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凸显主体,全面发展

2022-04-21万丽婷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万丽婷

【摘要】在学生小学阶段所要学习的科目中,小学语文属于比较基础的工具性学科,是能够开始学习其他科目的敲门砖。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是学生所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能够获取其他知识点的一种必要途径。所以,教师就要尝试在小学阅读教学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有效性。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去进行阅读。然后营造合适的阅读氛围,并且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步骤,让学生能够深入文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成为自己在阅读方面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体作用

就目前小学语文阶段的教学来说,有一部分的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讲解什么,就学习什么。对于教师讲解不到的内容完全不去涉猎,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不会去思考,阅读完之后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录知识点,完全的将阅读当成是教师布置给自己的学习任务。从来不会去主动的阅读和思考,甚至还会敷衍了事。而且这些学生对于课外阅读也没有什么兴趣,因为阅读量比较少,或者是阅读的方式不得当,导致付出总是大于所得,时间久了,就会失去阅读学习的自信。教师若是想要改變这一种情况,就必须要让学生去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成为自己在阅读学习方面的主人,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若是想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摆脱之前被动阅读的状态,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来,对于接下来要阅读的内容始终充满了期待感。所以,教师就可以尝试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的去阅读。另外,教师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发掘该兴趣点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来进行寻找。不能从自己认为有趣的点进行切入,因为教师作为一个成年人,所看待阅读的目光跟小学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区别。只有从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点出发,才能够有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到了《桂花雨》一篇文章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为学生讲述了与桂花相关的事情,教师若是直接就进入课文的讲解,其实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就可以采用引发质疑的方式来让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们见过桂花吗?桂花长什么样子呢?有什么特殊的气味吗?等到提问完之后,给与学生足够的回答问题的时间,然后就可以继续询问学生,既然桂花是开在树上的花,作者为什么要说是桂花雨呢?让我们到课文阅读里面去寻找事情的真像吧。自然而然的就会将学生带入到接下来的阅读学习中,让学生在跟随教师讲课的同时可以融入自己的思考在其中。

二、营造合适的阅读氛围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所以十分活泼好动,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而阅读又是需要学生全神贯注去做的一件事情,若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走神的话,不仅很难获得知识,甚至会做很多无用功。针对于这一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尝试去营造一个合适的阅读氛围,给与学生一个由内到外的沉浸式阅读体验。让学生可以成为故事中的角色,跟随故事的发展去揣摩人物的情感,早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并且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摆脱之前教师讲一点才学一点的被动状态,去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学习到了《落花生》一篇文章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一家人围绕着花生而展开的讨论。学生若是单纯的去阅读的话,其实很难把握清楚每一个人人物的特点。所以,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背景音乐,让学生感觉自己真的是在一个天气不算好的晚上在跟家人进行谈话。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花生食品,让学生边品尝边感受文中所提到的花生的这些特点。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若是有什么个人想法和建议,都可以随时的说出来。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打开自己的思路,在不断的实践中收获知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学习方式。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一部分学生虽然都是很认真的在做阅读,在课上或者是课下的时候也做足了功夫,但是在阅读的效果上却总是差强人意,不仅是对于宝贵阅读时间的浪费,也是对于学生阅读自信心的一种打击,时间久了,就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将这一个问题关注起来,因为这些学生很可能是因为不良的阅读习惯而导致的付出远大于回报的情况。针对于这一种情况,教师就应该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能够在逐渐的摸索出来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能够去合理的分配自己的阅读时间,才能够有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到了《牛郎织女》一篇文章的时候,因为讲述的是民间故事,学生若是想要进行高效的阅读就可以先尝试快速的阅读一遍故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故事进行概括。然后再去精读里面存在的内容,最好笔记的记录,争取能够每读一篇都能够有相应的收获。而对于《猴王出世》等节选自名著里面的片段,因为用语问题,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吃力。教师就可以先推荐学生去观看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将文字和画面结合起来,方面学生理解和记忆。让学生能够做到深入文本,全面的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不能拘泥于内容或者是形式,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借助于文本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主动阅读文章,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和爱好。同时,当学生能够去主动阅读的时候,对于他们的心智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全面的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淑慧.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阅读有效性[J].人才培育,2017.

[2]吴俊华.如何将小学阅读课堂变得多元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6.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