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星再小,也会发光

2022-04-21朱晨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改变成长同伴

摘要:一个内向、害羞的女孩,从不善言谈、不敢表达自我,到充满自信,积极交流,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都有了大幅提升。这些,都是,社会化学习"带给她的改变。她就像一颗小星星,虽然没有太阳那么耀眼,但也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关键词:,社会化学习";团队共学;同伴;改变;成长

一、人物名片

姓名:童童(化名)。

性别:女。

年龄:12岁。

性格特征:内向、害羞,有些自卑。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表达,不喜欢与人交流,很少参与班级活动。

学习表现:学习兴趣不高,常常独自学习,基本不发言,也不参与小组讨论活动。

二、背景素描:内向的童童遇上,社会化学习"

一个腼腆的姑娘,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默默看书,课间也很少参与同伴们热闹的游戏……提起童童,我的脑海中立马会浮现出这些画面。文静、内敛、害羞,是我对她一贯的印象。我和她的对话,常常是上完课,我追问,童童,这道题懂了吗?你把这道题的思路说一遍给我听……",她被动作答。好像每次都是这样,她从不会主动说些什么。这也是我和她之间唯一的话题,其他方面,我不曾关注,也没有深入了解过。现在想来,我这个班主任当得也实在惭愧。

2020年9月,我接手六年级毕业班。或许是学生不愿表达,又或许是学习压力增大,每天的课堂基本上都是我在唱独角戏,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与我互动。我着急、焦虑,不知所措。就在这时,师傅姚老师给我打了个电话。她告诉我,学生在,社会化学习"的课堂上是如何爱表达、敢质疑、会合作的……我第一次听到,社会化学习"这个词,有点心动,带着好奇和憧憬,加人了这个,神秘组织"。

就这样,改变悄然发生了。短短一两个月,学生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天,每一节课,我都能看到学生的进步。其中,童童的变化是最让我惊喜的。这个内向沉默的姑娘,竟然在课堂上突然举起了她的小手,竟然能在小组里大大方方地表达自己,竟然能主动找我袒露心声……

社会化学习,究竟有怎样的魔力?怎么能这么快地改变一个人?童童又是怎样蜕变的?

三、成长日志:星星的光芒被看到

(一)師生互动:走进她的内心

1.分组初期

,社会化学习"分组时,考虑到童童比较内向,我特意找了班长睿琦(成绩优秀,好强,各方面能力都不错),还有梓欣、承远两人(都爱表达,反应快,很会照顾他人)跟她一组。我想,这三个能说会道的同学或许会感染童童,让她也渐渐变得,爱说"。

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谈何容易"

"社会化学习"开展的第二周,我旁听了童童这组的团队共学。这堂课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内容,小组其他三人的学习单上都画了各式各样的思维导图,密密麻麻,甚至一张学习单都不足以"施展才华"。而童童的学习单上赫然只呈现着几个大字:长方体,正方体,6个面。没有其他内容。

团队共学环节,睿琦、梓欣、承远三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讨论得热火朝天。而童童呢?坐在旁边静静地听,没有说一句话。好吧,她又一次扮演了"旁观者"的角色。而这,违背了我的本意,也违背了,社会化学习"的初衷。

2.调节引导

焦虑的我找来童童,与她对话——

我:刚刚你们小组讨论时,你为什么不说话呢?

(童童不吭声,静静地站着。)我:(等了一会儿)没有想说的吗?(童童摇摇头。)

我:一句都没有吗?

童童:(发出极小的声音)没有。

我:也没有要补充的吗?

童童:(摇了摇头)他们都说完了,我不知道还要说什么。

我:(拉起她的手)这样啊,我懂你了。他们三人说得有点多,没给你发挥的空间,是不是?那……你想参与他们的讨论吗?

(童童点点头。一句,我懂你了",仿佛一下融化了她的心。)

我:(继续引导)比如说,有没有他们提到的内容是你之前没有想到的?或者他们讲的内容里有没有是你有困惑、想质疑的?

童童:(想了一会儿)好像……有。

我:对啊。如果是自己没想到的,你可以用红笔记录下来,这也是一种参与呀。遇到有困惑的,也可以问问他们,他们肯定会帮你的。我听说他们都很喜欢跟你一组哦。

(听完我的话,童童点点头,微微一笑,欢快地跑走了。)

具备同理心,设身处地倾听她的想法,理解她的感受,帮她出谋划策二童童的内心正慢慢向我敞开。

我又找来另外三位组员,给出建议——

我:小组讨论时,你们四人要聚在一起,一起研究、一起质疑,这才是团队啊"

睿琦:(有些为难)我们鼓励她了,可她就是不肯说。之前让她说过,但她不是摇摇头,就是点点头,反正不说话。

承远:(急着应和)就是,而且她每次都说得很慢,浪费很长时间,我们都来不及讨论了。

我:没事,你们多鼓励鼓励她,可以选些简单的题目让她说,耐心地等她说完。其实,她挺聪明的,说不定你们会等到意料之外的、非常精彩的发言哦。

调节、引导、激励、安抚……只为静待花开。

3.初现光芒

第二天教学新课《分数除以分数》,我追踪了童童在小组内的变化——

睿琦:(读题)量杯里有9升果汁,玻璃杯能倒满几杯?童童,你会列式吗?

(睿琦开始有意识地关注童童了,特意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她。)

童童:我会,

(梓欣是个很暖心的女孩,立马给予童童肯定。童童被夸得有点发愣,估计没想到会被同伴夸赞。)

睿琦:那你们会计算这道算式吗?

梓欣:我来说吧。÷,可以根据倒数的知识,把÷看成×,答案是3。

睿琦:对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承远:我是用畫图的方法计算的。我画了一个长方体,先平均分成10份,取出里面的9份,就是,再画出,那么里有多少个,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睿琦:嗯,不错。我也用了画图的方法,但我画得比你简洁。我画的是线段图,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然后将它的9份再平均分成3份,标出了3个,所以答案是3。

承远,你以后画图最好也标记一下,这样看得更清晰,考试时也不容易丢分。

承远:好,谢谢你的提醒。

睿琦:童童,我们的方法你听懂了吗?童童:听懂了。

梓欣:童童,我看到你在学习单上好像写了不同的方法,你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梓欣细心观察,为童童创造发言机会,同伴的善意在组内自然流淌。)

童童:(支吾着)嗯……

梓欣:没事,你大胆地说,说错了也没关系啊。

睿琦、承远:对啊,你慢慢说。

童童:我是把分数转化成小数算的。

睿琦:(愣了愣,估计没想到童童能说出这种方法)你用了转化的方法,挺好的,我们可以把它记录下来。

(让"无所不知"的组长主动做记录,应该是童童在组内获得的最大肯定。)

我站在旁边,看到童童的脸上有了微微的笑容,两个如月牙般的小眼睛闪着光,真美"同伴热心的鼓励、耐心的等待、真心的肯定,让童童悄然蜕变。

有人说,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次求索之旅。其实,每个小组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呢?旅程中必然会遇到艰难险阻,组员们只有相互帮扶、团结共进,才能积累智慧、实现共赢,才能形成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共同体。教师就是这场旅程的向导,需要充分了解敏锐发现、及时化解聚拢人心,帮助他们找到互助共学的方法。

4.聆听心声

童童以前在20分钟的讨论里只说两三句话,现在甚至说得比其他组员还要多,也常常能涌现出与众不同的精彩想法,整个人也变得越来越阳光、自信。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也常常跟我反映:童童现在变化太大了,课堂上越来越敢发言,有任何想法也会主动地找老师和同学沟通。

我找来童童,和她有了如下对话——

我:你喜欢数学课上的"社会化学习"吗?

童童:喜欢。

我:为什么呢?

童童:因为同伴们对我都挺好的,他们会鼓励我,给我很多发言的机会。以前在课堂上不敢说的,现在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分享,不用怕说得不好。

我:为什么不用怕说得不好?

童童:即使说得不好,他们也不会笑我,而是耐心地帮我指出哪些地方不对,然后不厌其烦地教我。

我:所以你喜欢在小组里交流,对吗?

(童童笑着点点头。)

我:真棒"你觉得现在的自己有什么变化吗?

童童:我觉得自己好像变得开朗了。以前我不爱讲话,不懂的题目也不敢问,但现在感觉很放松,想到什么都敢说。同伴们也常常会鼓励我,还会给我鼓掌,让我很有成就感。

短短几句话,足以看出童童对同伴的喜爱和感激。

随后,童童主动拿出她的作文本给我看。

她竟然写了一篇《"社会化学习"对我的好处》:

以前,我上课时发言次数很少,几乎没有被老师点到过。作业一塌糊涂,考试成绩就更别提了。

但是,这次的"社会化学习",就像在黑暗里突然出现一盏灯,把我孤僻的心一下照亮了。

三位组员对我的关心无微不至。我几乎每一次的作业都要经过他们审核通过后才可以提交。因为检查作业需要时间,所以我交作业会比较迟。现在我的作业只会偶尔做错一两道题,不像以前错误非常多。

接下来是发言的改变。现在的我变得开朗许多,不再是"透明人"了。首先,我要谢谢三位组员,因为他们一直在鼓励我,让我举手发言。其次,我也要感谢我自己,因为我在课前预习充分,做好了发言的准备。我现在的发言很多,也很精彩。

我现在的考试成绩虽然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但相比之下,还是进步了一个档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我们四个人总会围在一起,互相分析、反思自己的错误在哪儿,并作出汇报和分享。

我现在很庆幸老师能让我们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我们互相学习,互相探讨数学的奥秘,也一直在进步。我也很感谢老师给了我一次十分珍贵的改变机会。

我觉得我就像一颗小星星,默默无闻,没有太阳那么耀眼。但现在,我发现我也能发出最亮的光芒。

我读完后,很感动、很开心——尽自己之力改变了一个学生,照亮了一个学生。作为教师,我很幸福!

(二)同伴言说:从"被忽略"到"最佳组员"

听完童童的心声,我趁热打铁,请小组其他成员具体聊聊他们眼里童童的变化——

睿琦:我是组长。一开始,我很为难,因为童童不爱说话,理解力也没那么好,小组讨论时我常常会忽略她。后来经过老师的提醒,我想我身为组长,又是她的同桌,应该担此重任,多帮助她。我就在小组里活跃气氛,找些简单的题目让她回答,没想到她说得越来越好,经常会有些与众不同的想法。上学期,她有两次被评为"最佳组员",这和她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很为她高兴。

梓欣:我觉得,我们能分到一个小组就是缘分,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之前常常在课间问童童有没有不懂的,如果有,我都会耐心教她,绝不嫌麻烦。她十分好学,现在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会主动来问我了,这也是我一直帮助她的理由。记得有一次下课,她拿着书跑过来问我一道题的解题步骤,我立马停下手中的事,跑回座位教她。童童很激动地向我说谢谢。我希望我的努力,能让童童有所进步。

承远:开展"社会化学习"后,童童有了非常大的改变。我们四个人一直互帮互助,有难题一起讨论,有好题一起分享。其实,不仅是童童,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越来越喜欢数学了,每天都特别期待数学课。我相信,童童会越来越棒,我们小组也会越来越棒。

他们的言语中,尽是对童童的鼓励与赞赏。耐心的点拨、细心的讲解、善意的补充……点点滴滴,促成了童童的进步。一个默默无闻的孩子,在小组里能被"看见",能被温柔以待,我想,她很幸福1

(三)家庭回声:看得见的蜕变

童童的父母平时工作比较忙,但一直心系孩子的成长,常常发信息询问童童的情况。以前,我常常会收到这样的信息:"老师,童童最近上课听讲怎么样啊?"老师,她作业写得怎么样?"老师,我们要从哪些方面抓她的学习?"……字里行间全是父母的焦虑。

现在,童童的父母还在焦虑吗?有没有感受到她的变化?童童在家也有同样的变化吗?为了解情况,我询问了童童妈妈。以下是她的真实感受:

童童参与"社会化学习"后,在对待学习的态度、兴趣,以及性格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作为家长,我很高兴看到孩子的变化,也非常支持这一创新的学习形式。童童身上主要有这样几点变化:

首先是自信心的提升。童童是一个内向、害羞、不善于表达的小姑娘。她很怕老师点名让她发言,一方面,她怕自己答错被同学取笑;另一方面,她对自己的答案不确定。在开展了几次"社会化学习"后,她开始打开自己,主动与小组同学交流,接受同学的帮助。在小组讨论中,她的想法获得同学的认可,她感到非常高兴,课堂上发言的次数也多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其次是学习主动性的提高。以前,数学这门学科是童童的"噩梦",她非常怕这门学科。通过这一年的"社会化学习",她提高了独立思考和克服因难的能力,遇到不懂、不会的数学问题,她会主动向小组同学询问、请教,主动请求老师的帮助,写作业的速度也明显提高了。每一次的学习单作业,她都会快速、认真地独立完成。

最后是集体荣誉感的增强。"书写认真,作业认真完成,上课积极发言,线上打卡按时完成,就能为我们四人小组增加积分。"这是童童回来经常跟我们说的话。她们的四人小组每获得一分,她便会获得十分的快乐。小组全体成员为了团队积分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她们深深的集体荣誉感让我非常感动。

通过"社会化学习",童童的性格渐渐开朗起来,学习主动性也大大提高。我希望,她可以一直开开心心地学习,快快乐乐地生活"

一口气读完童童妈妈的话,我深有感触。原来,"社会化学习,改变的不仅是教师、学生,还有家长。自信心、学习主动性、集体荣誉感……家长的眼里已然有了超越成绩之外的东西,他们看到了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孩子更多的赞赏。

四、教师手记

我见证了"社会化学习,中,一个普通孩子的蜕变和成长。现在的童童,自信、开朗、上进,不仅能在小组里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常常在全班举起小手发言。第二学期开学初,童童还代表班级承担了学校的"国旗下讲话,重任,她自信的表达收获了全校师生的掌声。从小组到班级,再到学校,童童慢慢走向了更大的舞台,也在每个舞台的中央散发光彩。

其实,除了童童,班级里还有很多類似的学生,他们低调、内敛、不爱表达,在班级里很容易被忽略,但"社会化学习,让他们收获了满满的存在感和成就感。回想原来的课堂,教师做引导,"学霸,为先锋"大部分学生只是"倾听者",只是班上的几十分之一。现在在小组里,他们每个人都是四分之一,他们有更长的时间、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也必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进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都会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我最近正在阅读史蒂夫·比达尔夫的《养育女孩》一书,书中有段话很打动我:"当你的女儿长大,你能看到你给她的童年与如今她拥有的力量和品质之间的关联。你感到骄傲并且非常满意。当你离开,一个优秀的女人会继续生活,她还将把你教她的一切传给她的后代。"同理,这些学生即将走出校门,即将踏上新的旅程,这六年的小学生涯究竟带给了他们什么?作为教师的我又究竟教会了他们什么?难道是简便计算?是解方程?又或是画线段图?我想,都不是。最后的最后,能让他们真正记住,能让他们真正带走的,或许只是如何在团队里与人共处,更好地生存;如何在团队里分工协作,有效沟通;如何承担责任,促进团队更好地发展……这些,正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促使他们终身学习所必需的。我也希望,他们在未来参与到全新的学习场景中时,能运用这些社会性素养帮助自己更快地适应、更好地成长。这些,正是我坚持"社会化学习,的原因和动力。

就像童童在作文里说的,她就像一颗小星星,虽然很普通,没有太阳那么耀眼,但独一无二,也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朱晨,江苏省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改变成长同伴
寻找失散的同伴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奥迪品牌峰会见证“改变”发生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落地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