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国情怀教育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以杜诗专题教学为例

2022-04-19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300400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4期
关键词:杜诗家国秋风

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300400) 崔 畅

诗圣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杜甫诗作整合起来进行专题教学,将杜甫的生平经历与经典诗作相串联,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安史之乱前后杜诗的特点变化与思想内涵,进而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与家国情怀,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一、走进杜诗,探究家国情怀

杜甫的诗中,既有对祖国山河的热情赞颂,又有对亲人朋友的关爱挂念,更有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对社会国家的感慨忧虑。笔者选取了编入教材的《望岳》《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分析杜诗在安史之乱前后的特点变化,探究杜甫在诗作中表现出的对人生、对国、对家的感悟。

(一)青年雄心意气风发,爱国热情胸中涤荡

二十岁起,杜甫开始“壮游”,前后三次游览了吴越、齐赵、梁宋等地,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陶冶了性情,结交了好友,时而登高怀古、饮酒作诗,时而打猎取乐。

公元736 年,二十四岁的杜甫北游齐、赵,见到横跨齐鲁大地、雄伟磅礴的泰山而写下了《望岳》一诗。当时,唐朝正处于开元盛世的鼎盛时期,而自小家庭条件优越的杜甫,也正过着“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因此,杜甫虽然刚刚经历了落榜,但并不太在意。《望岳》一诗中丝毫没有落寞悲伤的情绪,传递的是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是积极昂扬、乐观向上的蓬勃朝气。

全诗音韵铿锵,气象阔大。“齐鲁青未了”展现了泰山巍峨高大、雄伟宏阔的气势;“造化钟神秀”突出了泰山耸立于齐鲁大地的独特地位,并赋予大自然人的情感,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及参天矗立的雄姿;“曾云”“归鸟”的描述,使得泰山青翠、宏伟的形象更为生动;结尾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了青年杜甫对生命、生活及前途的乐观与自信。

整首诗不仅表达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情赞美,还表达诗人对盛唐国力的肯定、对未来的期待,更流露出诗人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这宝贵的思想萌芽预示着其未来的伟大发展。

(二)不惑之年念家悲己,触目伤怀忧心如焚

开元年间,国力鼎盛,百姓富足,但自天宝开始,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不断激化。终于,在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了。这一战乱历经八年,国家动乱,人民不安,致使唐王朝盛势不再。

不惑之年的杜甫为实现报国之志,将家人安置在鄜州,只身投奔唐肃宗,却在途中被叛军俘获,押送至长安。纷飞的战火、破败的城垣、满眼的荒凉萧条,使身处被叛军占领的国都的杜甫触目伤怀。他忧心如焚地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

开篇一个“破”字,写出了昔日繁华的长安城如今变得破败不堪;一个“深”字更是将山河依旧却乱草丛生的强烈反差表现得触目惊心。司马光曾写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一座繁华的城市,竟被毁坏到此等地步,多么可悲可叹!首联虽写景,但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都城残破,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等念头困扰着杜甫。此时的杜甫只有四十五岁,却已满头白发,只因挂心家人的安危,只因担忧全天下的百姓,只因思虑国家的命运。

整首诗哀婉悲戚,将杜甫对国家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世的伤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看到杜甫这位心怀天下的诗人,早已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三)凄苦中年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理想崇高

公元759 年,对浑浊的时政痛心疾首的杜甫辞去职务,西去秦州,后几经辗转来到成都。奔波半生的杜甫求亲告友,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了一间茅屋。此时,杜甫身无官职,寄人篱下,日子过得十分困苦。不料,在公元761年8月的某一夜,秋风乍起,大雨接踵而至。杜甫的茅屋被狂风暴雨所毁,饥儿老妻,彻夜难眠。杜甫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开篇起势迅猛,一个“怒”字将秋风拟人化。好不容易盖起来的茅屋让杜甫有了栖身之所,不想屋顶的茅草却被突来的狂风无情地卷走。枯黄的茅草飘飞四散,有的挂到了高高的丫杈上,有的飘到了夹杂着黑色污泥的水洼中……“洒江郊”的茅草已无法收回,落在平地的茅草还被“南村群童”抱走了。衣衫单薄、身形干瘦的杜甫“唇焦口燥呼不得”,只得倚着拐杖,立在屋外兀自叹息——叹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叹群童欺侮,无可奈何;叹世风淡薄,穷人无数;更叹自己“老无力”的憔悴悲哀!其实此时的杜甫才不到五十岁,可见他的“老”并不是指身体上的衰老,而是指内心的沧桑,面对这样的身世和国运,怎一个“无力”了得?

“屋漏偏逢连夜雨”正是中年杜甫的经历。墨色的云低沉沉地朝茅屋压来,这一片暗淡就是杜甫内心的写照。他辗转半生,眼前穷困得只有一床“冷似铁”的“布衾”,看着“雨脚如麻”地滴在“娇儿”身边,又如何能安然入眠?因“丧乱”而“长夜沾湿”的杜甫不能入睡,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他的思绪绵长,他盼着雨停,盼着天亮,想到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自己的处境一样,便更觉长夜漫漫。于是他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铿锵有力的节奏、壮阔的意境和奔腾的气势,犹如一道亮光,劈开了黑暗,迸发出了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在见到“广厦”后,请不要忘记,那间破败黑暗、以枯黄色茅草为顶的穷庐;请不要忘记,那个“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杜甫。

杜甫的大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在人生的后半期,他目睹了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百姓挣扎于水火之中。遭遇如此不幸却不抱怨国家,不怨天尤人,而是希望战乱早日结束,国家早日安定,这就是杜甫深沉的家国情怀!

二、专题教学,传承家国情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一目标既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又助推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诗歌教学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担负着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等任务,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杜甫诗歌精练丰富的语言、沉郁顿挫的风格及传递的赤诚爱国精神,有利于学生的文化传承、审美创造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在传统诗歌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未能将杜甫诗歌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整合融通,进而影响学生全面多维地学习、理解和评价杜甫及其作品。因此,笔者尝试打破教材编排体例,结合杜甫的经历开展杜诗专题教学,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杜诗的精神内涵。

(一)知人论世,背景铺垫

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提到,是则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可见,“知人论世”对诗歌教学,对更深刻、更透彻、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杜甫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触较多的一位诗人,但学生对其并未形成完整立体的认识。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背景铺垫,采用了“知人论世”的方法,以引领学生置身诗境,深读其诗。

第一,了解杜甫所处的社会背景。笔者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积极开发网络资源等,以全面展现诗人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进而引导学生挖掘诗人在诗作中抒发的情志和展现的社会现实。如杜甫另一首被选入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现实主义叙事诗《石壕吏》,作于安史之乱如火如荼的阶段,这一阶段因史思明援军的到来和唐军内部的重重矛盾,唐军全线崩溃,急需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时值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赴任途中,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诗人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有感于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便作此诗。这首诗凸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更反映了诗人对战争引发的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不可逆的趋势。

第二,了解杜甫的人生阶段。我们知道,杜甫见证了唐王朝的由盛转衰,他诗作的风格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诗人在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呈现出的不同思想倾向、情感态度等要有全面的掌握。杜甫一生中共写了三首《望岳》,早年吟咏东岳泰山之时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仕途失意时,吟咏西岳华山道“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暮年饱经风霜却仍忠君爱国,面对南岳衡山时“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在遭遇挫折、理想破灭后,杜甫的情感不再高昂,转而被伤感沉郁所取代,但他仍胸怀国家。授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整合分析教材所选诗歌,利用思维导图等将杜甫的人生轨迹和诗歌创作梳理清楚,从而更直观地展现其思想情感的变化起伏。

(二)赏读诗作,品味诗韵

1.体式不拘一格,主题丰富多样

笔者整理归纳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作为精读课文的杜甫诗歌及推荐的课后应补充积累的杜甫诗歌,见表1。

表1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杜甫诗歌整理归纳表

在笔者的引领下,学生更容易发现杜甫那双透视社会人心的慧眼。杜诗以丰富多变的体式阐述着杜甫对特定的历史内容和冷峻的社会政治的思考。

2.韵律造诣深厚,语言精雕细琢

笔者在专题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感受杜甫诗歌语言的精致。

《望岳》中“ɑo”韵一押到底。《春望》中“in”韵严整规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段段换韵,呈现出一种独具特色、参差错落的音乐美——“ɑo”韵音调悠长,仄声韵急促转折,“u”韵低沉连绵。在教学中,笔者虽然会淡化诗歌押韵的讲解,但是会采用朗读的方法带领学生去感受杜甫内心深沉的情感与约定俗成的格律体制的完美契合,感受杜诗用韵的造诣深厚与用语的精准。

杜甫在继承与发展古典诗歌语言凝练典雅方面可谓别具匠心。《望岳》一诗,通过“远望—近望—细望”的变换凸显不同视角下的景致,除了诗题,全诗无“望”却字字扣“望”,足见杜甫语言的凝练性与丰富性。《春望》中杜甫用“深”字来形容草木的高度,这便凸显土地之荒芜,进而表现国都之破败、山河之动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首段以“号”表现秋风之声,以“卷”表现秋风之形,以“洒”表现秋风之力,何其高妙。

3.无限深情凝结,赤子之心常存

如果把杜甫各阶段的诗作用色彩来表现,那么它们定然能绘成一幅色彩由浓烈转为深沉的画卷,且画面上总有一抹艳丽的红色,那便是杜甫一生葆有的赤子之心。

从壮年漫游时的应举,到困顿长安十年的应举;从“三大礼赋”的进献,到看守兵器的小官员;从左拾遗的短暂安稳,到辞去官职,寄人篱下,漂泊穷困;从意气风发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再到“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杜甫的人生早已与时代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杜甫生命的几十年中,他几乎没有获得过施展抱负的机会,但是他仍心系苍生、心系国家,如此拳拳爱国之心实在令人动容。这使他“泛爱众,而亲仁”的家国情怀更显厚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努力将之传承!

杜甫,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诗人用一生的时间穿过时代的黑暗长廊,为后人留下了一首首不朽诗作,他高尚的家国情怀成了我们不懈奋斗的精神源泉!

猜你喜欢

杜诗家国秋风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秋风
杜诗学文献研究的重要创获
——评王新芳、孙微《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贫困无田杜太守
秋风吹
清初杜诗研究二题——钱谦益《解闷》诗笺与仇兆鳌“四句分截”说
家国情怀(组诗)
在当代我们如何读杜甫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