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慢下来”
——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感知力的策略
2022-04-18文殷霞
文 殷 霞
感知力,即艺术培养感性的能力,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察觉外界事物的特点,并且引发联想的能力。感知力看似简单,但往往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这也是美术活动中最大的优势。有的感知需要孩子慢下来去感受和体验,给孩子感知的时间,就能打开他们想象和创作的空间,也会改变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本文基于儿童视角,结合感知力的敏锐、辨识、广度、独特等四个特征,阐述在美术活动中用“慢下来的方法”提升孩子的感知力水平。
一、给孩子慢下来的自由——增强孩子感知力的敏锐性
感知力作为一种感知意识,它呈现的是对事物在感知层面上的关注,敏锐性是感知力最基本的属性。当孩子拥有了敏锐的感知力,他们才能进入思想活动。然而,孩子的绘画行为是一种自然的不受规律支配的活动。如何培养孩子的敏锐性?答案就是,给孩子慢下来的自由。自由中孩子的绘画自然是愉悦的,充满想象的,有强烈的表达欲,而这样的自由一定是慢下来的时光。那些风吹动树叶摇晃的样子、夕阳西下绚丽的色彩、春雨淅沥沥的声音、虫子的小小蠕动,这些感知都需要孩子慢下来去感受、去体验。而有时,这些体验并不是在美术活动中进行的,可能是活动前的经验准备,也可能是孩子生活中得到的经验。
有一次,我和孩子画“年夜饭”主题画。孩子回忆自己过年时,吃年夜饭的场景,如和谁一起吃,吃了什么,做了什么等,他们的画都很热闹和温馨。而有一名孩子的画里,除了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外,画中的墙角处,还有扇小小的门。这扇门是做什么的?她说,外婆家里有一个老鼠洞,老鼠一家也在吃年夜饭。这是多么美妙的想象!因此,教师一定要给孩子慢下来的自由,给他们感知的时间,从而提升孩子感知力的敏锐性。
二、等孩子慢下来的观察——增强孩子感知力的辨识性
慢下来的观察指的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察觉外界事物的特点,并且通过联想进行深度的感知和表达。感知力辨识性的增强离不开细致的观察。观察是进行思维和创造的必要前提,但人们在观察时较容易关注的是事物的表面,而不是事物的本质。因此,教师要等待孩子慢慢地观察,引导孩子学习观察方法。例如,孩子把自己想象成花儿上的小蝴蝶,再去观察花儿时,就能看清花儿的每片花瓣,甚至每一根花蕊的样子。孩子在慢下来观察后,作品中呈现的不仅有事物的形象,还有较强的辨识性。
有一次,孩子绘画老师,一名孩子绘画的是教师看护孩子午睡的环节。在这幅画里,一名教师在忙电脑上的文案工作,另一名教师在看护孩子午睡,老师的眼神用一条虚线引到孩子那里。原来,这名孩子没有盖被子。画面里生动的不仅是教师的眼神,还有孩子不同的睡姿,有的侧着睡,有的不盖被子,有的睁着眼睛,有的在偷偷说话,各种各样的表情和动作,非常传神。孩子的感知力不仅有很强的辨识性,还增添了自己的情感。她能了解教师看护孩子午睡的职责,绘出教师认真负责的样子,也画出了自己与同伴的可爱睡姿。这说明她对同伴的观察非常细致,表达了对同伴的关心。因此,教师让孩子慢下来观察,能让他们热爱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表达情绪和情感体验。其实,最打动人的往往是最贴近教师生活的细节。
三、听孩子慢下来的交流——增强孩子感知力的广度
这里的交流可以是针对艺术家的作品的交流,也可以是分享自己创作时的感受。交流可以增强孩子感知力的广度,增加彼此的包容与尊重,从而激发他们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艺术创作中的交流,一般会围绕开放性提问展开,如画中发生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让你产生了这样的联想,你还能在画中找到什么等。这样的开放性问题,能打开孩子的思路,增强感知力的广度,激发孩子的想象与创作。因此,在美术活动开始前、进行中和结束后,教师都要给孩子充分交流的时间,慢下来倾听别人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有一次,小班组织“画爸爸”美术活动。活动前,孩子带来了爸爸的照片,准备照着照片绘画。突然,一名孩子说了一句“我爸爸可爱抽烟了。”这句话匣子一开,孩子纷纷说出爸爸的特点:“我爸爸爱睡懒觉。”“我爸爸爱喝酒。”“我爸爸喜欢看手机。”“我爸爸喜欢喝可乐。”……画面感一下子就来了。孩子绘画时不再犹豫,其感知力的广度明显增强。有的孩子给爸爸画了很多胡子;有的孩子画爸爸抓着手机玩;有的孩子画爸爸抽烟的样子。又如,在端午节主题绘画中,教师讲屈原的故事时,一名孩子感慨道:“我真想和他说一句:别想不开了。”另一名孩子接着说:“要是能穿越过去就好了。”孩子都很兴奋,都想和屈原说一些什么,还要给屈原品尝粽子。这时,又有孩子说道:“粽子有好多味道,可是怎么才能告诉屈原?”另一名孩子说:“把口味画在粽子的上方就行了。”于是,巧克力粽子、冰激凌粽子、汉堡粽子诞生了。
四、陪孩子慢下来的欣赏——增强孩子感知力的独特性
以成人的角度探讨儿童美术是错误的,孩子天生具有创造力,他们需要展示自己的独特性,以及证明他们是谁。美国国家人文学院院士埃德蒙·伯克的《艺术教育哲学》中详细阐述了儿童美术的三个审美特征:一是独特的魅力。孩子画他们在生活中的见感,表达的是坦诚质朴的真实的感受;二是自发性。孩子投入绘画时,是自由的,表达了他们接纳的事物。孩子用图画表达的东西远比用语言表达的深入、丰富。读画能使教师更加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独特的艺术表现,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活动更符合孩子美术创作;三是喜悦。这种喜悦源于成就感,源于孩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世界。教师要读出孩子想表达的内容,读懂他们在绘画作品中的“小心思”,欣赏他们的“小创意”。这样,孩子能从教师赏识的目光中获得自信,更加相信自己的绘画能力。
孩子的美术感知力往往接近事物的本质,这也是美术活动中最大的亮点。教师只有给孩子提供感知的时间,才能打开他们想象和创作的空间,也会改变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教师在美术活动中,一直陪伴孩子慢慢体验,使其收获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