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体验式教学改革探索

2022-04-19梁培培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模式专业

梁培培

(山东政法学院 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迭代更新,以及媒体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化,全媒体传播路径逐渐泾渭分明,这也促成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以下简称“网新专业”)在各大高校遍地开花的学科繁盛局面。在以“精专业、融法学、广学识、强实践、多面向、重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丰”型特色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的支持下,山东政法学院网新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新闻学、传播学知识底蕴,通晓新闻传播政策和法规,熟悉大众媒体运作机制,具有较高网新专业素养,熟练掌握新媒体应用技能,善于综合运用多种媒介手段进行整合传播,能够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新媒体及内容的管理、策划与传播,以及新媒体营销、新媒体研究和网络舆情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信息传播人才。在该培养目标的指引下,网新专业所设核心课程既包括新闻学与传播学概论、媒介发展史、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等基础理论课程,又涉及交互设计、移动应用产品设计以及新媒体技术与应用等多元实践实训课程。

教育乃国之大计。教育成果能否实现产业创新、反哺经济社会越来越成为评价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不仅如此,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性和主体性亦被赋予更高的价值和关注度,“以学生为主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成为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扮演着启发者、答疑者和纠偏者等辅助角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入行业真实情境或仿真情境,带着问题去观察、实践、讨论,亲身获取一手知识和体验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的特征有三:其一,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其二,综合运用线上线下资源,实现混合式教学;其三,历经导学、研学和用学三阶段。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更深切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符合网新专业对于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体验式教学成为网新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突破点和契机。

二、网新专业教学现状与改革契机

山东政法学院与其他19 个高校同属2013年首批设置网新专业的院校,截至2021 年,经过八九年的发展壮大,我国已有200 余所院校开设了网新专业。从课程设置来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构成网新专业学生的两大学习内容体系,其中后者又可分为专业实训课程和专业实习两部分。在专业实训课程中,以作品产出为导向、“以赛代练”的工作坊制教学模式在近几年成为激活网新专业教学改革的一汪活水,亦成为激发学生创造力、主体性、参与感和体验感的重要因素。而专业实习则可以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行业真实情境中,做到学以致用,通过真实实习体验来修正和完善既有理论认知。

体验式教学可引入到网新专业所有类型课程的教学中。首先,与其他传统专业相比,网新专业属于朝气蓬勃的前沿专业和新兴专业,与当下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高歌猛进的现实息息相关。而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群体从来都是前沿内容和新兴科技的拥趸,在新媒体接触和使用的直接体验方面甚至超过了专业教师。因此,即便是专业性、体系性较强的理论课程知识,大学生也具备一定的话语权。换言之,以学生为主导的体验式教学即便在网新专业所设的理论课程中也并非全无用武之地。其次,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教育”垂直领域的不断纵深化催生了MOOC、SPOC以及混合式课程等新型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用户的学习者学习效果和学习满意度与学习体验的联系更为紧密,而于网新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实习情境往往就在于微信公众平台、社交媒体等虚拟空间,体验成本较低。第三,用户体验范式最早源自交互设计学科,关注人与机器的交互体验。新冠疫情暴发使得在线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甚至在疫情严重时完全取代了课堂教学。用户与智能手机、计算机、互联网、在线学习平台、教师以及同伴等之间的交互成为影响其学习满意度和体验的重要因素。智能终端与移动网络的发展使得场景化的体验和消费成为现实,教育领域的互联网思维也在向移动端迁徙,更加细分的市场不断丰富教育的既定内涵,催生了教育产品形态的多元化,给用户带来更为丰富的体验[1]。总之,“以学生为主导”“以体验为准则”以及“以自主学习为要”成为网新专业体验式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三、网新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与可行性

进入物联网时代,随着环境信息化和信息环境化双向趋势的不断加深,互联网而非父母、师长、书籍等传统文化语境中的知识权威成为人们检索信息和知识的首选工具。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教育”向纵深发展,在线学习平台、线上资源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和高效手段。对于网新专业来说,让学生以专业视角观察、研究和分析新媒体产品,可以获取远比课堂教学更为直观、生动而新奇的感受和体验。网新专业的体验式教学路径可以划分为线上线下联动的三个阶段:其一,设计资源引导学习;其二,面授答疑专题研判;其三,作品产出和迭代(图1)。

图1 网新专业的体验式教学路径

(一)设计资源引导学习

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以学生为主,教师扮演着指导者、答疑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教学内容设计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准备[2]。在第一阶段,教师通过课程设计将先导资源上传至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借由在线学习平台获取资源展开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习得。教师在设计课程资源时需要做到三点:其一,在设计先导资源时注意整合理论知识和经典行业案例。网新专业尤为强调学以致用,仅仅提供教条式的理论知识,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僵化,难以学以致用。其二,避免“满堂灌”的填鸭式知识陈列,融入启发式和开放式提问。学生不仅通过浏览资源习得知识,还要在回答问题的目标驱使下检索素材和思考归纳,激发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其三,注意先导资源的开放性设计,突出师生共创和协作的教学理念和逻辑。与教师相比,学生对于网新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丰厚,对于行业趋势和案例的解读也往往不够专业,但他们是媒体素养良好、对新事物抱持好奇心的“互联网原住民”,往往可以敏锐地窥察到鲜活而具体的新媒体行业发展细节,这对于教师而言也是极为难得的知识反哺契机。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先导资源来完成知识的习得,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可在第二阶段的面授答疑环节来解决。

(二)面授答疑专题研判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且充分利用了在线学习的知识检索、共创协作以及数据分析优势,那么第二阶段的面授答疑则保留了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独特优势。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可通过教师面授答疑和与同伴之间的焦点讨论和专题研判来解决。在这一阶段,在线学习所具备的检索便捷、资源庞杂等优势是难以回答围绕某一难点或专题的深度学习的。

毋庸讳言,互联网的信息覆盖面之广是任何知识权威和专家学者难以匹敌的,我们甚至可以从学习角度出发将之视为广义层面的在线学习平台。但从知识的系统性和纵深向来说,互联网无法提供给学习者专题化的深度思考,它只是信息片段和知识点的罗列和拼接。在新媒体产业领域亦是如此,尽管围绕某一新闻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到多角度和片段化的报道,但那些深度报道和专业解读多来自传统媒体的专业人士和权威学者,这种理论知识的深化和细化是技术平台难以达到的。

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是课程导师角色[3]。经由第二阶段的专题研判和教师答疑,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和深化,进一步掌握了所学内容的本质和精髓,为第三阶段的作品产出奠定了基础。

(三)作品产出与迭代

作业和作品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技能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培养网新专业应用型人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于网新专业而言,在第三阶段,针对不同的课程,他们往往需要独自或分组完成不同类型的作品,如公众号文章、微电影、H5 交互动画、移动应用产品原型等,这些作品是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的重要参考。

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实训课程,网新专业教学均要把作品实现和实践应用置于首位,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培养行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在此基础上,体验式教学还要求以学生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自主学习、深度思考之后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并通过作品创作和实现达成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和强化。

四、思考与展望

网新专业生发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终端技术等前沿科技蓬勃迸发的时代,该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的遍地开花也伴随着传统媒体的日渐式微和短视频、直播和移动应用程序等新型媒体形态的次第涌现。随着物联网时代拉开序幕,在全社会向着“万物互联”的未来蓝图阔步迈进的过程中,对于网络与新媒体的体验发生在每时每刻,课本上冷冰冰的关于新媒体的概念定义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因为他们已经在一呼一吸间接触和体验着鲜活生动的新媒体,这种体验是更直接的;网新专业乃至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不再是“中心”和“导向”,他们演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助”和“配角”,只有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才会更好地发挥价值。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开宗明义:媒介即讯息。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4]。

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在线学习平台的出现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产生冲击,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也是体验式教学应有之义。在线教学具有即时沟通、检索便捷、节省成本等诸多优势,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网新专业与互联网和新媒体产品关联紧密,可以激发出在线教学更大的价值空间,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更高的实践自由度。当然,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也不容忽视,针对疑难问题的专题研判和深度探讨依旧需要借助教师以课堂教学方式来完成。

“互联网+教育”可以实现传统教育教学领域的重构,新的教学情境需要与之适配的教与学两方面的角色再分工。对于网新专业这一强调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专业来说,体验式教学可以夯实和巩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同时也可以赋予学生更宽广的创作自由度以及更高的创作热情,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成果的提炼。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