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体位更换法与肌力分级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良肢位摆放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2-04-20赵玉洁李瑞婧张敏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3期
关键词:肌力体位溶栓

赵玉洁,李瑞婧,张敏

(郑州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三病区,河南 郑州 450003)

据统计,大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幸存后存在肢体功能障碍、日常活动生活能力低下的情况,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照顾负担[1-2]。故临床在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还应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以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良肢位护理是康复护理领域的重要护理技术,已获得广泛认同,但其临时性治疗体位的属性导致部分患者难以保持标准正确良肢位[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旨在探讨个性化体位更换法与肌力分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48~75岁,平均(61.98±5.03)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23分,平均(14.79±2.86)分。对照组男39例,女26例,年龄49~76岁,平均(62.35±4.87)岁;NIHSS评分6~22分,平均(14.56±3.01)分。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经CT、MRI检查确诊;首次发病;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或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下肢深静脉血栓;既往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病史;意识障碍;语言表达、理解能力低下;大面积脑干梗死、小脑梗死。

1.3 方法两组均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开展基础护理工作,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体位更换法与肌力分级护理,具体如下:①个性化体位更换法: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肌力测试,肌力较低侧为患侧,另一侧为健侧;护理人员根据卧位类型(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平卧位)进行良肢位摆放。患侧、健侧卧位交替使用,平卧位仅作为替代体位;平卧位、健侧卧位维持时间根据患者良肢位摆放维持耐受度而定,患者难以维持良肢位时即改为患侧卧位。患侧卧位维持时间为2 h。②肌力分级护理:a.肌力0~2级者,于床旁播放良肢位摆放课件,说明其摆放意义与价值;在床旁醒目处以挂图形式展示良肢位摆放姿势;良肢位摆放期间护理巡视频率为每2 h一次。b.肌力3~4级者,在肌力0~2级护理基础上增加同伴教育,邀请在良肢位正确摆放、维持中获得良好康复效果的患者进行康复效果展示以及良肢位摆放价值沟通;循环播放各体位良肢位摆放动态视频;良肢位摆放期间护理巡视频率每0.5~1 h一次;对患者进行动态化肌力评估,并调整相应良肢位摆放护理策略。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的良肢位摆放依从性。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良肢位摆放依从性与正确性测评问卷进行评估,测评时间由初次实施良肢位护理至出院时,根据护理巡视中患者良肢位摆放情况进行评分,总分0~100分,≤69分为不依从,70~89分为部分依从,≥90分为完全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分值范围14~56分,14分表示完全正常,>16分表示存在不同程度功能下降,≥22分表示明显障碍。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良肢位摆放依从性研究组良肢位摆放依从性为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4%(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良肢位摆放依从性比较[n(%)]

2.2 日常生活能力护理前,两组的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ADL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ADL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的ADL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为脑血管常见疾病,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60%~80%,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4]。由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较高,且肢体功能障碍为其首要致残原因,故促进肢体功能障碍尽快恢复[5-6],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痉挛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受损后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阻碍其肢体功能康复进程,良肢位摆放可有效克服异常肌痉挛,防止痉挛持续或加重,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护理对象认知程度低、肌力与体位差异性、督导巡视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未能够切实执行良肢位摆放要求,进而影响肢体功能康复效果。研究[3]表明,个性化体位更换法联合肌力分级护理应用于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可提高其良肢位摆放依从性及正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良肢位摆放依从性为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如下:采用个性化体位更换法,患者体位摆放时间因人而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患者对良肢位摆放更容易接受;肌力分级护理根据患者不同肌力状态采用分级护理形式,如肌力较高者对肢体能力自主控制度较高,可通过同伴教育增强其良肢位摆放意识,增加巡视频率以确保良肢位摆放护理督导效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依从性。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通常伴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的ADL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良肢位摆放有助于相关神经细胞轴突发芽,促进新的突触形成,实现中枢神经功能重新建立,甚至诱发早期分离运动,以改善患侧肢体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综上所述,个性化体位更换法与肌力分级护理可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良肢位摆放依从性,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肌力体位溶栓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非特异性颈痛患者肌力评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