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绿意象”与“谷爱凌时刻”
——从美学视角看中国国际传播新风

2022-04-18刘丽娜

中国记者 2022年3期
关键词:谷爱凌青绿美学

壬寅除夕到北京冬奥会,虎年开年十天内,有两大传播现象令舆论刷屏。一个是春晚节目中广受赞叹的国风舞剧“只此青绿”,另一个是冬奥冠军“顶流”谷爱凌。

在变乱交织的全球化智媒时代,“青绿意象”与“谷爱凌时刻”这两个中国故事具有不同寻常的思考价值。从国际传播上看,其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塑造具有标志意义,堪称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又一个里程。本文试从美学视角对其国际传播价值做些解读。

一、传播特点:“三很”与“三性”

表面看,青绿与谷爱凌似乎不搭界,但这两大传播事件之所以在海内外形成轰动,既有其个性,也有其内在的共通性。以美学视角看,至少有三方面,可用三个“很”来概括:很中国、很现代、很青春。

“只此青绿”创造性地复活了千年前的宋代美学。万里江山,青绿画卷,云鬓高髻,水袖长袍,温婉下的韧性,柔美中的刚强,太极拳的韵味,在短短5分多钟的表演中生动呈现,再度诠释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名言。混血女孩谷爱凌尽管外表像“老外”,英语纯正,但她地道的普通话,作为北京大妞的自我认知,以及家庭背景都使她成为当代中国阳光青年的绝佳代言。她在比赛期间举手投足都是新闻,甚至在2月14日赛后等成绩时“吃韭菜盒子”也成了当日热点。

只此青绿故事取材于历史,但展现的手法非常现代,从舞蹈编排上,是现代化了的民族舞,在声光电舞美设计等方面,更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谷爱凌的U形场地技巧、大跳台等项目,则是最带感的现代极限运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赞叹,从钢铁厂旧设施改造而来的首钢大跳台不可思议。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转型。而高水平的电视转播背后,更是让全世界见识到中国现代传播的科技实力。

再用传播学语言解读,这两个中国故事的相通处至少还体现在“三。

作为最重要的感官接收器,视觉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在“颜值即正义”的网络传播时代,视觉上的美感是打动“注意力稀缺”受众的首要条件。如果说青绿代表着柔美和古典美,谷爱凌则洋溢着健美和现代美。颜色、动感,再配以酷炫的音乐,“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青绿作为想象人物,其话题可以发散在舞蹈、绘画、历史、美学,以及舞蹈家的个人经历等许多方面。而谷爱凌则更是不折不扣的话题女王,因为她是一个真实的、堪称完美的“别人家孩子”。短短几天内,网络空间对于她的解读跨越各个领域和维度,体育的、商业的、时尚的、教育的、媒体的、外交的,甚至国际关系和政治的……国内媒体持续刷屏,海外媒体也不甘寂寞,关于谷爱凌的报道在争议中不断发酵,形成天量传播。

青绿原型来自千年前的画卷,上接唐风宋韵,打开了中国历史的想象时空。而谷爱凌则给人打开了面向未来的时空想象。从时间上,18岁的奥运冠军,未来还会有多年的运动生涯值得期待。而比体育更具有时间延展性的是她的学业,这位斯坦福大学新生,不断创造奇迹的姑娘,未来也许会在科学领域做出不可限量的贡献。从空间上,谷爱凌横跨太平洋的中美两种文化背景,在中美关系步入新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时代大背景下,有着特殊的社会文化,甚至政治意义。毫无疑问,她已经成为中美民间交往的使者,中美年轻人沟通的桥梁。这正是中国国际传播领域里不可替代的“超V”,是中国软实力的彰显。

二、传播背后的价值思考

透过热闹的传播,“青绿意象”和“谷爱凌时刻”背后,有着深刻的价值蕴含。笔者将其总结为古今之变,中西之融,美善之求。

青绿意象唤醒的是悠久历史中国的一份集体想象,是以舞蹈美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创造性转化。中国领导人提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取材于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只此青绿正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个经典案例。当前,中国处在“两个百年”交汇的关键历史时段,行进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中,经济和物质的变迁,影响到社会观念的古今之变。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热爱和探索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资源,青绿顺势而出,架设了一个古今相通的意象桥梁。

谷爱凌更多体现的是中西文化的融合。在这个被认为是完美人设的年轻人身上,中西文化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为威胁的,而是在本质上相通相融。冬奥会上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而透过春晚,只此青绿的中国美学让世界眼前一亮,至少是深深打动了海外华人圈,增强了华人的文化自豪感。

此外,两个中国故事传播的背后,体现了现代中国人对美和善的追求。青绿舞蹈展现的声色之美,沉稳大气,韵致有节,如《诗经》所推崇的,乐而不淫,很能体现一种“发乎情,止乎礼”的中国美学气质。谷爱凌在夺冠后真诚去拥抱竞争对手的一幕更让世界看到,本届冬奥会注入的“更团结”理念,体现的是一种人类共通的善。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企业和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企业用工不稳定的问题;劳动者收入的问题;劳动者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

技进乎道。无论青绿还是谷爱凌,背后都是鲜活的中国年轻人在某一领域多年持续不懈的技艺锤炼。而当一种技艺达到极致,将近于道,呈现某种美善相兼的境界,这会影响一种新的审美风尚,打动年轻人,它所具有的国际传播力是惊人的。

三、关于国际舆论应对的三点思考

毋庸讳言,当前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新冠疫情发生两年多来,国际舆论愈发具有挑战性。在网络高科技飞速发展和智能传媒的影响下,中国在不断更新自我认知,世界也日益希望了解瞬息万变的中国。“青绿意象”和“谷爱凌时刻”像两扇特殊的视窗,对亟待加强和提升的中国国际传播,具有很多值得思考之处。

首先,“巨国效应”辐射国际议题。过去一些年来,国际新闻中国化,中国新闻国际化趋势不断增强。今天的中国,真的走在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大地发生的故事已经具有高度的国际新闻价值。在某些方面,中国一举一动都要被世界谈论和指点。这是中国“巨国效应”的自然呈现,正如大洋彼岸的美国,那里发生的一切都受到世界关注。同时,世界对中国存在巨大的“认知落差”,充满疑问与好奇。而我们的国际传播,我们的中国故事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国际受众的需求。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积极面,需要主动设置议题。而通过举办国际活动,尤其像冬奥会这样的顶级国际赛事,中国当仁不让成为国际传播议题的设置者。主场优势使得像谷爱凌这样集温度、速度、热度、力度、美度等于一身的奥运冠军瞬间成为国际顶流,这是她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伟大祖国的强大支撑。

其次,好故事自己会说话。以2月8日的“百度热搜”为例,至少有6条是关于谷爱凌的。在B站、抖音里,关于谷爱凌的视频,点赞人数动辄上万、十几万。

海外媒体也对谷爱凌青睐有加。根据本文对10家海外大媒体的初步统计,冬奥会开幕截至2月11日,对谷爱凌的原创报道多达80条,且多为正面报道,英语主流媒体对一名运动员这样关注,实属罕见。(见下表)

全球10大媒体对谷爱凌的报道数据(2022年2月4日-11日)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2月11日,以“Eileen Gu”为关键词在Facebook上进行搜索,有超过33000的讨论热度,包括纽约时报、CNN、BBC的十余条聚焦此话题的报道。在Twitter上,#EileenGu#的话题有近万的讨论热度,其中不乏多家海外主流媒体都使用了这条推文话题,舆论上以正面导向居多。在Instagram上,谷爱凌有近一百万的粉丝数量,她发的每张照片有近20万的浏览量。

美国纽约一位华人在社交媒体上说,只此青绿的审美真是“洗眼睛”,体现出中国式审美的高级感。青绿山水只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浪花,是丰富的中国古典艺术和美学的一个小小截面。事实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宝库,将是我们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喝彩的“无尽藏”。

再次,即便对于谷爱凌这样的完美人设,复杂的网络舆论中也不乏负面声音。冬奥会期间英国记者的提问就是一例。面对咄咄逼人的海外媒体,谷爱凌的答问被看作是外交家风范、教科书级别。在此摘录一段:

“英国《卫报》:你很能说会道,让中国和美国的观众都很喜欢你,我想知道你如何实现这样的平衡?特别是你在社交媒体上招致了一些批评,特别是在美国。

谷爱凌:我只是个享受美好生活的18岁女孩。我并不是想要让所有人都满意……我知道我的心地是善良的,我也知道我所做的决定是基于所有人的利益,我觉得这会带来更大的善。如果有人不相信这就是我的初衷,那么这只说明他们没有足够的同理心去理解别人的善意,可能因为他们和我有不同的价值观。如果有人不相信我或不喜欢我,那么这是他们的损失。他们也成不了奥运冠军。”

细究下来,这个宝藏女孩运用的外交辞令大道至简,那就是坦荡真诚,其背后是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以及真正与世界相融的自信。

应该看到,美国媒体中尽管有福克斯电视那样对谷爱凌代表中国夺冠而酸溜溜者,同样也有不少相对客观的积极报道,比如《纽约时报》就对她进行了大量客观报道,在冬奥会期间还专门发表了谷爱凌本人的署名文章《我承认,我爱上了恐惧》。对于西方媒体的报道立场,要看到,热爱冲突、追逐戏剧性是其职业本性,他们并非只对中国人如此。对此,平常心是道。外媒说不垮中国,以真诚坦荡应对舆论挑战,只会让我们更强大。

实力的增强使中国的传播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沿。在国际传播影响力上,我们缺乏的已经不是技术,而是真正的好内容。好内容就是好故事,它是思想、是事件,但归根到底是人。透过谷爱凌,透过青绿,世界看到一个现代的中国、青春的中国、学习的中国、努力的中国、奋进的中国、开放的中国、宽容的中国、美好的中国……她们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古老但不衰老,她不仅有历史,更有未来。总之,这是一个真正自信的新兴大国,一个能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度。

以上通过分析两个讲得好的中国好故事,最后有一点体会。作为崛起的大国,中国要有大国的体量,大国的音量,也要有大国的器量。谩骂攻讦在美学上不具备力量,不会持久。真正打动人心的永远是真,是善,是美,是我们最终要留传给子孙后代的价值和力量。从这个意义上看,“青绿意象”和“谷爱凌时刻”带给国际传播的思考和启示可谓深远。中国要以实力、美力和耐力赢得世界的理解和尊重,而这需要时间。

猜你喜欢

谷爱凌青绿美学
仝仺美学馆
青绿人家
山河间的一抹青绿
赞谷爱凌
我的偶像谷爱凌
谷爱凌:“自信是可以学来的”
盘中的意式美学
卧底各个群怎么讨论谷爱凌,“中午吃什么”群亮了
凡设青绿 体要严重 气要轻清 青绿山水画法探源
仿古脱古 清代青绿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