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抑郁症学生管理方式探讨

2022-04-21冒素琴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管理方式抑郁症高中学生

冒素琴

[摘   要]高中学生因抑郁症自残自杀事件时有耳闻,由此酿成的家校冲突也不时见诸报端,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很大挑战。文章列举了因遭遇学业挫折而产生抑郁症的学生及因人际交往障碍而产生抑郁症的学生的情况。对遭遇学业挫折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克服学业困难,树立学习信心;要积极联系家长,传达建立和谐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对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教师要营造友好温暖的班级氛围,引导这些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学会换位思考。

[关键词]高中学生;抑郁症;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06-0076-03

有研究表明,很多人会在人生中的某些时期经受抑郁的困扰。抑郁是现代人最大的心理健康问题。虽然抑郁很普遍,但一般人仍然对它存在误解,即把它看成是脆弱、懒惰,甚至失败的标签。这种错误认知产生了对抑郁症患者“批评”“教育”的态度,进而容易将抑郁症患者推向孤立的境地,有时甚至引发不可挽回的憾事。

当前,高中学生罹患抑郁症越来越常见。笔者基本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会遇到患有抑郁症的学生。高中学生因抑郁症自残自杀事件也时有耳闻,由此酿成的家校冲突也不时见诸报端,这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很大挑战。下面笔者重点论述自己管理抑郁症学生的过程,以期各学校和教师能提高管理水平,切实帮助罹患抑郁症的学生走出晦暗的心理困境,走向阳光。

一、通过班级活动及时发现学生的抑郁倾向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疾病,和一般生理疾病不同,其在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初期抑郁容易被忽视,等到症状明显时通常已经是重度抑郁了,治疗就更为困难。及时发现学生的抑郁倾向,对避免因抑郁症而发生极端事件尤为关键。由于抑郁症初期具有隐蔽性,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和学生接触交流,便很难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而在班级活动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会有所暴露。班级活动是教师认识学生、了解学生和发现学生心理异常的重要途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经常参与班级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观察每一个学生,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笔者就是通过两个班级活动发现施同学的心理异常的。

第一个活动是开学时的班级座位选择活动。笔者让学生自己选择同桌,而施同学没能找到同桌,落单了,一个人坐在教室最后面。第二个活动是秋游,学生都三五成群一起玩儿,她却只身一人站在一旁。经了解,班上学生普遍觉得施同学孤僻自我、喜怒无常、不好相处。后来笔者和其家长交流了这个情况,家长也反映自从上了高中后施同学变得喜怒无常、孤僻封闭。

得知情况后,笔者建议家长带施同学去看心理医生。经过医生诊断,她患有中度抑郁。她主要的心理问题是:陷入极度的自卑和自我否定状态,认为自己毫无价值;不能和周围人积极友好地交流沟通,遇到困难深感孤立无援,总觉得被周围人抛弃了;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差,未来毫无出路,一定会辜负家人的期望。

要特别注意,须区分抑郁症和青春期的抑郁情绪,不能随便说学生患上了抑郁症。普通人也会有抑郁的时候,但这并不意味着得了抑郁症。如果发现学生心理有异常,非专业的教师不要贸然进行心理疏导,因为心理疏导是一项专业技能,非专业人士若疏导不当则会适得其反,要及时向学校汇报并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带孩子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诊治。

二、找准致使学生抑郁的主要因素

抑郁症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生理因素,主要指基因遗传等方面的因素。又如心理因素,主要指性格、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因素。由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引发的抑郁症只有经过专业的医生及医疗机构检查才能诊断和治疗,对于此,普通教师难有作为。再如环境因素,主要指负面性的事物,比如学习挫折和人际交往障碍等。

施同学进入高中后因学业发展不顺利而导致心理消极颓废,她的这种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消解才使她最终患上抑郁症。施同学虽然在人际交往中比较被动,但并不拒绝交往,有时甚至希望倾诉,渴望被接纳、被认可。施同学产生强烈的孤独无助心理,主要与其在学业发展受挫后没有从家庭和学校获得有力的支持有关。她的父母发现女儿患了抑郁症后根据医生的建议不给她学业压力,但有些“矫枉过正”,表现为只关心她的衣食保暖,甚至要求教师不要对其提任何学习要求。部分学科教师在家长的要求下,加上害怕举措失当引发意外,也不过多关注施同学的学习情况,只担心她的安全。一些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态度,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施同学,唯恐发生了安全事件自己被牵扯进去。家长、教师、同学都只是极力保证施同学的安全,防止意外发生,却忽视了施同学内心对学业进步的渴望和为此进行的挣扎,这使得她更孤独,意志更加消沉。

诱发学生抑郁的环境因素除学习挫折外,还有人际交往障碍等。现在的学生大多属于独生子女,其父母大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第一代独生子女,许多家庭是“4—2—1”结构,可以说是两代六个成年人养育一个孩子,因而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六个成年人常常各有主张,争执不下。但是对于赏识教育和家庭民主,这六个成年人的认识是高度一致的。赏识教育本来是指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挖掘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加以赞赏,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是许多年轻父母崇尚的教育方式,但有时进行赏识教育成了祖父母溺爱孙辈的借口,“宝宝真棒”“宝宝真优秀”不绝于口,把赏识变成了对孩子的一味吹捧,造成孩子误认为自己很优秀,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值得夸赞的,自己根本不会有错。家庭民主本意是指父母在教养子女时要进行平等的交流,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心。但家庭民主在一些家庭中演变成:家庭生活围绕孩子转,以孩子为中心,形成“孩子—父辈—祖辈(1—2—4)”的家庭等級结构。这容易造成孩子为我独尊、为所欲为的性格。赏识教育和家庭民主的异化,使孩子成为家庭里的小太阳,所有人都围着他转,所有事都以他为中心。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进入学校,容易遭遇人际交往困难。低学段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业难度低,校园人际关系对他们心理的影响不明显。进入高中后,学生在校时间长、学业难度大,此时校园人际关系对他们心理的影响就比较大了。现在笔者班上有个学生就是这种情况: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凡事只考虑自己个人的利益。如果同学表达和她不同的意见,她就认为同学在针对她,歧视霸凌她,甚至要求教师处罚同学。若教师未如她所愿处罚同学,她便认为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不公平对待。她排斥学校、拒绝上学,陷入消极厌世的抑郁状态,甚至做出自残行为。

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学业困难,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因学习挫折引发抑郁症的孩子,大多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有较高的要求,有不甘落后的性格。患病后恢复困难,主要也是因为学业发展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如果他们迟迟走不出学业困境,就会不断积累叠加负面情绪,以致做出伤人伤己的事情。“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想帮助这些学生恢复健康,首先要解开他们的心结,在学业上给予他们有效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体会到学业进步的快乐,用学业进步的阳光来驱散他们心中抑郁的阴霾。

施同学进入高中后成绩退步,主要是数学学习出了问题导致的。高中数学学习难度大,学习时间有限。施同学在数学课堂上常听得一知半解,这导致她的数学成绩一直在及格边缘徘徊。因此,笔者请数学教师利用课后时间帮她查漏补缺。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施同学进步明显,从而对学习有了信心,对生活有了热情。

因人际交往障碍引发抑郁症的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教师要帮助这种类型的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关系,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关心同学、换位思考。他们只有真正学会了尊重他人、关心同学、换位思考,才能被同学接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走出抑郁症的困境。

四、用父母的关爱温暖学生抑郁的心

抑郁症患者的康复需要较长的时间,离群索居容易加重抑郁情绪,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人多喧闹的环境又容易使患者心情恶劣烦躁,所以抑郁症患者康复期间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是最好的选择。家人之间有相对亲密的关系,这能给患者带来安全感,家人的支持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家人不离不弃,让患者适度参与家庭事务,使患者感觉自己被需要、有价值,这会给患者带来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施同学在学校寄宿,心里有想法不能及时和父母沟通交流,不能感受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为此,笔者请她父母来学校沟通,建议让她走读,以增加他们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让她感受父母的爱,体会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价值。这也能避免她因情绪失控和同学产生龃龉,有助于她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随着学业的进步,施同学感受到了学习的成就感;通过和父母朝夕相处,施同学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她的人际关系不断改善,抑郁症不断好转。

因人际交往障碍患抑郁症的孩子的家长,在其康复过程中,不能把一味顺从当作关爱。各家庭成员要给孩子做出正确的示范:平等相处、民主议事、互相关心;遇到困难一起努力克服,犯错的人要勇于承认并改正,其他人要包容;妨碍他人要道歉,被打扰时要大度。在孩子返校时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可以和教师沟通孩子的病情,请求教师在不妨碍其他学生和班级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对其适当照顾。切不可以要求学校、教师、同学以自家孩子为中心,更不可以向教师提出明显对其他学生不公平的要求,因为这些要求会伤害班级其他学生,不利于抑郁症康复返校孩子建立新的良好人际关系。

一些罹患抑郁症的孩子康复之后,因为此前在学校的不愉快经历,对复学有畏惧情绪,而这种畏惧情绪有时会导致身体的不适,比如头疼、腹痛等。这时家长不要急躁,要有耐心及同理心,要谅解孩子,不可以强迫甚至哄騙孩子到学校,这样不但会加剧孩子对学校的排斥,而且会使孩子产生被父母抛弃的恐惧,既不利于其学业进步,又不利于其身体的康复。要帮助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当孩子对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有信心了,他们自然就不害怕上学了。

五、营造友好的班级氛围

对于治疗结束后回到学校的学生,教师要设法为其营造友好的班级氛围,以巩固其治疗效果。不要给这些学生太大的学业压力,不要给他们设定一时难以实现的长远目标,以免他们的病情反复。可以帮助他们设定比较容易实现的阶段目标,让他们在实现一个个阶段目标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与他们沟通交流时要注意规避消极的话题,因为这些话题带有负能量,容易导致他们产生消极情绪;要多使用鼓励性语言,以积极向上的情绪感染他们;尽量讨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

对于病愈回到班级的学生,教师和同学不要像保护珍贵瓷器一样将他们保护起来。过度的保护会把这些学生和其他学生隔离开来,容易使他们产生被孤立的情绪。要让这些学生和班级同学多接触,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班级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感受来自身边同学的关心,体会自身的存在价值,增强自信。

在因人际交往障碍而患抑郁症的学生回到班级前,教师要教育其他学生不要孤立排斥这名学生;要让其他学生了解人际交往障碍给这名学生带来的困扰痛苦,以及这名学生对融入集体的渴望。教师应对这些学生多点耐心,帮助他们融入集体。

六、体会

1.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变化。若发现学生的性格、脾气等发生反常变化,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建议他们请专业人员介入,避免因时机贻误而导致学生的情况恶化。

2.面对抑郁症学生,教师要多倾听陪伴、少说服教育。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说服教育并不能缓解或治愈抑郁症,甚至还有可能使患抑郁症的学生更加自责,产生自己的存在没有意义这样的想法,从而加重病情。

3.学校和教师在面对抑郁症学生时不能只是消极地维护其安全,而是要积极地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其心理诉求。回避学习考试、不做学业要求等并不能减轻抑郁症学生的压力,而帮助这些学生完成相应的心愿才能真正减轻他们的压力。

4.抑郁症学生很多时候之所以情绪不好,是因为觉得自己是个累赘,总给周围人带来麻烦。教师要帮助患病学生纾解他们的恶劣情绪,引导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做能提高抑郁症学生对自身的接纳度,有利于其病情的好转。

5.教师要加强家校合作,以更好地帮助患病学生走出困境。

总之,在管理抑郁症学生时,教师只付出爱心、耐心、包容心是不够的,还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化对抑郁症的认识。这样才能给患病学生适当的帮助,使其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管理方式抑郁症高中学生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中国管理思想史的回顾及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