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室内体育游戏 构建别样运动课程

2022-04-18张自霞刘冬梅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利用空间创设

张自霞 刘冬梅

我园倡导“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以“运动发展”为核心,以“体育游戏”为载体,针对雨雪、暴晒、雾霾等特殊天气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如何运用已有材料,利用室内空间,开发室内运动场所,探索如何让幼儿成为体育游戏的主人并能主观能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有效实施途径,开展符合幼儿发展需求与年龄特点的室内体育游戏研究。经过2年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课程资源,有效地解决室内体育游戏空间小、内容少、隐患大的问题,提升了幼儿的体能发展和室内体育游戏经验,拓展了幼儿园体育游戏组织与实施途径,促进了我园运动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一、巧妙运用常规空间

首先要解决室内运动的空间问题。

(一)利用零星空间,创设单个技能性的运动游戏

午睡室空间相对较小,活动室被划分成了不同的区域作为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所用,因此我们对这些零散的空间加以思考,投放了相适宜的材料,创设为单个小运动游戏,相互之间不干扰,开展各种技能性练习。如:

利用活动室里现有的桌子创设“打地鼠”的游戏,桌子下面形成了老鼠洞,训练幼儿的躲闪能力。其他较宽敞空间开展“蹦跳鼠”游戏,训练幼儿的跳跃能力等。

利用活动室内随处可见的娃娃家,在这样半封闭的空间里,拉网放气球创设平躺踢物、套圈体育游戏等,锻炼幼儿腿部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

利用铺了软垫的益智区设置了“坐位体前屈”游戏,练习幼儿的柔韧性;图书区开展“母鸡下蛋”的游戏,较软的地垫有利幼儿快速纵跳,四周软凳形成了一个封闭空间,阻止了掉下来的小球滚动得太远。

(二)利用线性空间,创设为连续性的运动游戏

运用楼梯有台阶、有坡度的特点,开展“套圈”、“扔沙包”、“攀登”等体育游戏。利用我们的走廊很长、较为宽敞的特点,开展“跳房子”、“走石路”、“赶小猪”、“爬木梯”等这类前进性的运动游戏。在走廊上利用横梁有高度的特点,增加“纵跳触物”、“定高投掷”等体育游戏,让幼儿的室内运动既可以连续性也更加有趣。

(三)利用较宽敞的整体空间,创设为循环性的运动游戏。

利用大厅宽敞的特点,将大厅分为4块场地,在1号场地可以开展“小刺猬背果果”、“揪尾巴”、“拉轮胎”等奔跑的游戏,2号场地可以开展“轮胎华容道、“偷粮食”、仰卧起坐”等合作性的游戏,3号场地·利用平台大厅有柱子的特点,开展“大力士”,在柱子的周围挂上雨伞,开展“谁的雨伞接得多”等竞赛性的游戏。4号场地开展“第几排”“打洞洞”等投掷类的小型运动性游戏。孩子们自愿选择从一个场地开始依次运动,这样宽敞的大厅就形成了一个环形的运动游戏空间。

二、精挑细选运动材料

室内体育游戏必须要遵循便捷的理念,就是能不提供就不要提供材料,要提供材料就尽可能从幼儿园的生活物品中取用,提供的材料是可以反复使用。

一是考虑材料的可变性,一物多玩。二是就地取材,寻找替代物。三是选择低结构、易变化的材料。四是注重环境和材料的心理暗示。

三、把握年龄、游戏激趣

体育游戏的最大价值是为了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我们应该把发展幼儿的身体机能放在首位,从基本动作出发,发展幼儿柔韧、协调、平衡、速度、灵敏、力量等多方面能力。

同时,要让幼儿积极乐意的参与,又必须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需要,为此我园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动作发展的目标要求,各年级组经过探究与实践,我园大班幼儿的室内体育游戏重在“挑战性”(轮胎华容道、楼梯和圆柱的拉绳、翻泡沫垫),中班幼儿的室内体育游戏具有“层次性”(各种难度的坐位体前屈、投掷),小班幼儿的室内体育游戏凸显“趣味性”(打地鼠、揪尾巴、拉轮胎),我们从室内体育游戏的开展中看到孩子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为了幼儿始终保持运动锻炼的兴趣,教师设置的游戏玩法和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变化的,游戏的难度会随着运动活动的深入而不断推进,幼儿运动的潜能和智慧得到了激发,运动量也就自然而然地能够有效达成。

四、开拓思维创新提升

(一)活动三部曲,在“建立”中细化

1.学习与内化。再次明晰各年龄段幼儿动作发展目标,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2.设计与实践。根据本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制定相关的室内体育游戏内容。

3.反思与调整。我们从兴奋点、幼儿互动频率、兴奋度、幼儿活动的持久性四个方面进行观察记录,科学解读幼儿的运动行为,在反复的调整中,将活动的内容细化,以满足幼儿在运动活动中得到长远的发展。

(二)大家来找茬,在“挑刺”中切磋

我园在开展室内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年级组长每周会组织组内老师们现场观摩,大家来找茬。就器械摆放的合理性、幼儿参与、材料提供的因果关系等进行剖析,在“挑刺”中发现问题,并提供多层次解决问题的思路,共同研讨出更佳的游戏方案。如在大班段游戏里时,老师发现室内运动挑战性不强的问题,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均不高,于是大班组老师们在协商、尝试后,将桌子搭高斜放,由保育老师负责稳定桌子,幼儿双手攀登住桌子的最上沿,双手交替前行带动身体移动至终点。这个游戏对幼儿的上肢力量及全身协调性的挑战极高,但却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孩子们的追捧。可见,体育游戏里的挑战性十分重要。

(三)相互来点赞,在“推优”中掘金

我们希望能够充分挖掘各个班级及老师们在实践探索中的亮点并加以推广。因此,由年级组长带领组内老师们在观摩中挖掘亮点,找到他人做得好的地方,通过组内的研讨交流引出不同优秀案例,举一反三。如中班的老师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设计了三种不同口径的投壶,最小的薯片筒、中号的奶粉罐、最大的纸箱等,且均有不同距离的摆放,这一做法不仅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也让更多的老师得到了启发,老师们都纷纷将这样的理念运用到了自己班级的室内体育游戏组织里去,如在投掷时用不同数量的星星作为起点,表示不同的挑战难度,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挑战,既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又能满足不同能力发展幼儿的游戏需要。

(四)资源最大化,在“共享”中发展

教育的最大价值化在于“资源共享”,为了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我园在家长群中推送好的室内体育游戏,鼓励幼儿和家长在家里开展亲子室内体育游戏,这样就实现了家园共育网络互动平台,也实现了线上线下項目的同频共振。

猜你喜欢

利用空间创设
空间是什么?
创设未来
创享空间
画与理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
QQ空间那点事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