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2022-04-20宋建红
宋建红
摘要:语文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通过阅读等方式了解教学内容后,再积极进行思考,将了解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最终内化为自己的思维认知。要有效达成上述目标,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较强的自主意愿,然后凭借活跃的思维完成知识的内化。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具有较大差异的。所以,在教师需要分析造成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较低的原因,然后基于原因设计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兴趣;激发策略
前言: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即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又包括学生听讲、与他人交流、实践等类型的兴趣。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开展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如由教师主导的问题驱动式活动、由学生主导的合作探究任务。在不同的任务中,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分析学生在不同类型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问题,然后基于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
一、鼓励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个学生由于受家庭成长环境,以及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思维能力和学习水平具有差异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设置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这样,学习对学生来说就不再是束手无策,而是得心应手。如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采用分层作业的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燃起对学习的热情,看到希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难易搭配,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不让回答问题成为优等生的“独权”。不仅如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和表扬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取长补短,用显微镜看学生的缺点,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令学生在教师不断地指导、表扬中重拾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二、亦师亦友,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目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个别小学语文教师仍旧采用严厉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似乎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学生在教师面前也总是缩手缩脚,不敢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无法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因此,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打开学生的心门,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敞开心扉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由此可见,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可以在无形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另外,在布置习作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能够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题目,如《老师,我想对您说》《我的愿望》等。这样,学生会慢慢敞开心扉,把教师当作倾诉的对象,诉说内心的喜怒哀乐。通过这种形式,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与困惑,并及时纠正,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趣味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模式单一、落后,填鸭式地灌输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致使课堂氛围死板无趣。在这种教学状态下,学生形成固定思维,养成过分依赖教师的习惯,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无法激发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优化教学模式,利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如在课堂教学过程时,为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与文章内容有关的视频影像,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和理解文章的内涵。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自主探究。小组内成员应分工明确,如一名学生负责朗读,一名学生负责找出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一名学生负责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这样就能使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这一系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表演过程中,让学生细心揣摩文章人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也降低了教学难度。
四、基于凸显学生主体目的优化教学方案
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是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良好方式,也是教师提升学生学习趣味的策略。结合前文内容,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方式是基于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实践,然后在学生取得成就之后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评价。如此,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积极互动的乐趣,使学生的互动兴趣得到提升。但由于教师需要关注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多,对单个学生的关注程度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有效把握学生的实际能力变化情况。因此,教师需要寻找到能够切实反映学生学习能力与状态的方法,然后再基于学生的需求设计教学活动。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电子器材了解学生的学习互动情况。例如,在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中,机读卡是考试常用的学具。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机读卡,将机读卡中的字母用于代指分数,将卡中的题目与教师的提问互动联系在一起。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之后,教师便可以提示学生在机读卡中进行分数的涂卡。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便可以通过光标阅读器了解学生的课堂互动情况。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教师便可以借此设计能够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机读卡上答题的人数,了解参与不同环节的学生人数。而通过引导学生选填不同的选项,教师可以了解该学生是自主参与还是被点名。在分析机读卡之后,教师便可以将学生自主参与程度较低的教学活动设定为需要优化的活动,并进行趣味性、学生主体性方面的优化。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学生才会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率,使学习变得轻松。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趣味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亦师亦友,并合理地运用时机,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堪旺.刍议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法的应用[J].学周刊,2020(22):113-114.
[2]马金贵.小学语文兴趣教学在习作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下),2019(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