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红色旅游研学设计
——以扬美古镇研学为例
2022-04-19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530021黄靖钰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530021) 黄靖钰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1]。教育部等11 部门于2016 年11 月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2]。中小学应适当组织开展红色旅游研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体验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增长见识,同时学习革命精神,传承革命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挖掘和整合红色旅游地点的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资源和商业街道、建筑文化及历史文化遗址、革命遗址等社会资源,依托相关资源设置具体研学任务清单,开展主题研学旅行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地理实践力。本文以广西南宁市扬美古镇为例,探讨如何将红色旅游资源融入研学旅行活动,落实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一、地理实践力与研学旅行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1]。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旅行可让学生在真实的地理情境中开展调查、实践与探究等活动,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因此,研学旅行是落实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二、依托红色旅游资源,设计研学旅行
(一)研学地点的选取
研学地点的选取需要遵循安全性、学科性、实践性原则[3]。安全性原则是指研学地点应能保证师生的安全。学科性原则要求研学地点能体现地理学科特色,能让学生充分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践问题。实践性原则要求研学地点能保证学生考察、调查、探究等实践活动的开展。扬美古镇位于南宁市西南部,距离市区不到40 千米,始建于宋代,至今仍保存有南宁市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扬美古镇现存8 条古街、8 处古码头。扬美古镇位于左右江革命老区。参加过镇南关起义和辛亥革命的革命志士梁植堂、梁烈亚均为扬美人。黄兴曾在扬美古镇的魁星楼召开军事会议。由此可见,扬美古镇历史悠久,其中的建筑、古码头、古街道等记录了古镇的发展和变迁,承载着丰富的革命文化和历史,是开展红色旅游研学活动的理想场所。扬美古镇作为国家AAA 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离市区不算太远,海拔较低,能保证师生研学期间的安全,也方便研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将扬美古镇选为研学地点符合安全性、学科性、实践性原则。
(二)研学目标的制定
研学目标应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研学地点的课程资源来制定。《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为: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举例说明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结合实例,分析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举例说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结合上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扬美古镇的相关课程资源,本次研学目标制定如下:(1)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分析扬美古镇所临的左江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对水运、码头选址、聚落的影响,总结出左江对扬美古镇的影响,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2)通过使用相关软件工具和实地考察,分析扬美古镇空间形态与分布特点及其作用、古建筑群所体现的地域文化,培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小组协作探究能力;(3)通过对扬美古镇革命遗址的参观,了解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4)通过访谈和实地考察,总结扬美古镇旅游开发的效益、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培养人地协调观。
(三)研学路线的设计
研学路线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研学需求,保证研学活动安全高效进行。结合扬美古镇背景调查和本次研学目标,研学路线设计如下:扬美古商埠码头—临水一条街—金马街、梁烈亚故居—黄氏庄园。
(四)研学前的准备
1.研学小组划分及分工
研学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成员6 人左右,设置小组长和小组记录员、小组分享员。小组长负责组内分工统筹;小组记录员负责拍照并记录研学过程中的讨论、访问等内容;小组分享员负责汇总研学任务清单,后期通过图片、文字等多样化形式呈现小组研学结果;其他成员按照研学任务清单参与讨论、总结。
2.研学物品准备
携带遮阳帽,以及装有Google Earth、高德地图软件的智能手机等相关物品。
3.研学安全教育
研学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明确研学纪律要求,例如防落水、防中暑等。
(五)研学任务清单的确定
研学任务清单主要包括研学地点、研学微主题、研学问题、研学相关背景资料、具体研学任务。本次扬美古镇研学任务清单见表1。
表1 扬美古镇研学任务清单
三、依托评价表,进行评价反馈
《课程标准》强调要以表现性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结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次地理研学活动的评价注重学生在研学过程中体现出的能力。笔者从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研学参与、研学成果等维度进行评价。研学评价表(见表2)涵盖研学准备、研学中、研学后三个阶段。本次地理研学活动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个人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其中,个人自评和组内互评是学生依据自己和他人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贡献进行评分,属于过程性评价;教师评价是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表现给各小组评分,为终结性评价[4]。
表2 研学评价表
四、总结与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科学探究精神。高中地理研学立足于真实的地理情境,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难度不同的研学任务,使得学生在研学探究中结合区域认知,运用综合思维、整体性思维分析地理问题,加深对地理知识、地理原理的认知。
本次扬美古镇研学活动设计结合扬美古镇的红色旅游资源,挖掘研学地点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设置五个不同的研学微主题,锻炼学生使用软件、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落实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本次研学活动设计还融入感悟革命精神的特色研学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在实际研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现场提出新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做好预设并收集相关资料。本文尝试编制统一的研学评价表,对学生的研学表现进行评分,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关注过程性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兼顾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组内互评,尽量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为了使评价的实操性更强,研学评价表中的评价要点还需要具体描述不同水平层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