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整贴合驱动
2022-04-18施云锋
施云锋
关键词项目学习 反思 策略
案例背景
传统的说明文教学,教师往往没有开发出最能够让学生欣赏到、学习到关于“这一个特定的说明文文本”的特色教学内容,教学中泛泛地讲说明方法,和文本语言特质无关。确实,说明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但因说明文缺少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优美的语言,所以许多老师认为,它总不如文学作品那么形象生动。同时,说明文那平实的内容、生涩的语句以及抽象的专业术语,也让很多学生学起来有枯燥乏味之感。统编教材推行以来,教师应该在教学上更强调学生如何通过引导来学习深层次的知识,进而强化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结,做到理解基础上的迁移和运用,而非简单的系列性知识点。因此,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执教统编教材说明文单元的《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入手,以期帮助学生在参与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知识,掌握说明事理的逻辑顺序,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让学生真正解得说明文之“味”,进而言之,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来完成“教材(教学素材)一知识点一阅读素养”这一学生学习过程。
案例描述
【课前准备】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单
同学们好,在这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开展一次“物候知识知多少”活动,下面是活动简介,同学们赶快了解一下哦!
项目一:筛“物候”信息,理说明顺序
要求:阅读课文并观察下面的思維导图,根据已有内容的提示试着填出其他几处空缺。
项目二:比读促理解,交流探异同
《中国石拱桥》和《大自然的语言》两篇课文都是说明文,但在阅读中不难发现作者在介绍知识时的语言明显不同,请你从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角度分析两篇文章介绍知识时所用方法的异同。
项目三:观身边物候,绘校园之春
仔细观察,描绘身边的物候现象,说明春天来了,200字左右。
【教学设计】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课前已经对《大自然的语言》进行了预习,大自然真的会说话吗?大自然说的话在这篇文章中叫什么?——物候。这也是我们这篇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
但老师在检查同学们的导学单时,却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有位同学的“候”丢了一竖,变成了“侯”。物候的“候”应该写作“候”,你能从文章中找到“候”而非“侯”的依据吗?那你可以试着概括一下物候的定义吗?
【交流点拨】
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解决易错字词。
衔接语:在这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老师将带来大家一起走近这一篇独具特色的说明文。阅读说明文的第一步无疑是筛选信息,理清说明顺序。
二、项目活动一:筛选信息,理清顺序
老师试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有较多的同学在这一空上填上了“物候的起源及发展过程”,这些同学很棒,他们仔细阅读了课文,但是忽略了什么?
还有部分同学认为这里应填写“物候观测”,老师猜测这些同学可能是阅读第4、第5段得出的结论。现在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这两段,并思考这两段主要在写什么?你的理由是?
那你能帮老师把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吗?
【交流点拨】根据学生课前学习情况,理清说明顺序,明确本文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
三、项目活动二:比读交流,探讨异同
如果说说明文的顺序是说明文的骨,那么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一定是说明文的血与肉。
作为两篇经典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在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上确实有我们学习之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对预习中的比较阅读成果进行交流。
1.说明方法
同学甲:《中国石拱桥》与本文都用到了大量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而不同的是,《中国石拱桥》运用的说明方法中,作比较用的较少,而本文中运用较多。
同学乙:《大自然的语言》还运用了引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1)你认同吗?请就其中—位同学的观点谈一谈,从本文中找个例子并说一说它的作用。
(2)那么为何这篇文章多用例子和作比较?
【交流点拨】
引导学生找出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并明确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对象服务的。
2.说明语言
“两篇课文的语言都体现出说明文准确、真实、科学性。而《大自然的语言》偏向文艺学说明文,文笔生动活泼,《中国石拱桥》偏向平实性说明文,文笔精炼沉稳。”当老师看到这位同学的观点的时候,不得不感叹,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当然,我们班这样的英雄确实很多。
(1)试着比较以下两个句子,并进行分析。
①准确严谨
比较两个句子: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②生动形象
比较两个句子: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立春过后,大地回暖。各种花都开了,燕子也飞回来了。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分别找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和生动形象的句子,并进行分析。
(3)生动的语言也严谨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布谷鸟开始唱歌,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桃花开了,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杏花开了,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难道因为语言的生动性就没有那么严谨准确和科学了吗?
【交流点拨】
哪怕是生动的语言,也是严谨准确的。
四、项目活动三:试一试,改一改,晒一晒
仔细观察,描绘身边的物候现象,说明“春天来了”,200字左右。
春天来了,春雨下得多了,一丝丝吹在脸上,洗去了寒冬的冰冷。“吹面不寒杨柳风”,收起伞,在青草上独自漫步,阵阵风袭来,带有泥土的方向。小草树木的枝叶里都达到了能饱和的状态,显得青翠欲滴。
根据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你认为这位同学写的怎么样?
五、作业
请你帮他改一改,这也是今天的作业。
六、板书
案例反思
曾经读到李海林老师这样的观点,教师在教说明文的时候,经常教字生一些说明方法、说明层次、说明语言,这些东西也不是不重要,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并不是这样来阅读说明文的,或者说,我们并不关注这些东西,甚至不懂这些东西也不影响我们对说明文的理解。阅读说明文的目的在于搜索信息,阅读说明文的关键是如何搜寻到自己想要搜寻的信息。教师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是如何确定信息点,以及搜寻的路径等。例如,如何把握关键词,如何找关键句子,如何扩展搜寻线索,如何验证搜寻到的信息,如何利用信息点进行推断等,这些东西才是我们在生活中读说明文时真正用到的东西。
《大自然的语言》选自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大自然的语言》主要介绍学生不太熟悉、也不太感兴趣的物候學知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感觉知识纷至沓来,难以应付。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较为顺畅地走进事理性说明文,并能在教师指引下初步理解说明文的特征呢?笔者拟从以下几个维度来阐释。
一、基于项目,整体设计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设计的六个要素,笔者首先确定本篇课文的核心知识,这是从期待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核心知识出发,进而形成教学的重点问题并将其转化为驱动性问题。通过驱动性问题引发学生产生高阶的认知,并将这种认知运用于项目化的学习实践,最后公开学习成果,进行学习评价。《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这一综合学科的经典文章,从语文学科角度来看,本篇文章的核心知识应该通过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来把握说明对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如图所示)
基于这样的核心知识,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对于学科外延的延伸和拓展要适度,重在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领略科学研究的实质,始终把握语文教学姓“语”这一准绳,避免脱离教学满堂彩,实质内容缺乏系统和深度。其次,根据教读课文教方法、自读课文用方法的原则,在《大自然的语言》执教过程中,应侧重梳理的方法、“科学小品”类文章的语言特点等的指导设计,把握本单元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贯彻“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理念。最后,基于学情,贴合学情来设计。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事物说明文,对说明文有所了解,因此在教学时既要关注强化说明文的一般特点,也要关注学生体会两类说明文的不同特点。
二、依体而教,贴合学情
实用类文体的教学“依体而教”格外重要。上说明文不能忽视其文体特征,理清说明顺序,领会说明方法,学习和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无论在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既有—般说明文的共性,又科学小品的个性。初读文章,往往会感到知识纷至沓来,一时间难以应付,其中的物候知识又是学生陌生的,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根据文体,首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对说明文的认知,如对于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常见的说明方法等,学生已有一定的了解,在本课的学习中可以作进一步的深化指导;其次,不能刻板地强调事理性说明文这一文体,特别是不能脱离课本抽象介绍“文体”,而是要重在学生感性认知和自主、合作探究总结,并能尝试性运用。
因此,一篇课文,要让学生感动,教师必先感动,教师要先吃透教材,达到对课文的整合与拆分的境界,寻找课文的美点、焦点与学生交流对话,课堂上,用自己的激情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感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性和美好情操及作者深邃的思想。只有利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才能够帮助学生领会到文艺性说明文其实同样具有文学类文本的“味”与“道”。
三、紧扣策略,抓手有力
基于核心知识的确定,驱动型问题也应运而生,笔者在教授过程中采用思维导图策略来指导学生预学,通过自学的形式来初步把握说明文的篇章结构,梳理文章的主干内容;通过比读策略来初步了解作者科学探索的方法,把握事物、事理说明文和文艺性、平实性说明文的异同。从这一方面来说,笔者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是始终牢牢扣住了这样一条主线来执教的。一方面,学生的知识生成都来源于在读懂课文,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读书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另外一方面,课堂时间有限,仅仅解决说明顺序和品味语言两个问题就要花大量的时间。本着教学应该立足学情面向学生的原则,课前发放了导学单,以便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知道学生的懂与不懂才是课堂的根本。在课前,有些同学不能快速,准确的筛选出关键信息,但是经过讨论补充都能形成清晰的思路,顺理成章能得出说明文中的说明顺序。
而在课堂组织过程中,采用比读策略较为常见。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而在语言品析时运用对比的方式,更能突出说明文语言生动和准确的特点。但总的来说,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在说明方法这一环节花费的时间多了,那么对于说明语言的品析就显得较为仓促,而这也是从知识性习得向素养提升的关键一环,因此对于课堂结构的安排还有待进一步合理规划。
总的来说,以往强调知识点教学学生同样能够“学会”,因为知识点是对所学事物的拆解,所以比较零散和琐碎,“会”的层级多旨在应试层面,而统编教材指导下,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素养和思维的提升,对于学科的核心知识有更强的整体观。在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指引下,关注“教材一知识点一阅读素养”这一学习过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改进,来帮助学生站在一个单元的立场来审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更为清晰地把握本单元的重点,从学科核心知识和关键性理解出发,更好地把握教材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