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年与16天
——我的北京冬奥会报道之旅

2022-04-18夏子麟

中国记者 2022年3期
关键词:首钢丝带奥林匹克

□ 夏子麟

16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从开幕到圆满闭幕的时间;3年,是我参加北京冬奥会报道的时间。作为新华社冬奥“东道主分社”——北京分社的一名记者,从3年前参加工作开始,我就加入到了冬奥报道之中。

从筹备到冲刺,再到成为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我有幸伴随北京冬奥共同成长。当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仿佛要和一位“老友”作别,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些许不舍。

非常有幸,我参加的第一个冬奥会报道就是“国家队级别”。2019年1月我前往位于首钢园区的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四块冰”采访。当时,中国短道队、中国花样滑冰队、中国冰壶队三支国家队已经入驻训练。

采访过程中,中国速滑队的队员们正在冰场上训练,最小的女队员当时只有13岁,作为队中的“老运动员”,武大靖在训练中一直给小队员进行单独辅导、帮助。我清楚地记得武大靖接受采访时说:“刚来队里的时候我是全队最小的,转眼我是年纪最大的男队员了,需要把我们这支队伍的精神传承下去。我们这批运动员可以说赶上了最好的时代,赶上了冰雪运动最热的时代。尤其是运动员生涯本身就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特别珍惜这种机会。”

从平昌载誉而归的武大靖、从运动员“华丽转身”成为教练员的赵宏博……当一名名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教练员坐在摄像机对面,和我们畅谈如何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时候,我意识到我的“冬奥周期”也开始了。

素材永远是报道的基础,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积累北京冬奥会的相关素材。同时,作为一名融媒体记者,我的“冬奥素材”有些特别:在一次次采访活动中,我用摄像机镜头记录下北京每一个场馆,或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或从“夏奥”到“冬奥”的改造创新。

“万事开头难”,这是冬奥报道我的第一个体会。为记录北京赛区唯一一个新建的冰上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从无到有,我和同事一次次深入建设工地,工程头盔、防尘口罩是我们的“采访标配”。用延时视频留下5500吨的屋面环桁架滑移的全过程、登上200多米高的奥林匹克塔拍摄“冰丝带”全景、夜间留守拍摄外立面泛光照明和场地照明将“冰丝带”点亮……我们在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不断寻找最好的角度,用最好的画面,将这块“最快的冰”的诞生过程一一记录。

当2020年底“冰丝带”全面完工,五彩的灯光在国家速滑馆的玻璃幕墙上飞速流转,宛如速滑运动员在冰面上纵情疾驰时,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用“桂华流瓦,冰轮转腾”描述眼前的场馆。

很多人都像武晓南一样,是曾经服务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双奥人”。他们说,相比于筹备08年北京奥运会,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更自信,更有经验,也更有底气。

随着冬奥的脚步日益临近,我积累的视频素材逐渐丰富,除了“冰丝带”,还有“冰立方”里“上演”的“水冰转换”以及2019“沸雪世界杯”上运动员从充满“工业风”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一跃而下的飒爽英姿……镜头下,一个个冬奥场馆仿佛拥有了生命,随着时间“破土而出”,并在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沃土之上“茁壮成长”。

奇迹总是需要勇士来实现,在我们的冬奥报道中,奋战在不同岗位上的“冬奥人”永远是主角。冬奥筹办七年多来,各种事项纷繁复杂,大到场馆建设,小到比赛时运动员的饮食,每个领域都凝结着“冬奥人”的智慧与心血,而如何讲述好他们的冬奥故事也是我们重点发掘的内容。

除了才华横溢、勤劳奉献的冬奥场馆设计师、建设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采访首钢的“冬奥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为了兑现绿色北京、绿色奥运的庄严承诺,首钢的钢铁主业向沿海发展,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国家体育总局冬训中心、冬奥场馆滑雪大跳台等项目相继落户首钢园区,百年首钢与奥林匹克再续情缘,也改变了很多首钢工人的人生轨迹。

轧钢工转型成为制冰师的刘博强,出身“钢铁之家”、退休后成为城市志愿者的程国庆……和这些“首钢工人”的交流中,我们始终能感受到他们依然带着当年钢花四溅的炽热和“为国炼钢”的激情,同时还有对冬奥会的热忱。他们没有将工作、生活上的转变视作挑战,而是把冬奥会看做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在采访时,刘博强和我们说:“工作要‘制冰’,转型要‘破冰’。我暗自下决心,要争口气,要‘搏一把’。保障好北京冬奥会,让全世界看到中国钢铁工人转型发展的梦想、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风采!”

我觉得刘博强实现了他的目标。他先是在赛前成为一名冬奥火炬手,在他曾经工作奋斗过的首钢园,作为首钢转型的代表,传递冬奥圣火。而后,在冬奥会比赛时,他又参加了北京冬奥组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向更多人分享了自己成为制冰师的故事。与刘博强同台的还有第一代滑雪医生、滑雪少年、奥运推广人、收藏爱好者,一个个普通人遇到冬奥,生活发生了丰富多彩的转变,留下了永恒且宝贵的人生记忆,我想这也是奥林匹克的魅力之一吧。

当一切准备工作终于“尘埃落定”,我也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进入冬奥闭环,负责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的报道工作。不同于赛前场馆的空旷和安静,比赛的开始仿佛为场馆注入了“灵魂”。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志愿者、工作人员以及媒体记者的到来,让昔日多次探访的冬奥场馆显得热闹又忙碌。

□ 2022年2月20日,夏子麟(中)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采访中国高山滑雪运动员。

而我的报道重心也从冬奥筹备转移到赛事报道上,前期积累的视频素材为我们赛时报道提供了大量帮助:延庆赛区志愿者、高山滑雪救援队、延庆赛区气象保障团队、高山滑雪直升机救援团队……除了赛时报道的“规定动作”,我们对与运动员们共同奋斗在小海陀山上的“冬奥人”进行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报道。

在北京冬奥会举办的16天中,运动员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中13次打破奥运纪录和世界纪录;范可新、曲春雨、任子威和武大靖组成的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为中国军团拿下北京冬奥会首金;中国高山滑雪队也首次在冬奥会全项目参赛,在“雪飞燕”不断创造历史……

的确,能够站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为国争光是每个运动员的最高梦想。但是,当赛场的喧嚣回归于沉寂,我更想回过头去,为那么多曾经为北京冬奥会奉献、拼搏的“冬奥人”鼓掌、喝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了奥林匹克,他们是奥林匹克的“筑梦人”。

3年虽长,但仍未结束;16天虽短,但仅是开始。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经圆满闭幕,但是我想我的冬奥报道仍未结束。北京冬奥会留下的丰厚“奥运遗产”仍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座“双奥之城”,影响着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值得我们每个关注冬奥、关注奥林匹克的记者去发掘,去书写,去热爱。

猜你喜欢

首钢丝带奥林匹克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孩子的智慧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灵动飞舞的“冰丝带”:国家速滑馆
《白丝带》:纳粹是怎样炼成的?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