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手机依赖对于流量使用构成的影响及其意义
2022-04-20郭希晓魏嘉蓉
郭希晓 魏嘉蓉
摘要:本次研究以临沂大学学生的手机和流量使用状况为对象进行发掘,得出了学生不仅手机使用时间长,而且对于流量的需求极大的结论,同时发现性别与流量开支存在一定关系。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推动了对于流量及其所用对象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又能继续加深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群体造成的影响及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流量使用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临沂大学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流量使用量、使用领域及手机使用时长,等方面。本次问卷一共发放1302份,收回1302份,剔除无效调查问卷73份后,统计出有效的问卷调查1229份,有效率达94%。
一、引言
随着网络与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低头族”、“手机控”随处可见。手机虽然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不可忽视的是也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手机依赖对于大学生群体危害极大,不仅容易使学生沉湎其中难以自拔,而且还会进一步引发对于手机的依赖感,且由于APP研发科技的日新月异,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不利于其全面发展。
二、手机流量使用量
结果显示,流量的使用多寡与其手机使用时间大致呈正比例关系。由于临沂大学占地约6000亩,面积广大,学生流动性强,因此学生多使用手机流量进行通讯。据统计,大学生每月流量使用量以50-100GB居多,0-20GB的学生最少。流量的使用状况不仅与校园卡套餐的容量大小有关,也侧面反映了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间的长短。据统计,有1097名大学生使用校园流量套餐,占比则高达87.34%,只有12.66%的学生不使用校园卡套餐,对于流量的依赖较小。这类学生或者是使用其它套餐,或者是常驻区域有无线局域网。
三、手机使用时长
在1229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长达到8小时及以上的学生共有219人,占比高达18%,即平均每5个大学生中,就有一个人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8小时,这种现象令人深思。
四、流量使用领域分布
其中流量使用最多的领域是娱乐类,这表明在大学生的、生活过程中,娱乐占比最大。在收上来的有效调查问卷中,娱乐类使用流量最多的男生有377人,女生则有708人,占比分别约为31%和58%,女生的娱乐类使用流量显著高于男生。这体现了性别对于流量使用的影响。其中又以视频类APP体现得最明显。如今,各种各样的短视频大行其道,不断推出各种新模式,以此吸引并留住用户,扩大流量池从而增加曝光度并获利;用户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来说较弱,而这些短视频又以搞笑和噱头为卖点,流量供应商以其套餐和优惠相诱,再加上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有较多的精力和闲暇,“四因”合一,很难不使人沉迷其中;又由于作为载体和媒介的手机的特殊性,小巧便携,使得可用性场景十分广泛,再加上APP运营商的精心设计,时间被“收割”无疑成为一种必然现象。“抖音五分钟,人间两小时”诚非虚言。
其次是通信和学习类,这反映出大多数大学生更多地将手机作为一种娱乐的工具,尤其是越来越多的APP不断收集着用户的个人信息,针对不同手机用户推出个性化服务。而由于手机中安装的各类APP帶有营销性质,大学生往往会出于猎奇、消磨时间等原因而不断在手机上安装各类APP,进一步增加了流量使用量,扩大流量使用范围。
在购物类APP方面,共有754人流量花费超过其它领域,其中男生有195人,女生有559人,而每个月手机流量使用达到50GB及其以上的人有526人,说明了网上购物与大量的流量消耗相关度较大,进一步说明了手机依赖程度的提高对于流量使用构成的影响,反之亦然。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少部分学生在健康和工具类使用较多,这几类APP最主要的功能在于记录生活,满足需求,但在无形之中也加剧了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五、研究结果
在手机的使用方面,使用时间的增长不仅减少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时间,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也会加剧行动上的延宕,造成思想上懒惰的同时更进一步弱化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手机对于大学生在精神层面的隐形伤害。
从总体上看,手机依赖甚至成瘾加剧了人们对于流量使用构成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及其附加诱惑又反过来加重了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如果不能及时认识到自身行为并做出调整和改变,很容易陷入科技的汪洋大海而无法自拔,进而打乱大学生手机使用节奏,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六、现实意义
大学生应当合理使用手机。这是由于手机使用时长增加会影响大学生视力,缩减其户外运动时间,降低身体素质,提高疾病的发病率且提早发病。如此恶性循环,大学生短暂而又极其宝贵的青春年华将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一点点耗费殆尽。当失去了学习技能和知识的最佳时机,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的竞争中将会失去本该拥有的宝贵竞争力,等待他们的将是未知的前路和沉重的生活压力,而悔之晚矣!
参考文献:
[1]何安明,万娇娇,惠秋平.手机依赖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学业倦怠的中介作用和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J/OL].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03):391-398[2022-02-11].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10.
[2]李璇,梁祎明.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的关系:冗思和焦虑的作用[J].保定学院学报,2022,35(01):105-110.DOI:10.13747/j.cnki.bdxyxb.2022.01.015.
[3]余勇,梁国江,张尤微.自我管理视角下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行为的实证分析[J].教育观察,2021,10(09):56-59.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1.09.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