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多芬《F 大调奏鸣曲》Op.10 No.2 第一乐章音频演奏版本研究

2022-04-20缪宇翔

戏剧之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大调奏鸣曲乐句

缪宇翔

一、作品的创作背景及特征

贝多芬《F 大调奏鸣曲》是《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之一。在这一时期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的风格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延续且发展了海顿、莫扎特的质朴、严谨、理性的古典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又初步形成了独特的个性,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所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协和、不稳定范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等,构成了贝多芬音乐强烈的感染力和气魄。

这首《F 大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采用快板(Allegro)的节奏形式展开,比较简洁、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该乐章轻巧、戏谑且富有诗意的情绪鲜明刻画出贝多芬相当强的个性,展现出贝多芬的宏大情感。该作品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轻快、明朗的氛围,同时,第一乐章的展开部中出现了新的主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贝多芬创作风格的演变。

二、音频演奏版本介绍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被很多国际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演绎并录制唱片出版,其中,《F 大调奏鸣曲》Op.10 No.2 第一乐章的录音演奏版本更是数不胜数。笔者共收集了三个版本的录音音频(如表1),演奏者分别为德奥钢琴学派的著名钢琴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和威廉·肯普夫。其中,本文所选用的录音演奏版本录制的时间较为接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于社会背景、时代思潮等方面的不同所造成的演奏效果的差异。不同的演奏家具有各自不同的演奏风格,对于作品的二度创作也展现了演奏者一定的个性,将年代相近的不同的演奏版本进行整合分析,有助于更直观、深刻地认识其共性与个性。

表1.三个演奏版本的录音音频

三、贝多芬《F 大调奏鸣曲》Op.10 No.2 第一乐章音频演奏版本比较

(一)演奏家对作品速度节奏处理的对比

把握好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速度和节奏特征对于阐释其作品是一个重要标准,不同演奏者对同一个作品具有不同的理解力和音乐表现力。

图1.呈示部主题乐句

图2.第140 小节乐谱

表2.不同演奏版本时长

比较三人每个乐部的演奏时间,我们可以看出巴伦博伊姆演奏每个乐部的速度更为自由,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连接更平缓,注重音乐乐思的表现,保留了比较充分的气口从而拉长了每个乐句的横向线条感,增加了旋律的歌唱性,给人以更加充分的想象空间。

(二)演奏家对作品情绪风格的区别演绎

演奏家们对作品情绪风格的演绎具有不同的特点,作品中不同音乐片段的细节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演绎情绪的不同。巴伦博伊姆更加重视对作品情感的演绎,通过乐句中横向旋律线条的演绎表现音乐乐思,表达的音乐情感更加深邃且丰富;布伦德尔注重乐曲结构和内在张力,继承了德奥体系的传统,所表现的音乐情绪更为热情、粗犷,强调遵从作曲家的意愿演奏作品,所表现的古典主义时期作品更为理性、严谨;肯普夫对作品的演绎在保证了古典主义时期作品严谨的同时抒发情感,重视乐句划分的自然性特别是对于乐句之间的呼吸停顿的处理,表达的情绪更为饱满,灵巧中又带着平静。

图3.呈示部1—12 小节乐谱

巴伦博伊姆在呈示部主要主题(如图3:1—12小节)的演奏处理上更具有横向旋律的线条性,表达的乐思更为丰富。如在第一小节第一拍主和弦的处理上,他并没有按谱面标记的顿音记号演奏,反而处理成一个平稳连接不完整起始拍的且时值饱满的四分音符;并且这一拍在听觉上更像是在横向上向外发散,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表现出大调给人的较为阳光外向的感觉。布伦德尔的音频演奏版本则更为果断,听觉上更多的是纵向的直接的触键,特别是在第一小节第一拍主和弦的处理上,顿音的触键感极为明显,节奏也更为紧凑,同时与作品F 大调调性相结合,演绎出贝多芬作品所具有的热情风格特征。肯普夫的演奏与布伦德尔有异曲同工之妙,触键较为果断,但保留了一部分的延续感,同时在触键方面也更为轻柔,所以在第一小节第一拍结尾会让人感觉比较柔和,所表现的作品情绪也更为灵活。

在呈示部的连接处(13—18 小节)的处理上,巴伦博伊姆和布伦德尔在(14—15 小节)中间的rinf 处并没有太多的力度增强,维持在mf—f 左右;但布伦德尔加入了踏板,从而在听觉上形成延续感,这与动机(16—17 小节)的展开部分三个连续一致的反向的双声部行进形成连接,和声进行上的不和谐通过踏板的补充表现得更为粗犷,表现出的乐曲的内在张力更为充分。

与二者相比,肯普夫的演奏版本有所不同,他在处理这里的力度p 与rinf 之间的强弱对比最为明显,虽然没有加入踏板,但是他的演奏在力度上和时值上都比较饱满,并通过清晰的触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和谐和声所带来的音响上的杂乱感;在第18 小节的第一拍连接处的属和弦的时值是三个音频版本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从而带给人宁静致远的听觉感受,同时减少了因F 大调转C 大调(18—19 小节)在听觉上产生的不协和;音乐节奏的个性化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音响的充实感,体现了其演绎风格的多变性。

四、结语

本文通过选取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和威廉·肯普夫三位演奏家的三个录音音频版本,对贝多芬《F 大调奏鸣曲》Op.10 No.2 第一乐章进行比较和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品风格的理解和把握。笔者发现,每位演奏家对相同作品的阐释都有一定的个性,因为每个人拥有不同的生活阅历和文化背景,在演奏风格上也会形成一定的差异。

钢琴演奏家在作品演奏中体现的个性与他们的社会背景、生活阅历、文化因素等息息相关。这些因素相互融合、渗透,从而使演奏家具有不同的创造能力并表现在其演奏的作品中。

注释:

①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年版。

②(苏)克里姆辽夫著,丁逢辰译,汪启璋校订:《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解读》,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 年版。

③DG 是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全称Deutsche Grammophon-Gesellschaft(德国留声机公司)。

④1945 年由匈牙利人门德尔松(George Mendelssohn)创立于美国纽约,以录制古典音乐为主。

猜你喜欢

大调奏鸣曲乐句
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Op.81a“告别”第一乐章三个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较
一生为客恨情多
手机上的奏鸣曲
G大调随想曲
春天的奏鸣曲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演奏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V216》的预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