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22-04-20傅顺元
傅顺元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整个数学课堂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问题和疑惑作为出发点,为学生解疑答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勇于提出自己的疑惑,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仅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提升学生的课堂幸福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如何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中讲解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提问,也可以将问题转变形式对学生进行提问,这都是可行的。除此之外,教师在讲完数学题之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吸收,将教师讲解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形式解答出来,这样学生才是真正的学明白。因此,培养小学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教师不能清楚地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表达能力有限,这会影响到他们对于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表达。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忽视了重要问题的存在,这就会导致教师很难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除此之外,学生缺乏沟通意识,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到的问题。因此,为学生解决问题,不能只从一方面看待问题,应该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地为学生解决问题。
1.2教师对学生实行强行灌输式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的启发
无论是对于哪一门学科的学习,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有不断深入探究的动力,学生才能够在整个学习道路上更好地培养问题意识。但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个问题,上课时将书上的知识点直接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这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的,同时,学生很可能产生厌烦心理,这对学生更是不利。因此,教师要重视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及时纠正,在学习中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让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让教师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探究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1从教师的教学出发,主动向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从教学出发,向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慢慢地学生就能够自己找到问题的存在。因此,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自己弄明白为什么应该这么进行计算,为什么利用另一種算法就行不通,而不是一上来就是教师将正确答案摆在学生的面前,这就缺少了对学生的启发,缺少了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是不可取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讲解完每一个知识点后,留给学生三到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消化,学生在消化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弄懂哪里的知识点自己已经掌握,哪里的知识点还不是特别熟悉。因此,教师向学生主动抛出问题,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也能够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道路中不断收获知识。
例如,在学习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数除法》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已经掌握到的分数乘法的知识点,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他们能够体会到其实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是一样的,只是将分数除法运算转化成分数乘法运算而已,这就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这也是学生自己产生问题意识,并且解决问题的表现。
2.2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以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不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通过学生的视角看问题,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在学习的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疑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设置小范围的奖惩制度,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疑问。学生只有将自己的问题表达出来,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够不断进步。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当小教师,让学生进行讲解问题,学生在讲解问题的过程中也会帮助其他的学生解决问题,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负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找学生讲解负数的基本知识点,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在旁边可以提出问题,这样也可以带动其他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这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道路上不断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带动学生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一起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许丽滢.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 文理导航(下旬),2021,No.429(11):31-32.
[2]张建刚.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No.247(07):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