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 · 布宁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碰撞
2022-04-22闫寒
【摘要】 感性与理性的研究在各领域当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文学领域也不例外。凡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无一不是作家正确的理性与丰富情感的有机统一。语言大师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 (1870-1953)在他的作品中深入探讨了这个话题。本文通过对伊凡·布宁作品《来自旧金山的绅士》《高加索》《幽暗的林荫小径》《净身周一》《轻轻的呼吸》《中暑》等小说中感性与理性的分析,研究伊凡·布宁作品中所蕴含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情感。
【关键词】 理性;感性;伊凡·布宁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6-002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6.009
感性和理性是人类灵魂的两个组成部分,正是两者占比的不同,构成了人类多样的性格与特点。在人们看来,感性都是炽热的,而理性大多是冷漠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感性即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基本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周围环境是否符合本人的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而理性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最高层次,是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人基于对生命的认识,按照已经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走向既定的目标。我国古代就对感性和理性有过深刻的阐述,《诗经》中《毛诗序》说“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 是人内心的冲动,即感性因素,但是一切情感的表现都应当合于“礼义”,即止于理性。如果将“发乎情,止乎礼义” 用于文学创作中,即作家的理性与情感最完美的契合。很多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都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当真切的情感碰上残酷的环境,人要怎样去抉择,他们试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寻找答案。
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是俄罗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在诗歌创作、小说创作和文学翻译领域内的成就都堪称杰出。他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观察生活,深刻地思考和反映真实的现实。布宁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使用对比描写的手法:现实世界与梦境对比、生与死对比以及感性与理性的对比。他认为,感情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它是复杂的,是多方面的。所以,研究布宁创作中理性与情感的冲突与契合对人们研究其创作以及对文学作品中感性与理性如何协调的认识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通过对布宁一系列作品的分析,探究作者在面对感性和理性选择的时候会做出怎样的取舍。
一、《来自旧金山的绅士》
如果感性占主导地位,那么人就不再服从于理性,理性就变成了次要的东西。理性和感性是灵魂的两个方面,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正确认识这个世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不可能只依靠一种思想而活,因为这很有可能会导致灭亡。伊万·布宁的小说《来自旧金山的绅士》就生动地证实了这一点。在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没有名字,作者只称他为“旧金山的绅士”。读完这篇文章后,就会明白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布宁认为,他就是当时整个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缩影,类似于他这样的人有很多。这位来自旧金山的绅士虽然通过不断地剥削华工赚了很多的钱,但是直到他意外死亡也没有感受到过快乐。
关于主人公本人作者也没提供很多的信息:他虽然有家庭,有妻子女儿,但是家里没有爱;他算计、丑陋,除了钱什么都不想。在文中作者没有对其有任何主观的描述,读者根本看不到这位绅士的心理感受,也看不到他任何的情感。人们只能看到他计算和清醒的头脑,也就是理性。这位旧金山的绅士快乐吗?他虽然有大笔财富,但死了之后也成了一具任人摆布的尸体。他不可能幸福,他不知道压在胸口的感情的喜悦,他根本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他甚至都不是自由的,因为他变成了金钱的奴隶,并且始终处于金钱的控制之下。他的整个生命没有获得任何真正的意义,因此,他不是活着,而是存在。但在这个故事中,也有生活在情感世界中的人——从阿纳卡普里下来的两个阿布鲁齐山民,对他们来说,感性——才是生命的意义。他们看到了大自然并喜欢与之交流。他们是自由的,这种状态让他们产生了许多情绪——独立和自由,他们可以做自己,这就是这些人生活的真正意义。
在作者看来,只有不依赖物质财富、不虚伪、肆意释放自己情感为先的人才能获得幸福。著名作家E.雷马克也同样认为,理性是为了让人理解这个世界,但人只靠理性是无法生存的,人是有感情的。
二、《高加索》
在感性和理性當中做选择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事,当人们需要做出某种选择时,生活往往会为人们创造情境,而这个选择只能靠人们自己做出。在伊万·布宁的小说《高加索》当中的主人公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是以第三者“我”的视角来写的,在这个故事中,作者认为,有时候一个人的感情会极大地影响另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是摧毁他人。小说的女主人公和情人私奔了,但她对于“幸福”的选择直接导致了她丈夫的自杀。这个年轻的女人丝毫没有考虑她丈夫的感受,她甚至不认为她的丈夫爱她,她最终选择自己内心的感情,但这个选择却毁灭了她丈夫的人生,摧毁了他们一起的生活,导致了一个没有她就无法生存的人的死亡。由于妻子的背叛,小说的男主人公脱离了正常的生活,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布宁详细描述了导致他决定自杀的原因,对主人公生命最后几个小时的具体叙述在读者灵魂深处引起了强烈的情感风暴。在他做了这个可怕的决定后,他先是去了海里游泳,刮了胡子,换上整洁的床单,穿上干净的外套,接着去吃了早餐,同时也没忘记自己的喜好:一瓶香槟和咖啡,一支雪茄。做完这一切,他才回到自己的房间,在沙发上用两支左轮手枪朝自己的头部开了一枪,没有给自己留任何生存的机会。
作者认为,男主人公没有其他路可走,因为在亲人的背叛之后难以生存,这种无意义的生活也没办法继续,只能感受到无尽的空虚和孤独。正如作者所说,得到过幸福又残忍失去,他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他的痛苦是如此强烈,只有死亡才能拯救他。但是,按照作者的观点,只有意志坚强、有毅力的人才会选择自杀,在理性和发自心底的感情之间复杂而艰难的选择中,他选择了感性,对于这类人来说,生活中如果没有感情那将会毫无意义。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他可以遵循自己的意志选择行动的自由,读者同情的是一名军官因妻子的背叛而死亡,人们没有任何权利去对其进行任何审判。
三、《幽暗的林荫小径》
短篇小说《幽暗的林荫小径》是布宁短篇小说集《幽暗林荫道》系列中的一部分,这部作品的主旋律是爱情主题,故事发生在20世纪的俄罗斯。主人公尼古拉曾经是一个地主,年轻时曾和农妇娜杰日达相爱过,可在当时,这个女人的社会地位和他并不相配,他也就淡然地忘记了她。而时隔多年,尼古拉成了军人,再次回到原来的地方,他投宿到一家客店,一眼就认出客店的主人就是娜杰日达。布宁详细描绘了主人公内心情感变化的所有微妙之处。由两人开始时的相认,到关于爱情的争执,以及尼古拉的回避。在他们的对话当中,与其说包含了什么信息,不如说他们在自己的经历中投入了情感,他们每个人都还记得当年相处时那些美好的时光。实际上,娜杰日达独自生活了一辈子,她还没有忘记曾经的那个地主,还记得对他的爱,她也无法原谅他,并且现在这种怨恨的情绪让她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故事的男主人公同样也不幸福,因为他深爱着的妻子背叛了他并抛弃了他。多年后,尼古拉想知道,如果他年轻时做了不同的选择,他的生活会如何发展。直到再次遇见了娜杰日达,他才在内心深处意识到这个女人才是他一生的爱,他希望得到原谅,但为时已晚。这些年来,娜杰日达在分手后经历了太多的悲伤和痛苦,再也无法宽恕他。最终这两颗孤独的心并没有以美满的婚姻结束,作者并没有给自己的主人公幸福的结局,因为当初炽热的爱情早已不在。
作者想向读者展示如果一个人做事不考虑后果,那么生活中的幸福也会稍纵即逝。任何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面临着理性还是感性的选择,并且这个选择只有自己能做,不管结果怎样,都要为此负责。
四、《净身周一》
在《净身周一》中,布宁同样阐述了感性与理性的关系。作者是以男主人公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的女主人没有名字,作者在谈到她时,一直使用代词“她”。 作品开头她一直是靠理性生活,她是一个非常遵守某些规则的贵族社会的富有代表,她所做的一切以及经历的一切都与她出生和成长的社会相匹配。某天她参加了一个讲座,在那里她遇到了男主人公。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关系,男主人公将其称之为“奇怪的爱”。在他的讲述中,可以看女主人公是这样复杂的性格特征:“她很奇怪;她很沉默;她是非同寻常的;她似乎对整个周围世界感到冷漠;她好像一直在思考;她好像试图想要融入什么;她思虑非常周全;她喜欢参观古老的墓地、修道院;她喜欢去教堂;她最喜欢的消遣是去剧院和餐厅;她也喜欢看书;她喜欢上流社会。”对于这个年轻的女人来说,周围的世界是不真实和虚幻的。即使是一份爱情也不足以支撑她过完这一生。对于她来说,爱不是生命的意义,只是某种补充。她在自己的灵魂中找不到和谐,不知何种原因总会感到灵魂受到侵犯,与精神世界的亲近会帮助她找到内心的平静。这影响了她的意识,她感觉自己像是被撕裂了一样。她试图找到可以帮助她获得和谐的精神寄托,她开始信仰上帝,希望上帝可以帮助她。在净身周一(即东正教节日大斋期的第一天),这个无名的女孩去了修道院。她知道这个世界不适合她的生活,她也不是命中注定的人的妻子或新娘,因此,她选择成为上帝“永远”的新娘。
理性和情感的话题同样也适用于本篇小说中男主人公的形象。他真诚地爱着这个女孩,并且完全遵循她的感受。实际上他已经感受到自己爱人奇怪的举动,但希望早晚一切都会好起来,他幻想有一天她会嫁给他,他们会在一起幸福地生活。然而,当女主人公要求离开他时,他遵循了内心理智的声音,真的离开了自己的爱人,因为这样对她会更好。
在短篇小说《净身周一》中,布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了理性与感性的碰撞:一是女主人公的选择,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她选择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二是男主人公的决定,当他所爱的女人决定与他分手时,他采取了明智的选择。
五、《轻轻的呼吸》
布宁在《轻轻的呼吸》的故事中,完美地阐述了理性与情感的关系,在这篇小说中,情感产生了思想,而思想产生了行动。
小说的主人公奥丽雅·梅歇尔斯卡娅,是一个自然而自由的少女。奥丽雅当时只有十六岁,她天生丽质,在其他高中生中显得特别出众。她不像其他十五六岁的女生那样总是精心梳妆打扮,注重整洁,讲究举止做派,她什么都不怕,不怕脸涨得通红,不怕蓬头散发,她是那样的自由活泼,甚至很多低年级的女生都喜欢她。相反,女校长是个拥护沙皇社会秩序的人,一直是理性指导着她的生活,因此她屡次叫奧丽雅去办公室谈话,不接受她的行为和风格。然而她并不知道,一个成年男人影响了年轻的奥丽雅的生活,他使这个女孩走向了毁灭。因为她还不能像一个成人那样做出正常的思考,她的理智还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女主人公是个真诚而单纯的人,她的美丽让她吸引了众多追求者,她与其他人调情,忽冷忽热,但是却不知道这样能够引她走向何方。她没有经验,无法弄清楚爱情的复杂性,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最终,她死在了一个哥萨克男人的枪下。奥丽雅的错误并不在于她与中年马柳京无条件的联系,而是在与她在车站送行的军官分开时有些虚张声势,丝毫没有考虑羞辱一个男人的尊严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枪杀奥丽雅的军官的行为没有任何理由,但至少他对她有感情,而奥丽雅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也没有合理和谨慎的态度接近一个爱上她的人。她由于一时的冲动做出了虚假的承诺,但却没有考虑后果,随着她的死,这一切都以悲剧收场。
布宁作品中的爱情常常与死亡并存,这个故事也不例外。作家对爱的理解总是与短期的激情爆发联系在一起,它会带来痛苦和苦难,有时甚至是死亡。奥丽雅的一生短暂而光明,她在许多人的心中都留下了印记。她淡淡的气息消散在周围的空气中,充满了能量和喜悦。这个故事的悲惨结局,暗示着即使是在崇高的感情上,也需要理性来指引。
六、《中暑》
感性是理性的基础,但理性不归于感性。人的大脑根据感官提供的数据做出决定,它的决定既可以符合感官的感觉传递给它的内容,也可以与它的感觉传递的内容相矛盾,这种冲突的结果取决于人的感性和理性谁占上风。如果人的感觉大于思考,那么大脑通常只会同意感觉所指示的内容。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理智更加强烈,那么所做决定的过程就会爆发更加激烈的冲突。布宁1926年在巴黎发表的短篇小说《中暑》同样有关于这个问题的阐述。
作者描述过很多不幸和失败的爱情故事,当真实的感情遇到残酷的现实,主人公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是篇情节看似普通的爱情小说,描述的是一位年轻的中尉和一位貌美女郎在伏尔加河游船上偶遇,他们彼此互相吸引,在共度一晚后之后却不得不分开的故事。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在布宁的笔下表现出了爱情相遇的浪漫以及爱情终止的痛苦,情感与理智进行的激烈的对抗。两位主人公一见钟情,爱情迅速侵占了他们的意识,像中暑一样。他们不能再理智地思考,完全屈服于自己的感受。但事实是,中尉和这位穿着格子裙的女人不可能会有未来,他们自己也都非常清楚这一点,但他们不能也不想改变任何事情。因为这个姑娘已经结婚了,众所周知,在这种情况下与另一个人的关系被认为是被禁止的,甚至是有罪的。就像分别是中尉说的那样—— “在我身上从来没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并且今后也不会再,我绝对是糊涂了……或者,更确切地說,我们都像是中暑了……”这段深刻的经历过后,两位主人公又回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一切照旧,平平淡淡,不会再有这么生动的生活感受。对他们来说,理智占了上风,因为她有家庭,要对自己的女儿负责,就像她和中尉说的那样,家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在等着她,她不想让她不高兴。
作者认为,如果主人公们真的想要,他们可以改变一切并在一起。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他们两人,他们还有各自的家人需要负责,这段艳遇会在他们各自的生活中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但是终归还是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布宁是公认的描绘人类情感世界的大师,在他的作品中,人类灵魂生活的所有细微差别都被详细、准确、巧妙地传达出来。他的笔触能够细腻地描述人生的体验与境遇能够带来怎样的感受,这些感受又如何反映在他的生活中,以及这些感受又会给每个人带来什么。一个人不可能只生活在情感和感官世界中,他还要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做出选择,而人的一生一直都要面对这样的选择。是理性还是感性?布宁告诉人们,人们需要以这样一种方式生活,即在理性的指导下,体验整个情感世界。只有这样,一个人达到了和谐,才会幸福,他的生活才会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布宁.幽暗的林荫小径[M].冯玉律,冯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布宁.来自旧金山的绅士[M].范玉贤,史思谦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3]陈馥.布宁中短篇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
闫寒,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