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为本”的主题式教学实践与反思
——以“Fe3+与Fe2+的检验及相互转化”为例
2022-04-18广东阳江市两阳中学529500李婷妹
广东阳江市两阳中学(529500) 李婷妹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简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提到,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化学主题式教学立足生活实际,结合前沿科学技术信息材料创设情境,由教师围绕主题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及探究,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做实验等多样化的方式去学习新知识,并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升[2]。
笔者以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中“Fe3+与Fe2+的检验及相互转化”为例,开展“素养为本”的主题式教学,并进行反思。
一、教学设计
课标中提出“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是学生必做的实验,通过建立“铁三角”转化关系的认知模型,外显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
本节课以“Fe3+与Fe2+的检验及相互转化”为主题,创设检验久置FeSO4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学会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布置任务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铁盐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深刻认识到化学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使学生产生“努力学好化学”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思路
笔者结合“Fe3+与Fe2+的检验及相互转化”主题内容创设“红酒变白酒”的有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实验方案,并开展相关实验探究。实施主题式教学旨在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的教学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思路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 Fe3+与Fe2+的检验
【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调制“红酒”吗?现在我手上有一杯“白酒”,往里面添加试剂1就可以调制“红酒”,再往里添加试剂2,“红酒”颜色就会褪去变回“白酒”(如图2)。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图2 调制“红酒”和“白酒”
【过渡】同学们要想知道酒里的秘密,需要先学习Fe3+的检验。实验台上有两瓶失去标签的FeSO4溶液和Fe2(SO4)3溶液(溶液较稀,无法通过肉眼辨色来区分)。请用尽可能多的方法鉴别这两种溶液。
【学生实验】取样,滴加几滴KSCN 溶液或NaOH溶液进行鉴别。
【小结】
①往待测液中滴加几滴KSCN 溶液,若变血红色,证明待测液中含有Fe3+,原理是Fe3++3SCN-=Fe(SCN)3(血红色)。
②往待测液中滴加几滴NaOH 溶液,若生成红褐色沉淀,证明待测液中含有Fe3+,原理是Fe3++3OH-=Fe(OH)3↓(红褐色)。
设计意图:通过“红酒变白酒”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满足课标提出的主题内容情境化要求;解释溶液颜色变血红色的本质原因,让学生深入理解Fe3+的检验原理,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
环节二 Fe3+与Fe2+之间的相互转化
【提问】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FeSO4溶液,请设计实验鉴别该溶液是否变质。
【学生实验】取1~2 mL Fe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 滴KSCN 溶液。若溶液颜色变血红色,则证明FeSO4溶液变质,否则没变质。
【过渡】用什么办法可恢复变质的FeSO4溶液?
【提问】回顾“红酒变白酒”魔术,请同学们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分析Fe3+与Fe2+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学生分析】Fe2+要转化成Fe3+,须发生氧化反应,可通过加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氧气或硝酸)来实现;Fe3+要转化成Fe2+,须发生还原反应,可通过加还原剂(如铁粉、铜粉或氢硫酸)来实现。
【PPT 展示】总结Fe3+转化成Fe2+常用的还原剂以及Fe2+转化成Fe3+常用的氧化剂(如图3)。
图3
设计意图:设置判断实验室久置FeSO4溶液是否变质这一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刚学的检验Fe3+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通过学以致用加深理解;通过提问“用什么办法可恢复变质的FeSO4溶液”,使问题深度层层递进,进一步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Fe3+与Fe2+之间的相互转化”,让学生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及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和“模型认知”核心素养。
【提问】怎么设计实验证明Fe3+与Fe2+发生了相互转化?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开展探究实验以得出结论。
[实验室提供的试剂有H2O2溶液(H+)、KSCN溶液、氯水、铁粉、FeSO4溶液、Fe2(SO4)3溶液]
【教师引导】设计实验前,首先选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其次思考三个问题:①验证Fe2+转化成Fe3+前要考虑Fe2+是否变质吗?②加什么试剂可使Fe2+转化成Fe3+?③如何验证生成了Fe3+?同样地,验证Fe3+转化成Fe2+也需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组1方案】Fe2+转化成Fe3+:取1~2 mL FeSO4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2 滴氯水,再滴加2 滴KSCN 溶液,若溶液颜色变血红色,则证明FeSO4被氧化成Fe2(SO4)3。
【组2 方案】Fe2+转化成Fe3+:滴加KSCN 溶液和滴加氯水的前后顺序与组1 方案不同。取1~2 mL FeSO4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2 滴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后滴加2 滴氯水,若溶液颜色变血红色,则证明FeSO4被氧化成Fe2(SO4)3。
【教师评价】组2 方案更优,因为先滴加KSCN溶液可排除FeSO4变质产生的干扰。
【提问】如何设计实验证明Fe3+转化成Fe2+?
【组3 方案】Fe3+转化成Fe2+:取1~2 mL 的Fe2(SO4)3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 滴KSCN 溶液,溶液颜色变血红色,再加入适量的铁粉或VC,若溶液血红色消失,则证明Fe2(SO4)3被还原成FeSO4。
【教师评价】同学们设计的方案很合理,思路清晰。
【学生实验】学生小组实验展示并汇总(见表1)。
表1 “Fe3+与Fe2+的相互转化”实验汇总
【提问】用什么办法可恢复变质的FeSO4溶液?怎样验证FeSO4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学生回答】可以加铁粉恢复变质的FeSO4溶液;可以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说明FeSO4溶液部分变质,否则完全变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设计及探究,并开展组内讨论和组间交流,从而使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突破难点获得最优实验方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严谨求知的科学态度;使用希沃授课助手进行手机投屏,展示小组探究实验的过程,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讨论、分析现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
环节三 Fe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渡】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铁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那么铁元素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呢?铁元素是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脑红蛋白的重要元素。铁元素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它参与人体内氧的运输与储存以及能量代谢,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PPT展示】血红蛋白相关图片(如图4)。
图4 血红蛋白相关图片
【生活情境1】人贫血时需要吃补铁剂——硫酸亚铁片。
药品名称:补铁片成分:本品每片含亚铁0.1克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暗黄色药物相互作用:与维生素C 同服,有助于本品的吸收
【信息提示】人体能吸收的离子是亚铁离子。
【提问】为什么与维生素C 同服有助于本品吸收?
【学生回答】因为硫酸亚铁容易被氧化,而维生素C可以抗氧化。
【小结】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容易被氧化成三价铁,三价铁不易被吸收,而同时服用维生素C 有助于亚铁离子抗氧化,提高铁元素的吸收率。此外,食物中的铁一般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食用维生素C还可以提高食物中铁元素的吸收率。
【生活情境2】健康饮食,通过食疗补铁。
【过渡】我们平时如何补充铁元素?
【PPT展示】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提问】饭后吃水果更健康,为什么?
【学生回答】水果富含维生素C,有利于铁元素的吸收。富含维生素C 的水果有猕猴桃、草莓、柑橘、柚子、苹果等。
设计意图:介绍铁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铁元素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富含铁元素的水果蔬菜,使学生学会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深刻体会到化学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有重大贡献。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Fe3+与Fe2+的检验及相互转化”为主题展开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先引入主题,而后围绕主题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使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Fe3+与Fe2+的相互转化”的教学采用探究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得出最优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合作的能力、敢于批评与质疑的精神、证据推理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主题式教学对教师来说充满了挑战,需要教师充分备课,查找资料,把握好问题的设计技巧,使问题间既有联系又有递进,构架清晰的知识脉络。学生很喜欢这种有情境有主题的课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