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优化路径

2022-04-19姜佳函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乡村教育优化路径乡村振兴

姜佳函

摘 要:农村教育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也代表着我国乡村地区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能否真正提高我国农村教育水平、加快农村教育现代化进展,关系着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事关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巩固。要优化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必须从顶层规划和落地执行两方面入手,集中力量解决现阶段农村教育中不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现状,从教学理念、师资力量及其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思路,同时加强资金支持,以更大力度引进专业化人才,完善乡村教育的基础设施,以提高我国乡村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关键词:乡村教育;现代化;乡村振兴;优化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执政之源,是强国之基,是有效推进群众自身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乡村教育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水平较城市教育有较大差距,甚至形成了较为割裂的格局,其根源在于城乡二元化的社会结构。要想真正有效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必须从农村教育入手,提高教育水平和能力,真正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

一、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剖析

农村教育现代化就是利用各种手段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使之和高速发展的乡村经济水平相适应。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对于我国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因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因而解决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困境,提高农业农村教育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及时改革我国农村教育中不合理和落后的部分,以真正促进我国新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

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全面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变化需求,增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理论认知,要以乡村作为发展教育的前沿和一线阵地,并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学生特性,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当前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困境

(一)教学理念陈旧造成对农村教育现代化认识不足

由于乡村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传统的教学理念仍然是我国乡村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农村自身发展存在一定的闭塞性,导致着乡村的教育部门和教师,在思想上很难有效接受外来新的思想,他们不能充分理解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基础。另外,因为固守于原本自己所接受的知识,不对其作出及时的更新和改进,这样不利于教师能力的养成和观念的变更,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学校教师和教育部门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实践教育在农村地区的缺失。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依托,如果乡村教育中缺失了实践教育,那么就会对现代化的乡村教育发展带来一定的局限性。我国乡村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必须要及时更新这种落后的传统思想与观点,促进我国乡村教育现代化中的理论基础。

(二)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农村教育现代化教学水平低

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和城市有所差距,这根源于城乡二元性割裂的社会结构,由于乡村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普遍要弱于城市地区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着乡村地区的教师待遇远不如城市教师的待遇好,所以乡村地区在根本上就缺乏同城市地区的学校企业人才的竞争力。根据现在的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师范院校毕业生毕业后的第一选择就是进入那些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且能够提供丰厚待遇的一线学校或二线学校,他们很少能真正到农村地区中从事乡村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乡村地区的师资力量有些薄弱。而乡村地区的师资力量薄弱所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农村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偏低。由于现阶段的师范院校毕业生所经历的教育是系统化的师范教育,他们可以有效将前沿化理论化的示范经验传授给学生,进而推动农业农村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层次的进一步加深。

(三)基础设施匮乏引发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不均衡

如前文所述,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根源在于城乡二元性割裂的社会结构,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乡村地区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远远低于城市的发展水平,并且在文化和思想素质方面都远不如城市地区,这就在一定意义上导致农村地区很难有充足的人才。基础设施和教育投资方面的匮乏是我国乡村地区现代化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又一个问题。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并且农民普遍学历比较低,加上农村财政收入的匮乏,导致了乡村地区很难对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予以翻修或更新,同时也很难引入最前沿的辅助教学设备。而由于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多功能教学手段,农村学生的眼界也往往不如大城市学生的眼界宽。这些都加剧着我国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不均衡。

三、新时期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优化路径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农村教育认识水平

笔者认为,要对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予以优化,必须对教育部门和学校教师的思想观念予以更新。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对于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因而必须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可以选拔乡村优秀教师到县一级或市一级的教师进修学校进修,同时通过物质奖励教师激励他们考取在职硕士研究生,以便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我国乡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另外,乡村地区的教师也要进一步发挥自己学习的能动性,树立终身学习和长久学习的学习理念,主动学习目前教育学最为新颖和前沿的理论,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融入創新创业教育理念,并辅以教育学理论最为前沿的研究,使我国乡村教育水平能大踏步地赶上时代。

(二)加强人才引进,提高农村师资素质能力

要及时对农村教师队伍的构成进行更新,进一步加强优秀教师的引进力度,改善教师队伍的人才构成。乡村地区学校负责人要频繁到师范院校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教育部门也要为乡村地区的教师提供编制保障。另外,要进一步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在人才吸引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系统化完整的教师培养体系和培养制度。同时学校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特点,有选择地建立起城乡教师轮换制度,将城市地区的经营理念和前沿理论带到乡村地区来,减少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促进我国乡村教育振兴和农村教育现代化。

(三)保障资金支持,提高农村教育基础设施

县(区)一级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坚持以财政资金的流向来扶持乡村教育的发展,要提高乡村地区的教育经费,以使得当地能够有较为充足的资金改善自己的教育状况。同时要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和监管部门,对于拨划到乡村地区的财政资金进行有效监督,以做到专款专用,保证财政资金不被挤占、不被浪费。另外,县级住建部门和燃气供水部门等基础设施部门要加大对于乡村地区的政策扶持和物质保障,对于乡村地区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及时予以翻修或更换,以保障学生能够安稳在学校和教室里学习,减轻他们学习上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

四、结 语

农村教育现代化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深刻推进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各地政府要从教师人才队伍、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及其教育理念四个方面入手,系统化地解决乡村地区不适应我国现代化的问题,提高农村教育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国华,张旭.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误区、现实问题与发展策略[J].现代教育论丛,2015(06):19-23.

[2]任胜洪,白莹.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多重逻辑及实现机制[J].现代教育管理,2020(11):29-35.

[3]秦玉友.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教育现代化自信危机与重建[J].教育研究,2021,42(06):138-148.

[4]郝文武.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和目标[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31-39.

(作者系佳木斯大学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乡村教育优化路径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