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知识高质量服务于专业毕业教学的方法及实现途径研究
2022-04-18祖拉提力提甫蔡玲松
祖拉提·力提甫,蔡玲松,王 晨
(新疆科技学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0 引言
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是毕业教学的核心内容和最后阶段,也是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充分体现。如何实现有限毕业教学阶段的质量深化,使其达到教育大纲标准并适应经济建设需要,这是高校教师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由于毕业教学环节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职业生涯及其未来发展,地位十分重要,迫切需要针对当前毕业教学存在的质量问题展开针对性研究。本文针对税收专业毕业教学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通过教学实践和实际调研,从学生和教师视角提出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几个根源性关键因素,确认统计知识应用能力对学生毕业论文和答辩质量具有重要关系,也属于关键影响因素。长期以来诸多学者对毕业环节教育质量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有学者认为论文质量偏低是毕业教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说明当前高校本科生知识应用能力有限[1];也有学者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可行方法[2],包括加强毕业论文写作和科研能力的前期培养、对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指导等措施[3]。学者们对毕业教学质量的研究积累了很多可参考经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研究将充分参考学者们的前期研究,丰富和扩展对毕业教学质量问题的研究。
毕业教学实践和调研表明,表面上看影响毕业教学质量,特别是论文撰写和答辩质量的因素多且复杂,其根源性问题十分明显,学生方面集中体现在专业知识和汉语应用能力弱、毕业论文研究主题和内容重复率高且独立性差、抄袭和模仿情况较多、前期科研训练基本空白等;教师方面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和科研能力把握不准、教学过程管理方法单一、论文学术质量把控不严等。上述情况导致学生对论文研究无从入手、学术内容理解不深、答辩“走过场”、综合成绩普遍偏低、延期答辩学生多等现象。说明毕业教学质量不仅与学生学习能力有关,也与教师教学和管理能力密切相关。本文的调研和研究认为,上述问题基本涵盖了影响毕业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需要据此筛选关键因素,其中统计知识应用能力对毕业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应纳入关键影响因素的范畴。据此,本文将毕业教学质量问题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展开研究。
1 统计知识应用能力对毕业教学质量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调研表明,毕业教学质量问题虽然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但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方面。较高的统计数据计算和分析能力,可以更好地阐明研究主题,极大提高论文质量。与此同时,学生统计知识能力能够给学生足够的研究自信心,促使学生承担独立研究题目,有效减少论文的模仿和抄袭现象,提高答辩质量和综合成绩,减少延期答辩人数。教学实践表明,统计知识应用能力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从毕业论文质量的统计数据发现,有部分学生主观避开数据分析,部分学生不懂用数据展示方法,更多的学生没有应用回归和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对税收等财经类专业而言,缺乏统计数据分析就难以提高论文质量,提高学生统计知识能力对学生论文乃至毕业答辩质量关系重大。表1是税收专业2019和2020届毕业生统计数据应用情况说明,其中近10%的学生完全没有采用数据,31.25%的学生直接引入数据但没有进行必要的图表分析说明,40.62%的学生虽有图表说明但没有数据的模型分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论文乃至答辩质量。
表1 税收专业毕业生统计数据应用情况统计
导致上述现象原因较多,不同学校和专业的情况各异,但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对统计学课程学习只限于课本知识,对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缺乏训练;二是统计学课程的开课时间与毕业时间间隔近两年,学生大多已经忘记统计基本知识,难以实现科研应用;三是毕业论文撰写时间短、任务重,加之部分指导教师对学生重点问题把握不准,导致学生面临多重复合型困难。本项目研究表明,改变这种现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展开毕业前期调研,需涵盖学生学习方式和科研能力、教师指导重点和管理方法、学生科研适应性训练、统计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研究主题及其框架等调研,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方法。
2 其他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对毕业教学质量的影响分析
本文通过对税收专业毕业教学的调研分析,从众多因素中梳理和提炼出影响毕业教学,特别是毕业论文和答辩质量的关键因素,涉及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个方面,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代表性,涵盖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1 关键因素1:没有准确把握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汉语描述、统计知识和科研等知识的应用能力,对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水平具有直接影响,能够有效避免学生盲目选题,减少论文撰写困难等现象。评估结果与学生论文难度和科研能力形成配置、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准确把握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进行前期性评估十分重要。具体评估中采用学生分项评估和综合评估的方法,对学生平时表现、体育和实践成绩加权评估,对统计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分项加权评估,确定学生综合能力得分。
2.2 关键因素2:缺乏独立性毕业论文研究主题
此问题导致部分学生毕业论文研究主题重复、模仿和抄袭以及查重不合格率高等现象,是影响质量的根源性问题。通过自拟选题环节,让学生提前讨论并确定研究主题,一人一题,确保研究主题与内容的相互独立。论文题目库的设计要先对研究主题参考资料进行界定与遴选,并依据学生综合能力评估结果,设计论文研究主题及其难度分布、研究框架和相应参考文献,由此构建研究主题库,对研究主题和研究框架及其参考文献再次进行独立性检验。
2.3 关键因素3:缺乏前期适应性科研训练
此问题是导致学生科研能力弱、研究方法生疏、对论文研究难以入手的主要因素,需要对学生提前进行适应性科研训练并将其纳入毕业教学计划。训练内容重在适应,在功能和形式上自成体系,与研究主题高度对应,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结合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和论文研究主题及其难易程度,确定适应性科研训练的资料来源,据此设计训练内容及其难度分布。根据科研训练内容与难易程度,按学生能力确定适应性科研训练课时量以及纳入教学的具体时间,从而使适应性科研训练进程与毕业计划教学进程形成优化衔接。
2.4 关键因素4:缺乏合理科学的毕业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科学管理的问题是本文整体研究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上述问题研究结果的协调、落实和解决,其对应的研究范畴覆盖从毕业论文开题和撰写到毕业答辩结束的整个时段,问题涉及的内容十分重要。首先是对学生综合知识能力与其研究主题的准确配置管理;进入论文开题和撰写阶段后,教师高质量指导方式和课程内容以及相应时间安排的管理,包括教师学术辅导内容的细化和扩展,以及教师教学效益优化方式的开拓与研究,其中毕业论文初稿形成后的独立性再度检验和查重以及正式答辩前的模拟答辩也是质量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解决教学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的途径和建议
在上述关键因素的阐述中,对各关键因素及其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说明和分析。下面就以这些内容为研究目标,结合毕业教学实践,提出解决关键影响因素的途径和方法以供参考。
3.1 关于学生统计知识应用能力问题的解决途径
考虑到学生统计知识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现在时间周期长、应用方法复杂等方面,因此需要提前解决。首先根据调研结果确定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掌握情况,找出薄弱环节,以学习能力较差学生为知识学习起点。在统计知识能力的培养中有效方法有两种:一是在毕业学期开始前一年为时间起点,有计划将统计学知识应用到税收专业课中,在各类数据相关的专业课作业中纳入统计数据分析内容,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培养统计知识应用能力;二是每月至少布置一次统计数据分析报告,要求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涵盖简单统计知识的报告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数据分析,包括回归和时间序列预测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一年内12月不能有间断。教学实践证明,这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即使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可以重点掌握操作,一般情况下经过为期一年的培养,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统计知识应用方法,效果十分显著。
3.2 关于学生综合知识能力评估方法的建议(建议教师用、不公开)
综合知识能力评估是因材施教和研究主题分配的依据,考虑到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评估过程和结果仅作教师参考,不做公开为妥。对学生汉语应用能力和统计数据分析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进行分项评估。汉语应用能力评估建议对专业相关企业文化进行描述,结合各种口头报告做分值评估;统计数据分析能力采用与毕业论文难度相当的数据分析报告做分值评估;专业知识能力分别以课程学习和平时成绩做分值评估。需要根据重要性确定权重分配,分别对汉语和专业以及统计数据的应用能力赋权重,确定各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及其顺位。
3.3 关于独立型论文研究主题及其框架的构建途径
调研表明,相对独立的论文研究主题及其框架设计对毕业教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参考教学大纲培养标准,为学生安排专门课程,让学生了解税收专业的当前学术发展情况,研读历届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框架,指导学生分析和认识研究主题的所属类型、知识构成和提问重点;教会学生如何根据研究主题查找相关参考资料、构建参考目录以及设计研究框架的方法。教师在完成上述工作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自拟毕业论文研究主题的环节,在教师指导下设计既适应个人兴趣,又保证本科应有水平的研究主题,并将其作为毕业论文研究题目。在学生的研究框架设计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评估结果,对能力弱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使论文撰写进度保持一致性。
3.4 关于适应性科研训练问题的解决途径
提前进行科研能力的适应性训练十分重要,相互独立的研究主题需要学生完成独立的研究过程,需要确定训练内容及其最佳训练时间。首先根据教学大纲培养标准要求,对适应性训练内容的资料来源进行必要的界定和遴选,既要符合政审条件,也要体现较高的专业属性和大纲培养标准,据此构建适应性科研训练内容的资料库。参考研究主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确定适应性科研训练内容的合理分配,由指导教师设计每个学生的训练内容和时间安排,对共性科研难点进行整体训练。毕业教学表明,把训练导入时间安排在论文选题前两周更合适,训练效果更好,但要注意使训练教学与毕业阶段教学的进程形成科学衔接。
3.5 关于毕业教学过程管理的技术途径
首先分别总结税收专业历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和答辩提问问题,分析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方面存在的各种知识和能力问题,梳理和归纳出现的共性管理难点问题,结合教学大纲培养质量标准确定指导教师的优化教学管理内容,包括加入上述研究管理内容,重点突出毕业教学管理质量。在上述工作前提下,构建毕业教学总体工作、过程指导方式、内容及其时间布局的优化管理体系,形成教师教学工作的质量化管理模式。根据教师管理模式,为学生毕业学习过程提供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时间进程,包括论文撰写技术指导和毕业答辩过程模拟的管理,由此实现毕业教学过程的质量化管理,形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质量化管理体系。
4 结语
本文提出了影响毕业教学质量的几个关键影响因素,其中涵盖影响教学质量的共性问题,为读者提供了明确的研究目标。文中提出的5项解决方法是根据实际提出的有效方法,只有解决好关键影响因素,才能保证统计课程全面、高质量地服务于学生专业学习,因此文中各影响因素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特点,完整涵盖了提高毕业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课题组在后续毕业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