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力本位渗透的广东省体育高考足球选项训练策略建构

2022-04-21周小勇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进行能力本位渗透的训练策略建构,是提高体育教学成绩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广东省体育术科高考报考足球选项人数比例与国家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力度有点不相匹配,究其缘由还是教练员和学生对高考足球选项的训练策略以及得分存在疑惑。本文分析了能力本位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指出创新训练方法,构建训练策略的重要性。通过实验研究,基于能力本位的理念,把足球运球绕杆射门分解为:球性、颠球、颠球与入第一根杆衔接、绕杆、出最后一根杆与射门衔接、射门、完整动作练习七个单项技术,逐一突破各项技术壁垒,有利于学生掌握足球选项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高考专项术科成绩。

【关键词】能力本位理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高考足球选项;训练策略建构

广东省体育术科考试由基本素质和专项基础两个部分组成,基本素质包括100米、立定三级跳远、铅球三项,专项基础项目包括:足球运球绕杆射门、篮球运球绕杆定点投篮、排球隔网定向垫球、乒乓球左推右攻、100米游泳这五项中每位考生只需选考一项。从广东省近十年的高考体育术科情况来看,每年的报考人数基本在1万5至1万9千多人左右,在专项基础选择方面,从最初2010年篮球、排球项目到近几年排球、乒乓球项目,这两类项目的考生人数基本占据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抛开游泳项目受场馆和气候等因素导致人数不多外,近十年来的足球项目报考的考生人数一直在2千人上下浮动,直到2022年才提高到4千余人,而且基本是相对固定的粤东西北几个县区的学校。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广东省在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力度很大,普及工作成效明显。但在广东省体育术科足球选项的人数比率反映与国家、省大力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有点不相匹配,抛开一些地域、场地、学生等因素外,相对于其他项目来说,究其缘由还是教练员和学生对高考足球选项的训练策略以及得分存在疑惑。

文献查询发现有学者认为在训练过程中,一般把足球专项技术分解成颠球、绕杆、射门三部分进行传授,做到分解、组合,完善动作技术,提高动作质量,有效地建立动作定型 。还有人认为足球专项技术是由颠球、停推球、运球绕杆、射门四部分组成 。但在训练中发现,整套动作只是强调了动作技术的教学,缺乏各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部分,不利于学生的实际掌握足球专项技术能力。文章在多年实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基于能力本位的理念,以“考试大纲”为指引,以提升足球专项“能力”为目标,以“技术”为载体,采取各个击破的手段,运用分解训练法的原理把足球运球绕杆射门细化为:球性、颠球、颠球与入第一根杆衔接、绕杆、出最后一根杆与射门衔接、射门、完整动作练习七个单项技术进行阐述,通过对动作技术训练策略的实施,是提高学生对足球专项运动能力掌握的有效训练策略建构。

一、 能力本位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

能力本位教育最大特点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种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因此目标很具体,针对性强。当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新一轮课改也注重对学生包括能力在内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運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运动能力分为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是参与某项运动所需要的能力” 。运动能力反映的是一名学生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也是学生获取优异成绩的保障。季浏认为把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好了,就是把学生培养好了,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足球选项运动能力最直观的就是指学生参加高考足球专项测试时通过合理、稳定的运用足球的各项技术,获到最高分数甚至满分,服务于学生的术科高考。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能力本文的理念两者的目标是相符的,都有指向学生的专项能力的提升,迁移到体育教学上就是要使学生通过训练具备运用某一项运动所必需的专项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训练成绩。

二、足球选项训练策略的建构

(一)研读大纲,科学备考

《广东省体育术科高考考试大纲》足球运球绕杆射门选项的考试规则,要求考生在侯考区内等待,听到考官指令后进入颠球区采用双脚交替颠球方式开始颠球,完成第20个颠球后,球必须在运球起始线后方的颠球区内着地后才可进行运球绕杆射门,球进才有效。从考试大纲呈现的只是颠球、绕杆、射门三项技术的结合,但在实践训练中发现,我们只是围绕这三项技术进行训练,当进行完整动作测试时,学生会出现颠球进入绕杆,绕杆后射门出现过渡动作凌乱、脱节、衔接不到位的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测试成绩。大纲明确指出从持球通过缓冲区经过起点线进入颠球区,计时器开始计时,一直到球进入球门计时停止。如果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成绩。当一项动作技术比较复杂而又必须要分开突破练习时,可以将完整的技术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小环节或部分,化整为单,简化技术动作的难度,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动作,达到逐个击破的效果。进而提高训练效率,增强学生训练的信心,达到最大限度提高学生成绩的目标 。因此,我们依据大纲的指引结合多年训练的经验,运用分解训练法的原理,在平时的训练中把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技术细化为:足球球性练习、颠球练习、颠球与入第一根杆衔接练习、绕杆练习、绕杆出最后一根杆与射门衔接练习、射门练习、完整动作等七个技术环节进行备考训练。按照能力本位的理念,当学生掌握一项技术后再进行下一项练习,按照分解的技术和考试的流程,循序渐进的进行逐一突破,最后再到完整动作练习。而且在练习中还要不断的巩固完善个人的技术弱项,直至达到动作技评标准化的要求和固定化熟练程度。

(二)总结经验,技术创新

在多年的教学训练中不断总结和完善,除了把足球运球绕杆射门分解七个动作技术环节来进行教学外,通过实验对比创造性的把传统式三步绕杆变成跨跳式一步运球绕杆技术,同时固定好颠球的第一支脚,颠球后球的落地位置及出球的推球脚,并要求推球是一步到位,出最后一根杆与射门是采用三步衔接技术。在进行专项技术教学、技能的训练中,还加强对学生足球专项的心理素质方面的指导,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足球专项技术,有效提高高考术科足球专项成绩。如表1所示

从表1体现出我校报考足球选项的人数比例在逐年增加,特别是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训练策略的改进,近几年体育术科高考足球专项的平均分基本在70分左右(满分75分),相对于其他专项来说满分人数也是最多的,而且50分以下的人数也不多。对于我们学校这种不经过选才学生素质普遍较差而报考人数较多的状况来看,足球项目在学生术科总分和本科上线人数方面给予了很大的贡献,是可以大力发展的。特别是2022年,因为足球项目的高的分,报考人数达到97.8%。但是成绩的得来不是一朝一夕那么简单,除了教练员的精心组织科学备考外,学生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刻苦练习,在练习中去体会领悟动作,层层递进,并不断的反馈和修正动作技术,达到掌握并熟练的运用动作技术。

(三)足球运球绕杆射门训练模式

足球运球绕杆射门项目具有练习时间长、学生初期掌握难、考试受场地天气影响大、有一定的风险但得分高等特点。而且足球项目相对于其他项目来说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球性,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更要有一定的耐性来坚持,在考试中对心理素质的要求较高,需要平时多进行抗压、模拟场景等的心理素质方面的练习。如表2所示

表2呈现的是足球专项初期一个学期的训练安排,以及分解后各技术环节的能力技评要求。显而易见的就是颠球的练习比较难掌握,所需时间长,个别学生可能一个学期下来才能初步完成任务。实践训练中学生掌握各项技术的时间是不同步的,这就要求我们教练员做到因人而异,针对个人的弱项灵活安排。当然,一个初学者要真正掌握,除了日常训练外,还要辅以课堂足球模块教学,年级、校际足球联赛,大课间的足球专项训练。我们学校从高一到高三的大课间活动分成两部分进行,其他学生进行跑操等活动锻炼,足球兴趣的学生就专门进行足球大课间活动,这既是我们的特色,也更利于校园足球的开展和普及,也为高考足球打好坚实的群体和技术基础。

三、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技术训练方法的渗透

(一)足球球性练习

任何球类项目的训练都离不开基础技术的练习,足球也不例外。训练中首先就是要培养他们的球感,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接触足球所以球感都是很差的。球感的训练方法可以分为以下由易到难几种:传接球练习,跨下左、右传球,左右脚交替踩球,侧身用脚底滑球向前滚动,运球练习,折返运球练习,颠球练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后,学生踝关节灵活,触球及掌控球明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就可以结合下颠球来进行强化练习。

(二)颠球练习

颠球练习是个比较枯燥的训练,颠球练习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脚型固定练习:对着标志物先无球练习,一人手持球一人练脚型的伙伴互助练习,再过渡到交换腿颠一次让球落一次地的熟悉动作练习,进而到由慢到快的颠球练习。还可以用两脚交替踢毽子来提高脚步协调交替用力和随机控制毽子的能力,初步建立动力定型;踢用网兜系着的足球来保持住学生颠球的连续性,让他们抓好对颠球时脚步的节奏感。经过不断的重复训练为将来的快速颠球作好铺垫,最后再进行颠球过关考核。

颠球技术要考虑到时间的因素,要求动作幅度要小(前伸距离控制在15厘米),抬腿的脚背面离地面高度尽量低于10厘米,球起伏高度控制在5厘米最佳,踝关节放松,交换腿动作平稳节奏快,脚背接触球时有一个瞬间的向上打球锁定动作,球颠起来尽量不旋转,有利于颠球的稳定。

(三)颠球與入第一根杆衔接练习

颠球后入第一根杆衔接很重要,因为出球的好坏将影响到后面绕杆的节奏与速度。考虑到颠球后能迅速进入第一根杆的绕杆衔接,我们就要固定好颠第一个球的脚和球落地后出球的推球脚,做到停球稳出球迅速。从起点推球到第一根杆的4米距离必须是一步到位,中间如果方向有偏差可以小调整但尽量不允许多次触球,不然会影响速度。推球力度要适中,人球同速4步入杆法跟进,触球时支撑脚可以做一个小跳步动作,提前衔接运球的跨跳步节奏。等球滚过第一根杆的20厘米后再进行运球绕杆,等于第一步运球偷了半米距离,不然会影响后面跨跳步的距离。推球不能有击打球动作,脚尖上钩用足弓包球运球。平时训练时可以叫学生在起点颠几个球然后马上出球绕几根杆,按照标准的动作要求反复的进行多次练习。

(四)跨跳式一步绕杆练习

绕杆的技术是支撑脚必须在球的一侧,而不是在一条垂直线上,绕杆动作关键在腿部护球,脚尖勾起略高于球平面,目的是为了保持踝关节的紧张性,用脚内侧足弓部位护球,推球的后侧部的中上位置,不能有“打”球的突然用力动作,双膝微曲,重心稍前,让球始终在重心范围。运球的时机必须在过了下一根杆的一侧,如果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到球的入杆角度,很容易造成撞杆或者球滚动幅度过大影响下一根杆的进行。这也要求交换脚要迅速,让脚先到等球而不是去追球,不然会出现脚尖运球的现象。

我们用的是跨跳式一步的过杆技术,这就要求脚护球小腿推送动作要远,跳步的步幅要大,交换脚要迅速,并伴有小侧转体的动作。在绕前面三根杆时要控制速度,目的找到运球的节奏后再适当加速。运球的速度主要是由推球的力度、跨跳步的交换退决定的。练习时可以由徒手过渡到绕小标志物再到绕杆的次序,由慢到快反复练习巩固动作。

(五)出最后一根杆与射门衔接练习

采用三步节奏步伐来与射门动作衔接,可以起到规范跑动动作,以免节奏混乱影响射门。出最后一根杆时力度可以适当加大点,让球和人都完全离开最后一根杆,便于做动作和射门发力。左脚推球出最后一根杆,球向球门稍偏右前方的方向运动,视球滚动的速度与远度来调整三步的步伐,最后一步左脚提前落在距离球滚动方向左侧20厘米的位置支撑好,右脚跟进射门。最佳射门位置是在射门标志线完成射门动作。平时训练时要固定学生的三步节奏,掌握出球力度和跑动的步幅,还有就是支撑脚的落位提前量。

(六)射门练习

射门技术我们一般采用脚内侧的推低平球射门动作比较的稳当,球技高的也可以脚背大力抽射低平球,但要注意脚背的压球动作,避免起高球失误。射门的时侯,脚步不宜过大,用三步节奏的小碎步快速将支撑脚落在脚的一侧大概20厘米左右,支撑脚脚尖对准球门,踢球脚大腿向后摆动,触球时小腿外翻脚尖上抬,用脚内侧足弓位推球正后方的中部位置,击球后脚形要保持正前推球的姿势前送。球速快慢取决于小腿挥动速度而非来大腿力量,特别是女生,多练习小腿挥动的幅度和速度。可以结合最后一根杆技术练习,在运动中击球关键是预先选定击球的时机,这就要求过最后一根杆时,跟进的斜线跑速度和立足点要预判皮球前进的方向和速度。平时可以采用变换距离和球门大小的射准游戏来巩固动作方向和调整力度。

(七)完整练习

在学生都能比较熟练的完成颠球和运球饶杆射门等技术后,就开始进行完整的练习。如果之前的技术掌握不好,过早进行完整练习,很容易导致学生为了追求成绩而忽视技术,最好再来调整纠正是就比较麻烦。当然在完整练习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不断的重复完善之前的一些技术环节,边练边修正,做到动作的标准化定型,成为自动化的条件反射。足球专项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球性,要有一定的耐性来坚持。考试中对心理的要求较高,需要平时多进行抗压、模拟场景等的心理素质方面的练习。

四、 结论与建议

(一)結论

随着广东省高考体育术科人数的不断增多,对于基本素质得分不高的考生来说,专项基础的高得分对考生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的实践研究,相对其他项目来说足球项目拿高分的几率比较大。通过训练策略的建构,把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技术细化分解,运用能力本位的理念,对各分解动作的技术壁垒进行逐一突破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足球专项能力。训练经验表明,足球专项最难掌握的就是颠球技术,高考中颠球顺利,基本都会获得高分或满分。当然,我们在日常训练以及高考中,特别强调并提醒学生不要着急去拿满分,务必保证第一轮稳拿分。在保障心理平稳的状态下,后两轮中先确保动作技术的规范,再适当提高颠球、运球以及射门的速度来冲击满分。同时通过高考足球项目的优势引领,以及日常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吸引更多的学生了解足球,热爱足球运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更好的带动校园足球的蓬勃发展。

(二)建议

1.在确定选择足球专项后应及早开展足球专项的训练,除了平时足球专项训练时间外,可以利用大课间以及跑操时间段对体育考生进行足球专项训练。

2.在整个足球专项训练过程中,应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颠球训练上来。对于很多没有接触过足球的同学来说,颠球的难度是最大的。

3.单个技术环节的衔接练习在日常训练中可能会被忽略,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在完整练习时技术动作衔接不连贯,出现脱节、停顿现象,学生随意性的动作,不利于稳定的发挥。

4.在足球专项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心理层面的培养,一是在刚开始训练时有部分同学会出现放弃的念头,这时在鼓励学生的同时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二是在平时测试或高考过程中出现紧张等心理问题,教练应在训练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同时加强模拟考试训练,如在恶劣天气、公共场合、疲劳状态、家长老师领导的注视进行足球专项考试,锻炼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信心,让其在高考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课题“学练赛一体化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实施研究”(课题编号:BQW2021JGL003)】

参考文献:

[1]温锐明.广东省体育术科高考足球专项技术训练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4).142-143

[2]黄庆雄.对广东省体育高考足球专项技术训练方法研究[EB/OL].2021-01-3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季浏.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于《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解读[J].中国学校体育,2018(4).

[5]周小勇.浅议分解法在体育高考术科训练中的运用[J].学校教育研究,2014,10:257.

[6]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广东省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体育术科考试说明[EB/OL]. 2019-08-16.

[7]徐慢慢,冉孟刚.青少年足球选项课中足球意识的培养[J]. 青少年体育. 20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