感知。
在对导学案的尝试感知环节,重点是让学生预习有关技术性的概念,初步感知技术模式形象。有的技术指标是有明确规定的,有的属于技巧性其技术指标比较隐晦。前者学生容易感知和理解,后者比较难以把握。为此,在导学案设计中,教师要着重做好引导性的知识铺垫。如初次学习乒乓球发奔球的技术,对抛球高度有具体规定,这是技术规则的规定。这种技术性规定,学生很容易明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在保证不低于规定高度的前提下,要尽量把球抛低一些,击球的速度越快越好,击球点与网的高度基本齐平为宜。这些要求属于技巧性问题,这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把握。对此教师在导学案中可以进行详细地图解,用示意图画出关键的动作,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此外,还可以利用相关链接的方式引导学生观看乒乓球锦标赛的视频,通过比赛现场运动员的精彩动作来增强学生对相关动作技术的感知。
课堂起始环节尝试练习体验。学生完成了课前导学案的自主学习后,带着初步的感知经验进入课堂。教师在课堂导入后的第一个环节中安排学生进行尝试练习体验,让学生尝试练习可以使自己在导学案的自主学习中感知的一切得到实践检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尝试练习,学生会知道哪些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是自己还不会的。能让学生发现问题,为进阶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学生尝试练习环节,学习目标的引领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自主练习信息的捕捉上。在学生自主练习中,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特别是发现学生出错的信息。教师要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敏捷的观察反应能力,能够对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细致观察,对学生的表现有敏捷的反应。在尝试练习环节,学生一般都是试误式练习,教师要通过细致地观察及时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出现错误的性质、程度和造成错误的原因。有些动作连贯性强,比较复杂,教师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很难发现错误。如教学排球的传球技术时,学生在击球技术方面最容易犯错。击球动作不仅难度大,动作复杂,而且这个动作瞬间就结束。教师需要在极短的时间里通过观察判断学生击球的手形是否正确,击球落点是否偏低或偏高,对来球的落点是否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动作是否相互协调等。教师灵敏地捕捉学生自主练习的信息,为接下来的问题引领奠定基础。
二、模仿练习环节重在关键问题引领
此环节的主要目标是按照教学要求,通过关键问题的引领和教师的示范教学,让学生在模仿练习中从对运动技能从认知状态转化为实际操作状态。其中关键问题的引领最为重要。设计关键问题必须遵循一个总原则,那就是要紧紧围绕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即以运能技能素养的落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通过精心预设关键性问题,引领学生在思中学
学生进入模仿练习环节,除了认真观看和听取教师的示范及讲解,更重要的是需要积极思考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技能知识的深度理解。教师对问题的预设,要根据有利于核心素养落实出发,一是要针对教学难点,二是要针对学生易错点。实际上,运动技能中学生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往往也是教学难点之所在。体育运动技能教学中,处理教学难点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散教学难点,那么如何更有效地分散教学难点呢?我们可以采用切割组合的方法。根据运动技能学习的规律,把教学难点进行分割,然后依据教学难易度的重新组合,最后教师根据重新组合的教学内容设计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引领。
(二)抓住生成性的关键性问题,引领学生学思结合
体育课堂相对与室内的其他学科教学更具有问题的生成性。事实上,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大多不是预设的,而是动态生成的。而生成性问题往往是在学生运动技能的练习过程中生成的,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敏锐捕捉。教师根据学生练习中的错误,提出关键性问题进行引领。因而生成性的问题相较于预设性的问题对学生的引领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
如在教学乒乓球的发球技术时,我们把发奔球的技术分解为六个要领,在一堂课中只解决其中的抛球引拍技术。在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花五分钟的时间进行抛球引拍技术的要领教学,接着让学生按照动作要领进行分组模仿练习。在抛球引拍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在抛球的同时右臂内旋力度不到位,致使拍面角度前倾不当。针对此项错误教师提出生成性问题:(1)在抛球的同时右臂内旋力度应怎样把握?(2)拍面角度应怎样倾斜?此时前臂手腕和肘关节应处于什么状态?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边练习、边思考,在学思结合中领悟技术要领。接着可以再安排专项纠错训练10分钟。这样就把运动技能的教学与问题思考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运动技术的同时,也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三、强化定型环节重在究错纠误引领
经过学生的模仿训练,运动技能可以基本定型了。但是在强化定型环节,还需要师生一起经历必要的究错纠误引领过程。纠误的关键在究错,也就是分析错误动作。只有搞明白错在哪里,错误是怎样造成的,才能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这一过程要自始至终贯穿于以学生为主的师生互动,教师要把分析错误,纠正错误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一过程也是最好的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
首先,分析错误的外在表现及其结果,找到背后的原因,从而使纠错真正到位。只有准确地把握动作的外在表现及其结果,才能正确分析错误产生的真正原因。找到了错误的真正的原因,就等于找到了纠误的具体方法,才有可能纠正到位。
其次,要善于分析主要矛盾,从众多矛盾中找到需要重点解决的主要矛盾。在比较复杂连贯性动作中所出现的技术性错误。一般来说,技术性错误不是单一的,而是往往多个错误同时出现,但在众多错误中其影响力是不平衡的,其中必然有一个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我们需要着重解决的主要矛盾。只要把主要的错误纠正了,其他错误也就容易纠正了。如跳远技能学习中,助跑、跳跃、腾空三个动作技术是一个连贯性的动作,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跳远动作,其中跳跃动作是主要矛盾,若跳跃中的错误能够得到解决,其他错误也就容易解决了。而跳跃过程又是一系列的连贯性技术动作,其中蹬伸起跳,同时两臂配合双腿的动作是跳跃中的关键性动作,这一动作中的错误往往起着主导性作用,要解决跳跃中的错误问题,就要抓住这一关键性问题。
再次,要从多角度分析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使纠误更具有针对性。造成技能动作错误的原因既有内因和又有外因。学生自身的原因是内因,寻找错误的原因要从学生自身入手去寻找。矛盾论告诉我们,内因是决定一切事物走向的根本原因。学生在运动技能上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内因,而不是外因。这就要求把寻找错误原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从而进行自我纠正。如在跨栏跑中,很多学生下栏后的第一步过小,跨不出去,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分析其原因。有的可能是上体前倾不够,致使起跨腿被动过栏而造成的;有的是摆动腿异侧臂没能前伸,致使落地时身体失去平衡而造成的;有的是摆动腿落地时屈膝缓冲过大,致使身体重心下降不能迅速前移而造成的。这些具体的原因只有让学生一起参与分析,才能找到真正的根源,并予以纠正。当然在寻找内因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外因的作用。因此,针对学生在运动技能方面的错误,教师也需要反思。是否自己的教学存在着漏洞,示范动作是否到位,相关技术要领的讲解是否具体明了,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有利學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等都需要教师认真反思。
四、结语
总之,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运动技能学习,一般要经历从感知体验环节到模仿练习环节,再到强化定型环节,这三个环节是一个逐步进阶的过程。因而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进阶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邓若锋.运动技能学习层次构建[J].体育学刊,2018,25(01):11-16.
[2]孙成福,吕吉旭.视觉表象训练对乒乓球运动技能效果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7,35(04):87-91.
[3]高嵩.心理发生视域下学习进阶机制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12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