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星新闻:概念辨析、叙事重构与时空感再造

2022-04-18张莉

中国记者 2022年3期
关键词:卫星空间

□ 张莉

内容提要 卫星新闻以全新的新闻形态出现后,即引发学界及业界的讨论,本文认为从概念上看,卫星新闻可归入传感器新闻,但它一镜到底的叙事文本和垂直视觉的空间呈现,引发了新闻叙事的空间转向,极大丰富了新闻叙事空间转向的实践研究。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华社推出“60万米高空看中国”主题系列卫星新闻共34篇;2020年配合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推出“卫星发现一个信号”系列卫星新闻5篇。“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报道总浏览量超40亿次,“卫星发现一个信号”系列报道总浏览量达10亿次,被称为“守正创新,运用新技术壮大主流舆论声音的标杆之作”,作品不仅在新媒体平台刷屏,还被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以及财经、航天等行业媒体突出采用。这种融合新技术、新视角的新闻形态刚一出现,就引发了学界业界的探讨,本文将从概念、新闻叙事重构以及时空感再造三个方面对这一新闻形态展开探讨。

一、卫星新闻的概念辨析

对于卫星新闻,目前无论业界或学界都还未对这一概念梳理界定,自“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一经推出,卫星新闻这个琅琅上口的名称就随之而来,其强烈的口语化特征更适合记忆。根据卫星新闻的特点,我们发现卫星新闻主要是利用卫星遥感影像的强大冲击力,通过卫星大数据深度挖掘、相关行业大数据分析、进而以可视化技术呈现独家发现的一系列重要信息,以获得更好的新闻表现力。从核心技术的角度看,卫星新闻与卫星遥感技术紧密相关。

这里涉及两个核心概念,一是遥感,遥感(remote sensing)是指非接触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遥感是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它的实现既需要一整套的技术装备,又需要多种学科的参与和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遥感系统主要由信源、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四大部分组成。其中信息获取主要包括遥感平台和传感器。另一个概念就是传感器,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接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这些信息按一定规律换变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进行输出。

也就是说,遥感技术中的重点部分,即信息获取是通过传感器来实现的,传感器在新闻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较普遍的新闻实践,对传感器新闻的界定也早已有之,传感器新闻是“在互联网逻辑支撑下,依靠大数据形成的非独立的新闻报道类型,是依托传感器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来抓取数据,可供新闻媒体进行新闻内容制作的一种方式”;彭兰认为,传感器新闻是“基于传感器进行信息采集、以数据处理技术为支撑的新的新闻生产模式”。近年来,应用于新闻报道的传感器或传感器系统已经十分多样,诸如遥感卫星、GPS 系统、具有传感功能的智能手机、可穿戴传感设备、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以及各种类型专门用途传感设备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卫星新闻是由传感器技术来接收获取并将遥感卫星的信息进行输出的一种情况,信息源虽然是卫星,但接收技术是由传感设备发生的,因此,卫星新闻仍然属于传感器新闻,而且这种新闻在国外已有实践,如美国“公民新闻”网站利用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卫星遥感系统,以可视化数据新闻形式报道1922年至2014年期间路易斯安那州的水土流失和海岸萎缩状况。

在新闻实践中,传感器新闻是以技术接收标准来进行定义的,亦有学者从信息处理的内涵与机制上将其归属为数据新闻,如“传感器新闻是运用传感器技术探测、采集、分析、加工新闻信息,进而制作以数据化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方式。在大数据背景下,它可以归为数据新闻的一种类型”。

此外,还有学者提出遥感新闻学的学科初步设想,认为遥感新闻学(Remote sensing Journalism)是研究遥感影像及其增值产品作为新闻媒介的呈现形态与生产流程的科学,是包括遥感影像获取、遥感影像精确处理、影像理解与信息提取、遥感新闻叙事、遥感新闻可视化、遥感镜头语言等问题的交叉学科。遥感新闻学以新闻传播学和遥感科学为基础,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学科,同时与文学、艺术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从技术支持与传播特征上看,我们认为卫星新闻是传感器新闻,但它开启的对于遥感影像全新的信息组织方式及其对增值产品开发的特点来看,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类型,亦属于遥感新闻学的范畴。

二、卫星新闻的叙事重构

作为学术用语的叙事源于叙事学,其本意指文学叙事。随着叙事学向其他学科扩散,叙事的内涵与外延都被扩大,如应用于新闻报道中的新闻叙事。概括来说,国内外学界目前主要从“事件再现”“文本类型”“跨学科视角”三个角度对叙事进行界定。“事件再现”说的典型是法国著名叙事学家热奈特的定义:“叙事即用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言表现一件或一系列真实或虚构的事件。”美国学者伯格(Berger)指出,叙事就是在时间序列中所展现的故事,而故事则是包含时间序列中的一系列事件。这三种界定都认可的是,叙事就是叙述故事。

从这些定义来看,卫星新闻似乎不具备书面语言叙述的文本,大多是一镜到底的视觉文本,并不具备明显的叙事学特征,但德国学者莫妮卡·弗卢德尼克认为,叙事是读者的体验表征,“叙事性”是读者的文本体验赋予文本的特性,或者说读者阅读某文本时因体验到了该文本具有叙事性,因此该文本才成为叙事。因为,新闻叙事的本质在于“将事实转变为吸引人的故事”。并且“总之,新闻叙事是再现真实的、具有时间序列和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系列”。从卫星新闻来看,它能将长时间序列中的具有因果关系的重大事件,转变为可视化的故事,有其独特的新闻叙事表达,它满足叙事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序列,二是有开端、发展、结尾的整体结构。

因此,我们认为卫星新闻中仍然有叙事,叙事就是叙述故事,既包括叙,也包括事。故事由一系列事件组成,事件是某一状态的变化与转化,因此故事是有起承转合的。而叙事中的叙,就是如何讲好故事,呈现变化的方式与手段。本文将从叙和事两方面对卫星新闻的新闻叙事进行分析。

(一)叙事内容

1.宏大的叙事主题

2019年新华社推出的“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作品中,34篇卫星新闻是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2020年“卫星发现一个信号”系列作品,是配合疫情防控下复工复产的主题进行策划与制作的,而在武汉解封、浦东30年等重大社会事件中,又分别推出《世所罕见》《卫星见证,浦东30年》等作品。2019年10月1日,新华社提前策划,调用国内4家科研机构11颗卫星拍摄了3张长安街全画幅阅兵长图和1段10秒的视频,刊发后引起极大关注。我们发现,卫星新闻的选题,都是立足于国家高度和社会重大事件的宏大主题,主题选择涉及国庆、阅兵、疫情下复产复工、解封等国家政治生活及百姓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

宏大新闻主题报道涉及如何呈现的问题。从统计学的角度看,传统的新闻叙事是基于个案或小样本的报道,一事一题的个案报道帮助受众了解事件全貌,以典型性、代表性给受众以启发,而卫星新闻叙事是基于宏观视角和全样本呈现,全样本则呈现出大时空范围内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助于受众把握国家政治生活的重大议题,帮助受众了解社会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2.非线性叙事逻辑

叙事结构一般分为线性主导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传统的新闻报道以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线为主导,新闻文本以线性文字信息为主,按照“5W”的结构框架讲好“故事”。新闻叙事就是通过一定的文学叙事手法,将新闻事实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事实信息的传播更具易读性、趣味性,让新闻事实的全貌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示在受众眼前。传统的叙事方式在结构上形成故事中心化,在叙事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因果关系等。同时,传统新闻报道的叙事模式以新闻的重要性、时效性以及读者的兴趣等为主,即新闻的价值是判定其报道顺序的主要因素。在此种叙事模式下,新闻结构呈现出上大下小的格局,因此被命名为“倒金字塔”。

□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联合多家单位调用多颗国产卫星俯瞰阅兵,从“最高机位”发回三张珍贵的长安街全画幅卫星图。这是“高分1号”拍摄的群众游行开始前的北京长安街(2019年10月1日摄)。(新华社/发)

而卫星新闻并非报道顺序的前后排序,也并非叙事中故事发生的规定性时间结构,而是一种以空间叙事结构为主导的非线性结构。不同于新媒体环境下微博等叙事文本中表现出的互动空间、表征空间、心理空间,卫星新闻的叙事空间是视觉引导型的空间结构,其叙事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空间故事文本,展开叙事的所有逻辑、关系、呈现都是空间引导和空间呈现的。

线性叙事具有较强的贯穿性,受众会在清晰的线性引导下,层次分明地阅读新闻,非线性叙事则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给受叙者新闻体验,同时也更加强调与受叙者的互动,会增加受叙者的沉浸感。比如新闻游戏把线性叙事与非线性叙事进行结合,从而带给受众全新体验。而数据新闻的叙事是将抽象数据具象化,挖掘出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隐含在数据背后的深刻意义。当数据本身成为叙事内容主体,数据间的逻辑关系,不同维度、不同的数据呈现与排列的方式重构了叙事逻辑,并进而影响叙事效果。而卫星新闻的空间叙事逻辑,在强烈的空间感和视觉引导下,按照空间叙事文本的逻辑展开故事的发生发展,在叙事体验上突出受众视觉感受,是一种全新的空间叙事逻辑。

(二)叙事策略:影视化叙事手法

1.一镜到底的叙事文本

所谓“一镜到底”本来指没有经过剪辑的连续的长镜头,但电影拍摄中的“一镜到底”其实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摄影机的连续拍摄,即画面构成上并未使用蒙太奇剪辑手法,二是强调拍摄场景的整体性和一体感,即拍摄对象本身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连续时空。“60万米高空看中国”最具特色的就是从太空贯穿至地面的“一镜到底”的镜头文本,通过太空穿云切入,到数十万米高空接入卫星遥感影像,再到四五百米的近地空,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将天、地、人有机融合,从高空中的垂直镜头到近地空的平视镜头,塑造了连续流畅无缝链接的“一镜到底”的叙事文本。因此,卫星新闻中的一镜到底,主要指通过对叙事时空的设计与调度,在一个镜头空间内模拟、缝合或呈现完整的叙事脉络。

这些一镜到底的文本,镜头由高到低垂直坠落,一气呵成,高空镜头衔接无人机航拍镜头,往往在五六秒内观众就被快速带入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地标性建筑。在俯瞰视角和垂直镜头中,通常选择有鲜明对称图案的地标,比如呈六边形对称分布的新疆特克斯县八卦城,俯视中有鲜明分割线的港珠澳大桥,这些镜头选择都是更能吸引受众视觉注意的空间表现形式。

2.超视角的故事呈现

热拉尔·热奈特将叙事视角分为三类,他将不受视域限制、宛如无所不知的上帝一般能洞察一切的叙事角度称为全知视角。“全知叙事”是指叙述者比故事中的任何一个人物所知都要多,这一叙述方式用在小说叙事中是可以的,但在新闻叙事中则必须加以区分。如果新闻叙述者的所知大于报道中的任何一个消息来源,但等于这些消息来源的总和时,并不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可如果新闻叙述者的所知不仅大于报道中的任何一个消息源,而且大于这些消息源的总和,也就是说新闻叙述者“知道”了他/她实际上不可能知道的信息,这就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因此,这种视角又被称之为“超视角”。

但卫星新闻中全新的空间叙事结构,以太空切入的足够高远的镜头表现,十万米高空接入的卫星遥感影像,始终俯瞰一切的空间叙事文本,确实做到了洞察一切的超视角呈现。

传统的新闻叙事,即使是电视新闻中的新闻现场拍摄,甚至是无人机拍摄到的镜头,仍然让读者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人站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当人们能够跳出具体的新闻报道本身,进入更宏大的视野中,才能发现具体新闻事件在社会环境中的位置、它出现的背景以及和参照物的关系。同样,当人们在卫星新闻叙事中足够高的视野里,随着镜头的下移,才能清楚了解地质表面那些恢宏的特征,城市与自然环境的位置关系,参照比例,繁华城镇中那些典型的地标与建筑,这比用传统新闻报道中语言文字的叙述,新闻报道的传统模式,更具说服力且一目了然,鲜明生动。比如在足够高的视野下,才能真切地看到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也才能理解“疆”这个汉字的形态,以及形态背后的意义。空间叙事是整体而宏观的把握,卫星新闻通过空间感的镜头呈现出的视觉报道,首先实现了这一点。

3.定场镜头的影视化表达

定场镜头是影视片中经常使用的镜头,指影片一开始或一场戏的开头,用来明确交待地点的镜头,通常是一种视野宽阔的远景。航拍镜头则是指从空中拍摄地表地貌从而获得俯视图,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清晰表现地理形态。定场镜头通常会和航拍镜头结合在一起,在航拍镜头后出现。

“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中,经常会使用这样的组合镜头,镜头一般由高空俯拍,垂直视角迅速下降,到低空时与无人机镜头衔接,由航拍切到定场,交待出地点信息,展开故事叙述,影视化表达的手法使得镜头表现力极强,引人入胜,目不转睛。定场镜头是电影拍摄中经常使用的手法,是电影叙事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不仅交代地点,还交代地理空间,起到揭示背景、环境及人物关系的作用,甚至具有总结、评述的功能,有学者认为“定场镜头是技术、美学、文化和政治的结合,其外在显性含义和内在的隐性含义均复杂多维,组成可以无穷解读的意义矩阵”。“60万米高空看北京”中,由俯拍镜头转到北京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的定场镜头,“60万米高空看陕西”中,定场镜头定到壶口瀑布,延安宝塔山等,无不呈现出这些地理坐标所蕴含的重大价值,交待隐喻其后的多维含义,信息量巨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时空感重造:新闻叙事的空间转向

长期以来,由于事件通常以时序形式呈现,因此在叙事学的研究中,一直认为只有时间性是叙事的基本特性,但叙事学家查德曼在1978年提出“故事空间”(Story Space)和“话语空间”(Discourse Space)两个概念,他指出尽管故事中的维度是时间性的,但故事中的存在物,即人物与环境的维度则是空间性的;近年来新闻叙事学因为多种新闻形态的出现,引发了对传统新闻叙事结构、逻辑等问题的讨论,国内专家也指出,新闻叙事学研究应该有一个从时间维度到空间维度的转向,进一步引发了学界对于空间叙事的关注与转向。

(一)地理叙事中的空间扩张

“一切事件都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所以有了历史学;一切事件都在一定空间内发生,所以有了地理学”,莱恩在《电脑时代的叙事学:计算机、隐喻和叙事》中指出,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叙事学的内涵和视野不断扩展,其主要标志就是从其他学科那里吸纳相应的概念术语,如传统语法(人物、属性、事件与名词、形容词、动词的对应关系)、转换语法(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几何学(图形、矩阵)、光学(视点、聚焦)、电影(长镜头、转场)、精神分析学(叙事欲望、高潮)、地理学(故事空间、话语空间、疆界)、形式语义学(可能世界)、博弈理论等。当这些来自其他学科的概念不断进入叙事学的研究范畴,其直接结果就是将叙事学推向跨学科研究。

地理学与新闻学的结合,已经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大量的“地理叙事”,以及地理叙事的空间逻辑。早期的地理学语言主要是借助于自然语言、简单图示以及象形符号等载体,描述地理环境,再现地理事件的存在和发生过程。地图出现以后,人们能对地理空间进行更精准并且更直观的描述,因此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代语言。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凭借其强大的交互分析能力和数据库的支撑,进一步扩展了地图语言,成为地理学的第三代语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借助遥感影像技术,大量多源异构的地理信息不断涌现,要求地理学语言能够将自然文本语言和地图语言进行融合,且能够有效地对地理现象和地理事件存在以及发展的过程和机理进行描述和可视化。因此,空间地理学与人文社会学科中的叙事融合呼之欲出,开始应用于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并已经在新闻叙事领域展开了丰富积极的实践。

用地图讲述故事,或者以地理地质变迁来讲述新闻,是在大数据可视化驱动下一种崭新的新闻报道呈现方式。地理空间技术能够为空间叙事及“深度绘图”提供技术上的支撑,卫星新闻中已大量出现这种地理学意义的“空间叙事”,如卫星发现一个信号系列中,中国正在亮起来、中国耕地正在绿起来、中国正在热起来的报道,更是使用了大量的地图语言展开故事叙事,通过地图亮度对比,地形色彩对比,地图区域明暗对比,将新闻故事和结果直接呈现出来。再如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都是以某一个城市地理坐标或特定的地理位置切入,将新闻叙事与地理空间技术融合,在时空参考框架中对这个地标建筑、独特性地名、或者地理区域背后的故事进行表达和分析,从而使受众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与沉浸感,新闻的地理叙事为空间叙事学带来新的研究思路。

借助地图来讲述历史,是历史学家们对历史进行再现、回溯和分析的强有力工具。而借助地图语言,新闻叙事能呈现出地理空间,绘制出可视化地图,能对社会重大事件,以及日常生活事件中的意义、规律进行全新的解读。如在疫情期间,如何讲述疫情防控下的复工复产,“卫星发现一个信号”中显示长江三角洲越来越亮,热成像红点连成一片,跟之前影像图星星点点的亮光比较,可以直观感受到复工给经济注入的活力。借助卫星遥感测绘,数据信息处理,可视化呈现等手段,新闻叙事在讲述社会变迁,如生态治理、环保主题、城市建设、地质灾难等主题上实现重大历史场景再现和突破,从而促进新闻叙事的空间化转向。

(二)垂直视角与时空感再造

传统的新闻叙事按照时间逻辑来组织,因为只有事件发生,才能进行新闻叙事,事件发展是线性时间的结果,并由时间主导。但事件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中,事件中的场所标识了事件所发生的地点,承载着故事人物的经历与情感。空间叙事学重点关注的恰恰是叙事的时空二义性,是将时间与空间相结合进行的表达。

卫星新闻打破了新闻叙事传统的时间线,卫星观测具有大时间、大空间的特点,在宏大空间的呈现过程中,时间被高密度压缩,成为浓稠的点。在卫星新闻的时间展示中,阿克苏1998年的棉花田跨越到2020年时,只是一个视角的位移与闪现。还有那些最具代表性的地理坐标,历经沧海桑田的城市象征的标志,在呈现时也只浓缩为一瞬间,在无限的空间中展现,空间将时间吸收、容纳,仿佛一个黑洞。但也是同时,空间将时间复原,通过不同的时间段下的空间影像对比,再现了强烈的时间流逝。

媒介技术通过对镜头的运用,对空间的展现,所引发的人的视觉重心与视觉比例的变化,进而塑造人的感官知觉,从电视发明后更为明显。电视机、摄像机发明后,借助镜头,人可以看到更为广阔与遥远的空间,开启了全新的视觉空间体验,但电视、电影以及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的手机所呈现的是水平空间,水平空间符合人眼的感知规律,也符合现实世界的布局结构。而卫星新闻中一镜到底的俯视镜头,展现的是垂直空间,它改变了视觉信息的直观形式和视域结构,它调动的是人的视觉纵深感,是探索观察事物的全新视角。从水平视角到垂直视角,镜头重新开启了人的视觉焦点与重心。而每项活动都会产生一种特定的时空结构。正如苏珊·郎格所说,物理世界本质上是由数学抽象所表达的真实世界,而感觉世界是由感官直接参与的抽象所演绎的真实世界。垂直空间引发的视觉观察与体验,进而影响到人的空间认知结构与心理,空间认知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生存环境中的各种事物与空间分布、依存关系、变化规律的关系,即人们关于空间信息的处理过程。媒介技术的发展,正是不断拓展人的空间感及空间认知能力,通过感官与知觉的适应,熟悉,潜移默化成为身体的习惯,进而形成认知结构与思维习惯。所以传播技术总是经由与人类身体的感官接合,才能与社会、文化发生关联。技术造就媒介千变万化的形态,也是在创造人类新的知觉方式。因此孙玮教授说,传播技术史,可以看作是人类的感官演变史,在此过程中,人类获得了各种感知世界的方式。正是通过感官与知觉的配合,世界才能向人类敞开。而空间关涉秩序,秩序包含意义。在对空间进行扩展和延伸的同时,空间关系和秩序的再生产也被重新赋予意义,由此也就形成与原定空间体系秩序的张力甚至挑战。

四、结语

卫星新闻时空维度的变化,再一次重塑受众空间感,使人拥有了仿佛洞察一切尽收眼底的超级视角,随着人的视域不断升高,可观察范围逐渐扩大,被观察对象得以显现全部轮廓,成为被整体俯瞰的对象,甚至整个国家地理空间和地球都可以成为被观察的文本。这既是人的视觉的纵深拓展,也是人的全新的感官塑造与思维形态。“对新闻传播而言,遥感影像作为全新媒介,可在空间尺度和时间跨度上极大拓展延伸人类的感知能力……新闻传播与接受的地理空间已经走向最大化的广域”。以空间的文本展开叙事,带来新闻叙事逻辑的重构,一方面借助遥感技术与时空叙事可视化方法,卫星新闻对于新闻叙事有了进一步创新,在垂直空间的全知视角下,在镜头拼接的空间展示与呈现中,将受众全新视觉体验与深度参与感调动起来,实现了“视觉空间”叙事和“沉浸式”叙事体验。

另一方面卫星新闻作为新闻叙事空间转向的案例,极大丰富了新闻叙事空间转向的实践研究。在传统新闻理论中,空间是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背景和场所存在的,并不是独立的、活的因素。空间转向作为人类重要的思维维度,其本体学意义已经在社会文化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确立并凸显出来,构成一个前沿性的研究空间。新闻媒介空间生产论也将改变空间只是新闻媒介活动场所的束缚,新闻媒介将赋予空间以意义,是文化意义和表征的创造者,卫星新闻的空间叙事研究实践,为新闻理论的空间转向提供丰富了实践研究个案,为新闻理论创新提供条件和滋养。

[1]张湘锋.大数据时代传感器新闻的生产模式探析[J].传媒,2018(11).

[2]彭兰.“传感器”与“新闻”的相遇会带来什么?[J].新闻论坛,2017.

[3]李蓉.传感器新闻:新闻的生产变革与价值重构[J].中国出版,2019(20).

[4]李蓉.传感器新闻:新闻的生产变革与价值重构[J].中国出版,2019(20).

[5]张过,贺大为.全媒体时代遥感新闻学[J].武汉大学学报,2021(2).

[6]曾庆香,常媛媛,吴晓虹.叙事·新闻叙事·新闻类型——兼谈所有新闻都是叙事吗?[J]新闻记者,2019(12).

[7]尚必武.什么是“叙事”?概念的流变、争论与重新界定[J].山东外语教学,2016(2).

[8][法]杰拉尔·日奈特.叙事的界限[M].张寅德(编选):叙事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79.

第二年4月的一天,王敬凯去市卫生局办事,见档案员正在对下属单位的各种报表、报告、总结进行分类装订,便从已经装订好的一摞档案中拿出一本,随意地逐页摸起来。他似乎已经作下了“毛病”,不管到什么地方,只要看见纸张都要摸上一摸。

[9][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4.

[10]曾庆香,常媛媛,吴晓虹.叙事·新闻叙事·新闻类型——兼谈所有新闻都是叙事吗?[J]新闻记者,2019(12).

[11]Erik Neveu “Revisiting Narrative Journalism as One of the futures of Journalism” Journalism Studies2014(5).

[12]曾庆香,常媛媛,吴晓虹.叙事·新闻叙事·新闻类型——兼谈所有新闻都是叙事吗?[J]新闻记者,2019(12).

[13]刘杰.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初探[J].科技传播,2013(16).

[14]刘涛,刘倩欣.“一镜到底”:融合新闻的叙事结构创新[J],新闻与写作,2020(2).

[15]濮波.定场镜头的叙事美学[J].文化艺术研究,2017(12).

[16]SEYMOUR C.Story and discourse: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J].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1978.

[18]刘涛,刘倩欣.“一镜到底”:融合新闻的叙事结构创新[J].新闻与写作,2020(2).

[19]胡最,汤国安,闾国年.GIS 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特征[J].地理学报,2012 (7).

[20]陈述彭.地理信息系统的探索与试验[J].地理科学,1983 (4).

[21]林珲,龚建华,施晶晶.从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地理环境——试论地理学语言的演变[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4).

[22]胡最,汤国安,闾国年.GIS 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特征[J].地理学报,2012 (7).

[23]J.BODENHAMER D,孙頔,钦白兰等.超越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空间技术及历史学研究的未来[J].文化艺术研究,2014(1).

[24]段义孚.空间与地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7.

[25]PEARCE M W.Framing the Days:Place and Narrative in Cartography [J].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2008(1).

[26]孙玮.融媒体生产:感官重组与知觉再造[J].新闻记者,2019(3).

[27]孙玮.融媒体生产:感官重组与知觉再造[J].新闻记者,2019(3).

[28]李蓉.传感器新闻:新闻的生产变革与价值重构[J].中国出版,2019(20).

[29]刘洁.空间转向与新闻理论重构[J].传媒,2020(5).

猜你喜欢

卫星空间
miniSAR遥感卫星
如何确定卫星的位置?
创享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静止卫星派
创享空间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竞射导航卫星为哪般
What Would Happen If All Satellites Stopped Working? 假如卫星罢工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