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堂中的运用

2022-04-21刘美玲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互动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刘美玲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知识能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教会了学生如何应对考试,却忽视了对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而在互动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且互为主体,因此能够实现平等的双向交互,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本文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总结他人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得出以下结论:准确恰当地将互动教学模式运用于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中,符合语言习得规律,有助于将传统课堂老师的满堂灌转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灵活运用语言的过程,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英语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分析当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听说课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第二部分阐述国内外互动教学模式研究现状,深入了解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探讨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

一、当前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语法讲解、轻语言交流

受传统英语教学影响,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语法的讲解上,将句子条分缕析,将完整的语言拆卸成零散的部分,而后让学生去听和说。此种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流畅性、灵活性和得体性,从而使学生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难以实现。

以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句型为例:

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get to school?

教师习惯于将句子分成主谓宾讲解,然后让学生去记忆。此种方法不能达到让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目的,也违反了学生语言习得的规律。只有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语言交际当中去,才能达到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的目的。而第三单元2e部分的conversation,通过Lisa,Jane的关于如何去上学,学校离家有多远,上学要花多长时间的对话,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语言,并可运用对话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习得语言。此后,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交流如何上学,从家到学校有多远,上学要花多长时间。多种形式的互动,能让学生真实地感受语言的交际力量,并高效地习得语言。老师对语法的反复讲解或对句子逐个翻译,只会阻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二)表象交际

表象交际多出现在校内公开课上,教师平时轻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上,造成学生听说能力的匮乏。上公开课时,则过多地设置学生能整齐划一说出答案的问题,使整个课堂看似活跃热闹,却没有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真正运用语言交际的目的,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难以得到发展。试比较以下两例:

例1:

T: Where did you go last weekend?

S: A farm.

T: What did you do?

S: I saw some cows.

T: How did you feel?

S:Excellent.

例2:

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 I went to a farm and I did a lot of things. I milked a cow,actually.

T: Oh, I never did that before. How did you do that?

S: One of the farmers told me how to do it. So it was not that difficult.

T: Great. Now I also want to go to the farm.

例1表面上看有交際发生。但从事过初一教学的英语教师不难看出,学生答案的给出完全基于教材内容,并未表达出自己的实际观点和感受,因而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并未发生。长此以往,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都会受到阻碍。例2的交际则较为真实,可能学生的表达不那么自然流畅,但老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以使学生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从而达到交际的真正目的,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课堂互动量不足,互动形式单一

现在多数初中英语课堂仍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足。间或穿插的课堂互动活动也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目标,也无法提升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以七下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B 2b为例:教师设置讨论的问题:Why did Henlen and Jim describe the same trip differently?问题本身的设置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相互交流观点,从而达到学生运用语言交际及情感升华的目的。但如果教师为赶进度,给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够,讨论后未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或个别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教师未就此观点进行总结点评,则设置问题的初始目的就并未达到。此种蜻蜓点水般的互动,使学生没有足够时间组织语言,也没有时间跟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容易挫伤学生学习英语及运用英语交流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不是老师对学生的简单纯粹的单向活动,而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基础上的交互活动,双方互为主体,应平等对话,相互沟通。

另在互动形式方面,英语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了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两大互动类型。这两个大类还可以细分为不同小类: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小组学生的互动、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互动。个别学生与全班学生的互动、个别学生与小组学生的互动、小组学生与全班学生的互动、小组学生与小组学生的互动等等。合理的采用各小类互动形式,能使语言的交际更加真实,有利于扩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交际面,也有利于学生学会如何在与不同人互动时,采用不同的方式。

二、互动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教育活动实质是一种社会活动,互动是其基本形式之一。任何教育活动都表现为不同形式的互动。互动同时被视为个体自我发展的基本途径。威廉.詹姆斯认为个体是通过互动来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和发展自我的。查尔斯.库利通过“镜中自我”理论提出,个体的自我认识,是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他人给自身的看法评价中形成的。G.H米德提出,自我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实际上也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因此,在教学中使用互动形式,有利于学生自我的身心发展。

关于互动类型,国内外学者多角度进行了研究。Seedhouse3将课堂互动类型分为四种:1.基于现实世界的话语社区。强调课堂内互动尽量接近现实。2.基于课堂的话语社区。强调互动以课堂为中心。3.基于任务的话语社区。4.基于语言形式和准确性的话语社区。此外Ellis,Jiang等人也对课堂互动类型进行了研究。国内吴康宁根据互动主体,将课堂互动类型分为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王家谨也对师生课堂互动进行了研究。

笔者认为,国内外学者对课堂互动的研究给后来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

三、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的实际应用探究

(一)互动目标

具体而言,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互动教学应试图达到以下目标:

1.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使课堂听说教学更加高效

教师合理利用全班教学、小组内学、个体自学等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互动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及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英语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纯粹的死记硬背难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通过巧妙的互动设计,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语言交际中运用语言,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各项综合技能,并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英语的情感态度。

3.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学生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人,学生的自我认识,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他人给予自身的意见评价中形成的。互动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能促使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更好的主体意识。

(二)师生互动的心理条件

与权威-控制型的传统课堂相比,互动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营造民主轻松的互动氛围,使学生敢说乐说。同时,教师应积极主动引导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形成合作竞争意识。此外,教师还需具备一颗宽容之心,对学生偶尔的错误给予包容,而非一味指出纠正,这有利于保护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教师应多运用鼓励性语言,肯定学生的互动行为及互动结果,学生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意识,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更多地表达自我的机会,从而促使学生将语言的输入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输出。

(三)互动教学模式下,英语听说课堂的操作

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精力集中在与题目相关的听力内容上,对其它内容则多有忽视。这不利于学生听说综合能力的提高。如果在听说课上,按照以下步骤,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则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听说内容,从而切实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1.背景引入:背景引入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听力教学之前,教师可利用图片、影音、教学实物展示等方式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學习动机。也可适当介绍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譬如西方的社会历史、风土人情等。学生在对听力材料的背景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听的兴趣变浓厚,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同时,学生可根据背景知识,提前预测听的内容,降低了学生对听力材料的陌生恐惧心理。

2.视听输入: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设计不同的视听输入方式,灵活解决因学生听力水平个体差异带来的问题。

3.小组合作:在视听输入之后,教师可下发听力材料,将学生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对听力材料进行合作学习。本步骤是为了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听力的内容,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应明确学习任务。并在整个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应巡视课堂,给予小组同学或个别同学帮助。

4.角色扮演:在学生充分理解听力材料之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协调好小组内各成员的表演。并在过程中给予评价和指导。在此过程中,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将听力内容重现,有利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及思维的构建。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评价其他同学的表演,在学习借鉴评价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及积极的情感态度。

5.自由讨论:针对听力材料,设置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使学生之间的价值观、情感态度、自我意识相互交流碰撞,这不但能促使学生将所学技能运用于现实生活当中,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以上的听说互动操作模式能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提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及培养积极的学习英语的情感态度。

结语

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给我们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本文对初中英语听说课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究,其探究结果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尝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7,,8.

[2]钱扑.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238.

[3]Seedhouse,P.“Linking pedagogical purposes to linguistic patterns of interaction: the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94:32.

[4]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叶澜.让课堂教学换发出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1997(9).

[6]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互动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