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4-21唐怡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高职院校

唐怡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实践型人才的教育机构,承担着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的任务,而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课程体系中缺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如何妥善的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相关教育从业者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目前舞蹈教学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设计展开讨论,并提出个人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引言

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课程体系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课程设置有待创新、课程内容落后等,这些都会严重阻碍舞蹈教学的优化和改革,影响学生舞蹈素养前进的步伐。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抓紧时间和机遇,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任课教师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加以授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職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课程体系现状

(一)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待优化与更新

很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还停留在压腿、学组合的阶段,课堂教学内容单一、陈旧,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专业性,脱离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致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脱节。同时,又有部分院校有的只注重技能的学习,有的只注重舞蹈基础知识的学习,所以对于舞蹈教学时常忽视,这导致部分学生连基础动作都无法规范完成。

(二)教师的教学手段有待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十分看中,所以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也有很多的高职院校在开展幼儿舞蹈教学时,并没有意识到多样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所以教学之中出现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多。学生既没有提升实践能力,又忽视了舞蹈课程的学习。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且教学素质参差不齐

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在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中,舞蹈教师的师资力量并不充足,甚至严重缺乏。造成该现象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对于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然后我国的舞蹈事业起步较晚,舞蹈方面的资源较为缺乏;并且舞蹈教师的专业培训也并没有严格落实,因此,在舞蹈教学的师资力量方面,我国严重不足。由此导致了舞蹈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受到制约。

(四)学校重视度不足,导致舞蹈课程课时严重不足

尽管目前我国高校舞蹈教学较为普及,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学校对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尤其是前教育专业,仅仅将舞蹈教学作为选修的内容,并且一周所安排的课程仅为一节或两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舞蹈教学的质量以及成效。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学校在对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进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明显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不积极性不高在根本上影响了舞蹈教学的开展,进而导致舞蹈教学停滞不前。

(五)学生的综合素质差异较大

在现阶段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中,高职学校往往只重视学生的数量而不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导致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着教师的授课节奏。尤其是在舞蹈课程上,许多学生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舞蹈的相关知识学习和相关技能训练,舞蹈功底差,也不具备良好的舞蹈功底和领悟能力,身体素质和身体协调性跟不上舞蹈课程的节奏,影响着教师的编舞训练等一系列授课过程,舞蹈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六)舞蹈课程教材缺乏实用性

在当前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中,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课程教材却缺乏实用性,主要是由于当前针对高校编撰的教材居多,适合高职学校学生学习的教材比较少,很多学校并未意识到高职学生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差异,而选择让高职学生使用高校教材,这就导致了高职学生自身素质较差,对教材的吸收学习较难的情况发生。高校舞蹈教材主要针对已经有了一定舞蹈基础的高校学生编撰的,对于舞蹈功底较弱或者没有舞蹈功底的高职学生来说,无疑是不适用的。

(七)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在当前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为了完成课堂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会一味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因材施教,因此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得不到尊重也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影响着教学进程。

(八)缺少与专业知识教学的融合

高职院校在开展舞蹈教学时,大多要求学生注重舞蹈的观赏性,而忽视引导学生去理解、体会舞蹈的内涵。高职院校在开展舞蹈教育时对舞蹈的创作、表演与鉴赏重视不够,也没有将舞蹈教育与其他学科,如美学、艺术心理等相融合。

二、专业舞蹈教学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区别

专业舞蹈教学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来进行学习,注重舞蹈基本功和技术技巧的培养,深入学习舞蹈知识并在舞蹈领域中全面探索发展。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专业舞蹈人才,仅基本功训练就需要几年的时间来进行学习以达到较高水平。同时还要进行民族民间舞和舞蹈剧目的学习,每一舞蹈科目都要学得精学得透。相对于专业舞蹈教学,高职学前专业的舞蹈学习时间短,一般只有两年的时间来进行舞蹈的学习,每门学科只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学习掌握的舞蹈知识有限,不能系统地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在以后的工作中体现所学舞蹈知识。另外,很多学生入校前没有经过系统的舞蹈训练,个体差异性较大,学生的兴趣再培养的难度也比较大,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对象是未来的幼师,目的是为了让其在未来的工作中使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生活更丰富多彩,重点是以学舞蹈为手段的玩耍,所以更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改革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意义

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舞蹈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能够帮助他们陶冶情操,并锻炼身体协调能力。除此之外,通过组织集体舞蹈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音乐为舞蹈烘托氛围,舞蹈为音乐丰富其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便于学生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

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高职院校要认识到当前教育的前进趋势,明确素质教育的重视内容,在教学期间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来帮助学生舞蹈素质的提升。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培训机构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勇敢创新、勇敢改革,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以满是激情和动力来面对和应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加以授课,还要立足于实践,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加以授课,如此,学生才能慢慢领悟和体会到舞蹈学习的快乐和魅力。

(二)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模式

教师是舞蹈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对教学的有效实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舞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式,将更多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手段应用在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均为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产物,能够很好地契合高校舞蹈教学的开展要求,对学生的舞蹈学习具有巨大的帮助,教师应当在全面认识这些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将其合理地应用在教学中。另外,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满足教学要求的情况下,将更多的网络教学资源引入到教学中,丰富教学的内容,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选择,进而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夯实舞蹈基础,强化实践训练

舞蹈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对基本功的要求非常高。学生如果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不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学习起来会表现得非常吃力,难度比较大。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包括力量方面的训练、身体柔韧性方面的训练、对动作控制能力训练及身体动作的稳定协调性训练等。在进行基本功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进而增加学生的信心。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重视引导和示范,通过亲身的动作示范,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学习一些舞蹈训练的技巧,将一些复杂的舞蹈动作“慢动作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四)创设融洽的教学氛围

课堂氛围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对较单一,教师讲,学生学,并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然就无法全身心投入其中。因此,教师可根据舞蹈课程的特点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为后续高质量教学奠定基础。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服装和道具,还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舞蹈情境、舞蹈活动等,让舞蹈的氛围影响到每个学生,从外部感染学生。长久以往,学生会感受到舞蹈的独特魅力,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打好基础。

(五)舞蹈教师要因材施教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参差不齐特点要求教师在进行授课前必须认真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综合素质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对班级学生每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舞蹈功底进行摸底,了解学生对舞蹈的掌握情况,再将学生按照不同素质和学习能力分为几个层次,对舞蹈功底较差的学生加强舞蹈基础练习,对舞蹈功底较好的学生进行提高训练,并将理论知识重新梳理,科学系统地进行授课,逐渐降低班级内学生的个体差异,再统一进行授课,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舞蹈专业科班出生的高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师容易将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混淆,导致教学没有针对性,教学的实际效果较差。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师應该改变自身的教育方式,去不同的幼儿园进行学习和见习,准确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再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差异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做到真正教为所用。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主,切实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不能一味进行灌输教育。

(七)以教材内容为指导讲解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舞蹈认知

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能够对教学活动形成内容上的界定以及方向上的指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辅助工具。在教学前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的内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为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供便利;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认知进行引导,提高其对于文化的感知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的内容包含舞蹈的基本知识动作、舞蹈类型分类赏析、幼儿舞蹈作用及创编技巧等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舞蹈技能的学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获得思想认知上的引导,从而为舞蹈教学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舞蹈技能的培养做好铺垫。教师可以从教材的内容出发,对本专业掌握舞蹈技能在今后对儿童的教育中所产生的引导作用进行介绍与阐述,帮助学生理解舞蹈学习的必要性,使其能够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同时通过舞蹈欣赏教学引导学生感知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保证教学的效率,促进舞蹈教学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

(八)强调舞蹈实践能力,构建合理的教学考核体系

教师要明确培养的规格,在教学实践中既要加强学生舞蹈专业技能的学习,还要提高学生作为幼师的舞蹈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适应社会多元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舞蹈各项技能的培养,舞蹈教学法、教学实践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幼儿舞蹈剧目排练能力等等。构建合理的教学考核体系,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全方位的考核,而并非仅仅依靠教授的基本功和几个训练组合来考核学生每个学期的学习成绩。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考核体系,提高学生对舞蹈各项技能以及舞蹈教学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做好无缝衔接。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改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高职院校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把舞蹈教育逐渐纳入到主要课程中,把舞蹈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国家教育部门应该为高职院校舞蹈教育制定统一的教育大纲。高职院校可以定期在校内举办一些舞蹈比赛,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舞蹈的魅力。除此之外,在新形势下,要想推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发展,高职院校就必须加强舞蹈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宿艳梅.如何提高高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质量[J].戏剧之家,2021(29):128-129.

[2]陈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律动型舞蹈活动的教学研究[J].时代报告(奔流),2021(08):144-145.

[3]刘红梅.试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现状以及优化策略[J].名家名作,2018,(004):P.78-79.

应用研究课题《新时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人才工匠精神实践研究》WX21YB1928。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高职院校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