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班幼儿有效开展科学教学活动策略的研究
2022-04-20郭晶
郭晶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启蒙期的重要时期,对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思想,良好习惯和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把握幼儿学习科学的各个环节,运用有效的教育策略应引导幼儿主动探求,鼓励幼儿发表不同的见解,充分的信任幼儿,让科学教育真正的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
关键词:科学活动;数学认知;游戏教学
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活动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一、创设适宜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氛围
中班幼儿年龄虽小,但求知欲强,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特别是对那些和生活有关的,经常看到的事物,幼儿可以说是百看不厌,百问不倦。幼儿喜欢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大胆猜测、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幼儿的这些认知特点,为幼儿学习科学知识提供了前提的条件。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引导者,教师首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在自由的环境中,幼儿的心情轻松愉悦,无压抑感,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容易形成创造意识,有助于幼儿创造自我和实现自我。
二、基于设计,激发幼儿的兴趣点,满足幼儿好奇心
幼小的孩子可以说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切记盲目随意,一定要准备充分,设计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节,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首先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中班的幼儿都比较喜欢模仿各类的小动物,我利用幼儿这一特点,在科学领域《规律排序》活动中,通过动物王国开运动会的故事进行导入,幼儿边听故事、边模仿动物角色,激發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我又进行创设了情景,请小朋友扮演两个不同的动物依次入场(体现A、B的规律排序),从而很自然的将幼儿的兴趣点转移到了两位小动物身上,小动物有规律的进行入场,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了此活动的目标。
分析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在组织科学活动时,我们要认真的研究幼儿的能力,活动内容的设定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情况组织适宜的活动。例如在《按数取物》活动中,在活动的设计时,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完成此活动,我们可以先进行不同两组物体数量一一对应的游戏,待幼儿掌握了游戏方法,我们在循序渐进按数取物,并且我们可以将集体活动的游戏投放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巩固此活动。
三、提供适宜的材料
幼儿认识事物的方式大多来自于他们的直接经验。幼儿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更是如此,它是在幼儿不断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主动探索、反复尝试获得的。这也是幼儿获得的最感性、最直接的知识。要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成为主动的探索者,主动获得更为广泛的经验,教师应精心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
1.材料应具有科学性、趣味性。
科学活动有时很枯燥乏味,有趣的材料时对幼儿学习最好的刺激,教师在提供材料时一定要考虑材料是否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如果材料只具有科学因素,儿童不喜欢,那就没有实际意义;如果材料只具有趣味性,那又失去了科学发现的真正作用。
2.材料应具有层次性。
如让幼儿探索厨房小工具时,教师可以提供操作难以不同的小工具,鼓励幼儿自选。在此过程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操作技能选择材料。这样更容易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提供有层次性的操作材料,更要关注幼儿原有经验和发展经验,在把握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尽量让幼儿“跳一跳”才能获得成功,促进幼儿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
3.材料应具有挑战性。
在提供材料时,我们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从而为他们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材料。
四、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
(一)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
“教学游戏化”实质是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愉快、有趣、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的教育过程。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动活泼的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使幼儿轻松的学习数学,获得有益经验。
我将数学活动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刺激幼儿的思维,让幼儿能够在自己生活密切相连的事例中主动地进行逻辑思维,利用各种游戏活动来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并巩固体验,加深幼儿对数学关系的认识,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例如在“交通工具”活动中,最初幼儿只能够按照大小、颜色进行分类,后来我让幼儿情景体验三种不同交通工具的出行方式,这样在游戏中,又引导幼儿说出交通工具还可以按照天上飞的交通工具、地上跑的交通工具、和水面行走的交通工具进行分类。这种游戏活动不仅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更轻松的完成活动预设的目标。
(二)在生活中理解和学习数学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把数学和生活相联系,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数学知识。发现花坛是圆形的,台阶是长方形的。孩子们边玩边议论,学习起来一点都不感到困难。和幼儿在户外活动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树的高矮、粗细;用餐时,通过分发小勺让幼儿感知数与数之间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幼儿把数学概念跟生活中事物的数量联系起来,加强对现实生活的有意注意,同时还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黄瑾、田方.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7
[2]张俊.幼儿园数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2
[3]周欣、康丹.儿童早期数学学习困难成因与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4]侯宇岚、陈芳/译.数学不仅仅是数数:基于标准的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