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
2022-04-20邢彩玲
邢彩玲
摘要: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阅读教学的核心即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阅读是思维的过程,而阅读教学即培养、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既往语文阅读教学中关注点多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培养的关注则相对较少,这也就极大地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效率,难以真正实现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措施
(一)抓住语言文字,形成感性思维
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语言,离开语言文字的教学会违背语文阅读的本真。2017年版新课标明确提出:“注重学生语言的实践能力,正确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有效地进行语言表达,实现思维发展。”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揣摩作品的内涵,从而让思维有效发生。首先,放大文本中敏感的字词,形成感性思维。每个学生在初步阅读文本时都会形成自己初步的阅读感受,或许是一些敏感的字词,抑或是一些动人心魄的语句。教师需要紧紧抓住这些敏感区,有效地设置情境,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从而进行深度阅读。比如,学习《老王》一文时,许多学生对文本中“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人的愧怍”中的“愧怍”一词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学生的“敏感点”。教师可以放大学生的这一敏感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何愧怍?文本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愧怍之情?“愧怍”一词能否可以换成“同情”?“愧怍”一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情感?教师巧妙地抓住“愧怍”这一敏感词,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学生会自然地从文本的语言出发,仔细咀嚼。比如,有的学生扣住“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这一句深度解读,形成自己的个性见解:“当然”是按照本分不应该要,这里写出了楊绛一家作为知识分子的高素质,不占小便宜。同时“当然”一词也流露出“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人力车夫老王面前有一种优越感,没有真正把老王平等看待,巧妙地切合了文本中的“愧怍”一词。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构建文本的多维情感,全面把握杨绛先生多年后回忆“老王”,了解其创作的真正意图,即杨绛先生不仅仅是对老王这样底层人身上的美好品质的赞美,更多的是一个知识分子多年后回想曾经的岁月自己不经意行为的悔恨。这是一种伟大的悲悯情怀,也是一种自我深刻的反思。教师紧扣关键词,并且逐步放大关键词在文本中的情感,从而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刻。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1.培养边阅读边思考、进行圈画批注的良好习惯
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曾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一句话中的“动笔墨”是指人们在阅读时一边思考一边可以运用一些符号对文章中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进行圈点勾画,还可以在书中做批注,写下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感悟、自己的看法等内容。这种方法能够让读者抓住文章的重点,对于提高人们阅读的实效性十分有利,这一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因此,教师要认识到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要引导学生学会边阅读边思考,指导学生在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要这样”等问题,让学生学会揣摩文章的内涵,训练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进行圈点勾画、做批注,培养学生形成阅读时进行圈画批注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当中去,品味语言,赏析人物形象,了解故事情节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而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这样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滋润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后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要重视指导学生在阅读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后写好读书笔记,形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把文章中好词佳句、经典片段摘录下来,也可以把自己对文章的人物形象、结构特点、写作手法等方面的评论写下来,还可以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观点看法等内容写下来。读书笔记篇幅可长可短,不作字数的硬性规定,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的个性化思考和看法就可以。在教学中,要长期坚持,促进学生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还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三)重视课内外阅读结合,强化学生阅读思维提升
高中语文教材中虽然涉及多种问题的阅读内容,但如果阅读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内是远远不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教材阅读的重视,同时还应适当地进行课外阅读延伸和扩展,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从而强化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宽学生的思维眼界,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阅读素养,促使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比如:在阅读《我与地坛》时,这篇文章是史铁生的代表作,主要讲述的是人应该怎样来对待生命中遇到的苦难。在完成教材内容阅读教学后,教师就可以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后阅读史铁生的另外一篇文章《秋天的怀念》,通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本质,并在无形中开阔学生的阅读思维。
结语
总之,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过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更应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及理念的限制,充分利用教材、灵活应用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从而不断锻炼和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全面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欧阳荐枫.创设思辨性读写情境 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基于统编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解读与建议[J].湖南教育(B版),2020(06):33-36.
[2]李军成.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剖析[J].学周刊,2020(03):125.
[3]陈玉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7(1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