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研究

2022-04-22范璐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家庭作业小学数学

范璐璐

摘要: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和课外培训阶段学生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全面减少学生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减少学生繁重的工作量。近年来,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但家庭作业改革相对缓慢。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不高,实际效果不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并更新作业设计,使学生做好数学准备,提高学习兴趣,及时巩固课堂教学。本文从目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详细的介绍了双减政策下进行家庭作业设计的有效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双减政策

前言:有效、创新的小学作业能够真正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小学生都是年级比较下的孩子,喜欢玩游戏又耐不住性子,传统的数学作业结构让学生看起来单调乏味,逐渐降低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对家庭数学作业的创新设计,验证学生是否掌握了当天的学习内容,把全天学习的效果当成作业,并有效安排作业,使学生在体验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潜在关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双减背景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功能定位不准确。目前,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过程中,一些数学教师更注重作业内容的设计,目的是重复和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相应的问题解决技能。然而,在小学数学作业中,这一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对学生数学基本技能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更谈不上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1.2类型单一。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小学以书面形式完成数学作业,学生花大量时间做计算、检查等,但在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书面作业或对学科具体参数的实际分析,组织实践课,虽然它能更好地体现小学数学作业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但遗憾的是,小学數学的单一性仍然十分严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

1.3数量较多,忽视学生感受。小学数学教师希望通过开展各种作业训练提升数学成绩,因此数学书面作业的比例不断上升,需要学生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这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小学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也缺乏分化,部分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逻辑和公式来解决数学问题,而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逻辑没有深刻的理解。

2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策略

2.1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双减政策要求在满足学生有充足休息时间的基础上科学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进行家庭作业、阅读、锻炼和参与培训。在实践中,学校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在完成剩下他们学习任务的同时,完成必要的家庭作业,并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等。家庭作业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学生的生活问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理解课本知识在实践中的有效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根据当前的实践找到数学答案,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及时创新家庭作业设计,并将其与现实生活有效结合,学生在理论知识课堂和现实生活中的进一步学习,以及他们的练习、理论知识也得到了极大的帮助,实践工作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理解,在第二天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激烈的讨论在课堂上更积极地分享知识,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大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必须在作业内容上考虑生活的特殊性,一方面,教师首先以"做中学"的形式具体化抽象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更容易内化。例如,当在课堂上完成"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时,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将家中常见的纸箱、积木等分解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积极观察卧室里的三角形;想想看在街上行走的自行车有哪些三角形结构。当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时,他们也会对相关概念有一个具体的理解。另一方面,把"知行合一"的概念渗透到学生身上,让他们了解家庭生活和社会化的本质,然后创造一个完美的整体。例如,在小数乘法的学习时,老师使用电话卡布置作业,这取决于学生通常如何打电话和使用网络数据。一套套餐1:月租58元,全国电话每分钟0.2元;自助餐2:无月租,全国每分钟0.3元。假设小明每月打200分钟电话,两套分别多少钱?哪个更合适?这种生活作业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应用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2.2设计分层作业

双减策略明确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的必要性,在传统的作业设计中,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是进行了统一的、无针对性的设计。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无法持续提高。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说,家庭作业过于复杂,对家庭作业有负面影响。因此,数学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必须注意这一方面,即:计划任务的复杂性必须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匹配,设计作业必须有针对性。例如,在小学数学方面,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计三个层次的家庭作业:包括基础知识的典型习题,一般难度和创新问题。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按照分层原则安排作业。以"简易方程"项目为例,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实践知识,可以为学生安排复杂的作业。在难度较小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a+a+a可以写作()"在设计中等难度的作业时,教师可以设计:本班共有X人,其中男生27人,请问女生多少人?设计困难作业时,教师可以设计:男生骑行150米/分,学校和家距离3000米。当骑行N分钟时距离学校有多少米?因此,作业设计难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可以减少学生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自信地学习提高技能,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学作业的兴趣提升作业质量。

2.3创新作业,拓展学生的思维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很容易进入题海战术的误区,认为作业的数量和质量直接相关,即只要学生的作业数量足够,就必能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这种观念谬误不科学,而且使学生的思维空间难以有效开发,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情感的形成,它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导致厌学症。部分学生被要求从下午6:30做作业到深夜,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睡眠和身体发育,与国家目前正在积极落实的双减政策要求背道而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更新作业设计理念,创新和改革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采用开放式作业设计策略,自觉拓展科学思维空间,通过教育学生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后老师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了研究,通过观察收集、记录和处理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生活图形,并用绳子、卷尺、尺子等测量手段测量这些图形的边长,并计算面积。学生们实际测量了桌面、形烟灰缸和矩形茶面,并获得了图形的面积,了解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对图形概念、面积公式、周长公式等都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师也可以设计开放性的作业来代替以往的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和练习册中相对应的练习题。比如在学完《负数的初步认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并在下节课让同学们票选出最好的一个进行奖励。开放式的作业限制条件少,对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要求高,在完成过程中可以充分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创新、创造素养,比如在此作业中,学生会绘制树状、鱼骨状、气泡图、桥状图等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有些以基础概念为出发点,有些以分类归纳为出发点,既强化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创新素养,既缩短了作业数量,又提升了作业质量,与双减政策的要求不谋而合。

3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作业的多样性,为学生布置作业,并与教学重点相结合,特别是通过结合生活和分层设计作业,让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中培养对作业的兴趣,主动参与练习,使学生能够完成适量的课后作业,保持数学持续学习的动机,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唐丽红,唐雪,雷双玉.小学数学体验式家庭作业的具体实践思考[J].语文课内外,2021(4):165.

[2]杨亚伟.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21(3):79.

[3]郑惠羡.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布置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54):92-93.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家庭作业小学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体系的构建研究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美国家庭作业与学生学业成绩之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