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古代书院略陈
2022-04-22张靖鸣苏正宏
张靖鸣 苏正宏
【摘要】 鄂州古代教育历史久远,最早有晋代学宫,宋代升军学、郡学,设书院,元代改为府学、县学等,其历程较为复杂。从南湖书院、龙川书院、寿昌书院的办学情况,可窥探官方办学理念。而书院师资、藏书、祭祀、学田等规制與教育体系的构架,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与人文环境,其研究价值不菲。
【关键词】 办学;科举;学田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6-004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6.015
基金项目:鄂州职业大学吴都文化研究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
鄂州先秦时期为“鄂”所在地。三国时期,孙权在此建都,改“鄂”为武昌。武昌之名沿用一千多年。1913年,民国政府废武昌府,武昌县改为“寿昌县”,次年更改为“鄂城县”。1983年,鄂城县改名为鄂州市。
鄂州先秦至三国时期的教育情况未见史料记载。晋代的办学情况有较为详细记述:《宋书卷十四·志第四·礼一》:“征西将军庾亮在武昌,开置学官……今使三时既务,五教并修,军旅已整,俎豆无废,岂非兼善者哉!便处分安学校处所,筹量起立讲舍。参佐大将子弟,悉令入学,吾家子弟,亦令受业……”清代《武昌县志》也有记载:“学宫在县治东南南门外,右倚西山、前临南湖。晋征西将军庾亮,在武昌县开置学宫。”
公元335年,庾亮在武昌(今鄂州)修建学宫。学宫大致位置是现在的城隍庙旧址。庾亮武昌办学这件事在晋代影响较大,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庾亮倡导“革清谈之俗,还孔孟之教”,并选置学官,修建校舍,其理念与举措是办学关键所在。其次,与庾亮的政治背景分不开,庾亮不仅是征西大将军,而且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是帝舅,可见武昌学宫的教育经费是有充分保障的。再是庾亮麾下汇聚了一批文化名人,如孟嘉、王羲之、孙盛、王胡之等,其中孟嘉被任命为劝学从事,负责学宫教育工作。
隋唐之前,中国教育主要是私家讲学的传统,学宫是以学校办学的形式,像武昌学宫这样的学校在晋代具有代表性。
一、南湖书院办学条件
唐代开始出现书院,后影响中国教育达千年。而武昌县的书院在宋代才开始出现,对地方教育与科举考试起到重要作用。
武昌县书院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湖北明代修复书院4所,新建74所,共计78所。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重修10所书院,其中有武昌县的龙川书院。明正德元年(1506年)至正德十六年(1521年),湖北新建书院十多所,有武昌县的雉峰书院。嘉靖之后湖北兴建十五所书院,武昌县有两所:东皋书院、凤台书院。清代湖北改建修复的书院26所,新建书院123所,共计149所。[1]修复的书院中有武昌县的寿昌书院、龙川书院。湖北明清时期的书院以黄州、武昌二府为多,而武昌县明清书院有5所,在武昌府所辖县中位居前列。
据《湖北历代书院考》中记载,湖北宋代有10所书院,武昌县南湖书院就是其中一所。南湖书院在县治东南,即现在的洋澜湖畔,“坐挹平湖,诸峰竞秀,一县奇观”。
宋淳祐年间,武昌有一册《寿昌乘》的史书,后来亡佚,清代文廷式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光绪三十三年(1905年),武昌籍官员柯逢时从文氏辑本刊出。《寿昌乘》是湖北宋代唯一存世的方志,这本书里详细记载了南湖书院的情况:“淳佑壬寅,京湖制参京槻权军事,属教授黄端谅建祠堂,奉周张二程、晦庵、南轩、东莱七先生、就辟斋筑堂,为教养游学生徒之地制,使少保孟珙、总领户部侍郎贾似道皆捐金为助……”从此文可知,南湖书院建于宋淳祐二年(1242年),由教授黄端谅建,当时的户部侍郎贾似道,指制孟珙曾“捐金为助”。建成后的南湖书院有学舍50余间,另外,有“学田数百亩,来者养而教之,意甚美也”,南湖书院的经费来自学赋:“佃户,岁纳谷一千四百三十三石二斗八升八合;佃户,岁纳麦六石五斗五升,財租钱,一贯四百文足。”寿昌军学主要由教授负责,教授可由佥书寿昌军判官厅公事兼任,日常管理的学职有学正和学录各一员、直学二员,以及司计、学谕、教谕、经谕、司书、司器、斋长、斋谕等。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拨赐学田和民间捐助,由于办学经费充足,南湖书院购置了大量的图书,供学生学习。
据《寿昌乘》记载:南湖书院的藏书主要有:《大字古注六》3部、《厚斋易传》《易三义》2部、《易学启蒙》《易音训》《诗集传》6部、《诗序辩说》《诗传遗说》4部、《六经释音》11部、《楚辞注》6部、《小学书》6部等,种类在50种以上。从中既有学生们平时上课用的专业书,也有课外阅读书。
南湖书院每年应举人数一百余人,此后应举人上升至四百余人。嘉熙以来,邵应豹、方泰来、张锐、张应金等人相继登第。除科举人才之外,著名诗人丁鹤年与本土名儒严静山等也就读于南湖书院。南湖书院之所以能培养不少人才,原因有几点:一,得益于官方的重视,从朝廷权臣贾似道与著名抗金将领孟珙助学之事就可以印证。二,学赋的充裕,可供给师生生活并添置图书。三,办学宗旨与思想尤为重要,“来者养而教之,意甚美也”,这句话蕴含着南湖书院教育思想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对于来学习的人不是拒绝,而是容纳并进行教育。这对于处于封建时代办学者而言,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宋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所讲:“人之才未尝不自人陶冶而成之也。所谓陶冶而成之何也?亦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其道而已。”“教、养、取、认”,这是一个完整的人才主张系统,王安石充分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成才的后天条件,这一人才理论对南湖书院的创办理念无疑具有影响。
二、龙川书院办学历程
龙川书院位于大冶、鄂州、江夏、咸宁、阳新五县的通衢之地——金牛镇,南面有著名的鄂王城遗址,周围河流与樊湖相接,流淌着几千年文明。周边聚集着灵、马、贤、符四乡的诸姓家族,这里商贾云集,私学广兴。至元初年,有文士34人集于市,建精舍为读书之所,并设山长课士。至元癸巳,知兴国军权知寿昌府事陈天祥,奏请行省建龙川书院,行省准奏,并派遣官员来主讲。
据《武昌县志》记载,胡朝颖庆元元年(1195年)任武昌县令,罢官后主讲龙川书院,遂落籍于金牛镇。而龙川书院建于至元末年(1294年),所以言胡朝颖主讲龙川书院肯定是谬误。笔者推测胡朝颖罢官后有可能主讲于金牛精舍或塾馆。其后嗣胡文寿,后任龙川书院山长。至正乙酉年(1345年),有国忠者任龙川书院山长。至正五年(1345年),武昌达噜噶齐铁山(鄂州地方官)到龙川书院,“祗竭谒先圣,环顾四壁,大惧颠越。谓山长国忠曰:学校政之本也,今废坏若此,何以示瞻观?予将鼎新是谋,子其竭力以助我。”于是铁山于当年七月动工重建龙川书院。直到明代,龙川书院仍然不断扩大。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又再次扩建。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0年),武昌(今鄂州)知县邵遐龄又主持重修。[2]龙川书院儒风日盛,邻近子弟大多来此求学。宋代以降,灵、马、贤、符四乡文运昌炽,名士蜂起,均溯源于泽被一方的龙川书院。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龙川书院”改办“武昌县立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由“武昌县立高等小学堂”改为“虬川中学”,民国十三年(1924年),武昌县改称鄂城县,校名为“鄂城县立虬川中学”。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被迫停办,1945年学校复学,校名为“鄂城县立初级中学第二部”。1955年11月金牛镇划属大冶。现在校名为“湖北省大冶市第二中学”。
三、寿昌书院教育师资及相关内容
寿昌书院位于武昌县城内府馆旧址(今熊家巷西)。明崇祯年间由邑人建造,初名“崇文书院”,后由知县邹逢吉改名为“寿昌书院”。清乾隆谕定:“书院之制,以导进人才,广学校所不及。”寿昌书院实质上基本上代替了县学,成为官学的载体,其时,寿昌书院汇聚不少名师硕儒,也有少数在职官员参与教学。
谈有典,乾隆举人,符石乡人(沼山人),学识宏富,古文诗词皆足名家,而制艺尤为渊博。晚年主讲寿昌书院,传授课艺,并带领门人修撰《武昌县志》。
田颖,原名兴庠,字更五。乾隆举人。神四里人(庙岭人)。精于经学,主讲寿昌书院及黄州河东书院,成就了许多知名人士。同县陈中孚任山东河东道时,创建宏运书院,延请田颖担任主讲,士如林立。
罗彪,乾隆举人,神五里(葛店人),主讲寿昌书院期间,讲授观点卓异,态度亲和,被学者尊为宗师。
刘子溪,字道川。乾隆拔贡,廷式二等。其古文诗词飘然有逸气,工书法,曾任教谕,主讲寿昌书院,培养人才众多。
闵之奎,字符六,号星街。武昌县(今鄂州)灵溪乡(今属大冶)灵四里杨柏硔村人。嘉庆庚午科副榜。铨选教谕职衔,主讲寿昌书院,门生有光禄寺少卿王家璧等人。
柯茂芝,道光举人,灵溪乡人(金牛),学识通博,而文学造诣尤深。主讲寿昌书院期间,讲求经世之学,颇有时誉。
张庆甲,市东绣衣坊人(城关),主讲寿昌书院期间,治学严谨,教学注重与时势结合,有不少门生科考中式。
寿昌书院主讲还有姜语晓(华容)、夏正笏(华容)、邱茂藩(城关)、沈炳彝(城关人)、石志咸(金牛人), 范龙光(葛店人)人。[3]
曜孙,举人,江苏阳湖人。道光二十五年任武昌知县,除官署日常事务外,经常到寿昌书院晤见山长,并讲学课艺,精搜明理;对学生中讲论优异者予以重奖。来书院讲授的还有官员司觉轩,浠水人,嘉庆丙子举人。吴春岩, 江夏人,道光壬午癸未联捷进士。[4]这些官员博学多识,他们亲临书院讲学,营建了浓厚的教学氛围,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寿昌书院的声望。
祭祀活动是寿昌书院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书院祭祀的对象是尧、舜、禹、汤等诸位先贤,有孔、盂、程、朱等儒家大师。另外,崇祀武昌的乡贤名宦有宋永国公孟宗政、吉国公孟珙、开国南邵应豹、太子中允张谔、明驸马黄琛、济阳王蔡哲、忠烈典史周缙等,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过重大贡献的官员均在祭祀之列。[5]官府之所以重视祭祀文化,旨在将这些先贤作为生员们的榜样,激励士子发奋攻读,努力创造科举考试佳绩,为本县赢得声誉。
寿昌书院重视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诸生学习的内容主要为科考制艺,辅助性教材也是学习的范畴。在课程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类。小学有识字等基础课,大学主要是讲四书五经,特别是以经学为基础,讲授朱熹“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寿昌书院学术自由,视野开阔,师生之间经常探讨时政、民生等社会问题,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开放性与趋新意识。
从清代武昌县秀才朱峙三抄录的书院题目可以窥探一斑。一,“法积久而弊生,去其太甚,足以图治。宋神宗希高慕远,尽变祖宗制度,效法周官,元祐时又反安石所为,绍圣初又变元祐之政,反复无定,国本动摇,论世者遂以金狄之灾归罪安石。试持平论之。”二,“英、法、德、奥,世为仇雠,结会联盟,近数年相安无事。中国自通商以后屡持衅端,欲弥外患而固邦交,究以何者为善策。”[6]这些题目已将经史与时务结合,对古今中外改革关注甚多,不仅与时务关系密切,也反映了变革时期中国社会对改革路径取向犹豫彷徨的心态。
清代官办书院的经费主要通过学田来获得。《武昌县志》对寿昌书院的办学经费来源有详细记载:康熙五十七年,知县曾昕捐置洪一里将军庙田四担、地五块,岁纳租谷六十石。又佃纳经费、谷若干。乾隆二十年,监生吴鼎汉将承办马迹岭吴月保田八石二斗归公。经知县谢奉璋拨田四石一斗,作院长膏火资费……光绪十一年,周玉堂捐冯家垅、何家细屋、张家湾田,纳租三十石二斗,郑履中捐梁家新屋田,纳捐二十四石。[7]由此可知,书院的费用多由官绅與富户以捐田等方式来支付,这是书院师生日常生活的重要保障。
还有几所书院在本土较有影响,如东皋书院,建于嘉靖二十一年,由教谕朱瓒建;同时建造文星塔,后来毁掉。康熙七年(1668年),知县熊登主持重修文星塔,此塔修至两层的时候,邑人张皋谟擢升恒阳太守,姜愃升为长治县令。文星塔快要竣工的时候,邑人王渭鼎中举,周士皇中进士。凤台书院位于城内学宫旁边,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由知县谌谦建造;祭知县汪玺,名为“遗爱祠”;因为书院后面有一座凤凰山,所以称凤台书院。湖山书院在县西九十里神山乡(今葛店)葛公铺,元至元十年(1273年)建。雉峰书院位于在白雉山(今碧石渡镇南),由明代正德年间举人周楷建。这几个书院规模相对要小,办学时间要短些,对城乡教育起到一定作用。
科举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鄂州古代教育成果,《武昌县志》记载鄂州历代科举情况,明代文进士12人,文举人78人,贡生221;进士人数在武昌府所辖10个县中排名第7位,全省56个县中排名29位,处于中下等水平。鄂州清代文进士51人,文举人193人,贡生326人。进士人数在全省排名第八位。清代全国50名进士以上有117个县,武昌跃入了全国进士百强县。科举士子考试的情况基本上反映了一个地区教育水平。鄂州古代书院有时独立存在,有时与县学并存,在清末基本代替了县学,成为科举考试的生源地。
四、结语
从上述情况中大略可知鄂州古代书院教育状况,总体而言,其教学体系比较完备,办学经费较为充足,并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书院历经数百年沧桑,为本土教育发展做出了实绩,有力地推动了鄂州历史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罗新.湖北历代书院考[J].江汉论坛,1988,(10):
67-70.
[2][5][7](清)钟桐山.武昌县志[M].鄂州市档案史志局组委会编.内部资料,2000:242,237,244.
[3]范志熙.范氏支谱十七卷图二卷[M].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藏稿(电子版)编卷十六,1908:1.
[4]新夏主编.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卷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88.
[6]胡香生,严昌洪编.朱峙三日记[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7.
作者简介:
张靖鸣,男,湖北鄂州人,鄂州职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地域文化。
苏正宏,男,湖北石首人,鄂州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