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语文要素,助力阅读教学
2022-04-19杨淑娴
杨淑娴
正确把握各年级的语文要素,把年级要素串联起来,纵横了解要素之间的关联,不仅如吴忠豪教授所说的不会越位和脱节,还能更好地引领教师进行课内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及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从而有梯度、有层次、多角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中,在阅读教学中,聚焦融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下面以民间故事《田螺姑娘》的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聚焦融合语文要素,激趣导学,促进阅读教学的开展。
一、解读文本,把握能力发展点
《田螺姑娘》是一个民间神话故事,出自《搜神后记》卷五。该故事浅显易懂,但是叙述方式颇有妙处,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如故事中写到谢端从田地里干完活回到家,“发现桌子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此处为悬念一。当他以为是邻居李大嫂帮的忙,前去答谢,结果却发现另有其人,此处为悬念二。当谢端知道是一位美丽的姑娘为他做饭,想一问究竟时,却发现水缸里的大田螺只剩下一个空壳,此处为悬念三。故事中的多处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故事脉络清晰,有完整的情节:谢端身世可怜一一早出晚归辛苦耕种——带路边田螺回家——一天发现家中桌上有热腾腾的饭菜一一想向邻居们道谢,却发现另有其人一一发现是一位美丽姑娘做饭——推门进屋只看见大田螺只剩下一个空壳一一知道实情,最终田螺姑娘消失——谢端及乡亲们生活改善,建庙立祠纪念田螺姑娘。清晰的情节线索让学生复述有支架可依。再者,作为民间故事中的主人公谢端和田螺姑娘都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谢端虽然身世可怜,但是他并不自怜自弃,而是勤勤恳恳,每日早出晚归,用自己的劳动来实现自我的价值,同时,他懂得感恩,遇见突然出现在饭桌的一顿饭菜,便向邻居道谢。而田螺姑娘在谢端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解决了谢端的温饱问题,也温暖了谢端的心,“田螺姑娘”更是后来勤劳、善良的代名词。学生在阅读故事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人物优秀性格品质的熏陶感染。
二、聚焦要素,融合于阅读教学
在解读故事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故事中多处设置悬念,故事情节完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导向等特点,融合统编教材中适用的语文要素与阅读教学中。
(一)预测故事情节,激发阅读兴趣
在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预测是重要的阅读策略。是指学生根据故事文本所提供的材料,如主要情节、插图等,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等对人物命运和情节的发展进行预先推测。[2]结合《田螺姑娘》故事中有多处悬念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伊始,便呈现阅读提示,请学生自由读故事,并且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可能发生的事,在旁边空白处做简单的批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与文本进行交流。等学生们都基本阅读并批注完,教师以提问“你的预测和故事发展一样吗?”展开学生的交流。并适时给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回答的范例“当我读到……我就猜……因为……”,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到,从而引导学生梳理预测的依据和内容。学生在预测谢端与田螺姑娘之间的故事时,阅读兴趣浓厚,交流氛围热烈,从而加深了故事情节在脑海中的印象,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创造性复述故事,梳理故事情节
复述的要求根据各年段的学情而有所不同,三年级要求详细复述,四年级要求“简要复述”,在此基础上,五年级则要求要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口语交流和交流平台已梳理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技巧:丰富故事情节、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代入角色讲述故事、变换情节顺序等。《田螺姑娘》的情节完整,脉络清晰,且在预测后情节后,学生已对故事情节有了初步的感知。为此,教师顺势让学生为同桌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学生上台讲故事,教师相机点评学生讲故事只是复述了大意,还能够更加精彩,更让人印象深刻,究竟有什么办法呢?适时让学生在情景中思考,自由回答,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复述故事的小技巧,小结其实这就是所学的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技巧。再让学生利用技巧以小组为单位为组员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组员给予评价,推荐讲得最好的组员上台复述故事,师生合作点评。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融为一体的。为此,教师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让学生利用技巧,根据评价反馈,多次进行创造性复述,在这过程中,学生一次比一次复述得更好,表演得更活灵活现,充分展示了对故事的理解与创造性的表现,主人公身上优秀品质也会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学生。在此环节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构图绘画,创造性表现故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應该在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在创造性复述故事后,教师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小小的任务,就是结合故事情节,用连环画的形式,为家人讲一讲《田螺姑娘》这个民间故事。学生在学习了《牛郎织女(二)》的基础上,对于连环画已有自己的认识与实践,此时,教师在课件上再出示书本上几个民间故事的连环画的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在脑海中有了一定的标准与目标,促使其优化连环画的绘制技巧。在绘制连环画过程中,学生对梳理出来的情节进行删减,突出重要情节,丰富故事内容,能够通过服饰、表情、动作等丰富人物形象,以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促进学科融合,体现语文课程综合性的特点。
(四)列举激趣,扩展学生阅读面
阅读教学课堂的结束恰恰是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开始。本次阅读教学的最后,教师总结道,《田螺姑娘》只是我们民间故事璀璨长河中的一颗小星星,还有更多美好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好好阅读。紧接着,以问答的形式引出《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如,提及谢端,我们会想起谁?学生会回答“田螺姑娘”,提及牛郎,我们会想起谁?梁山伯,会想起谁……再以几个民间故事简单的介绍为引子,为学生介绍《中国民间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继续阅读,从而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