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减”背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22-04-18陈颖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转变双减

陈颖

摘要:“双减”背景下,如何厘清“减”和“增”的关系,做到提质增效,向40分钟的课堂要效率,成为重中之重。只有在教学中将课堂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在知识探究方面将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在学生学习方式上将由问答式学习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在数学思维培养方面将关注解题技巧向关注思维转变。才能打造出真正的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双减” 转变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21年七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给学生减负动了真格,党和国家以强有力的方式改变个人无力改变的“焦虑环境”,这是国之大者、家之大计。

一直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困扰,学生形成了被动、单一、机械式的接受学习方法。“双减”之前我就一直在思考,想打破那种刷题的恶性循环,希望学生学的快乐,学的轻松,减轻作业负担,也能成绩优异。现在“双减”真的如约而至,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双减”不只是简单的减少作业量,而需要我们厘清“减”和“增”的关系,做到提质增效,向40分钟的课堂要效率,为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并作了四方面的尝试和转變,也取得一定成效。

一、由课堂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

多年前的自己,在数学课上总是喜欢由复习旧知到引入新知,这些知识往往都是书本上数学概念、运算法则、计算公式。教师为教数学知识而设计教学,学生为学数学知识而进行学习,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其实,数学来源于离生活,小学数学的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进行数学交流、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从而掌握数学、理解数学。

为此,我认为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教学内容应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一千米有多长》时,将教学场地搬到操场,通过走路、测量等方式,从距离上、时间上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一千米的长度和空间的广度,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实现由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我们教师还应敏锐地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提炼数学材料,更好地体现数学时代性、生活化。不仅如此还要将数学有效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去,真正做到取之“生活”用之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生活趣味和生活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爱上数学。

二、由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

传统数学教学比较重视获取知识结论,过于强调学生记住方法、记住技巧,教法、学法较为单一,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直接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匮乏。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让学生亲历探究知识的形成,亲历发现知识的过程。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去探究、获取数学知识,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过程,已不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教学手段,它本身也成为了教学的重要目的。数学教学应该从重视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东南西北》时,带着学生到操场,早上,观察太阳升起的方向,然后确定东方后,再一次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真理,又感受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还从中学到了不少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实践意识和探究能力。

三、由问答式学习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正襟危坐,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采用的是一种问答式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喜欢采用“打乒乓球”式的提问,如果学生的回答没有符合教师备课中的要求,立即要其他学生回答,直至学生的回答落入教师设计好的“乒乓球桌”为止。如果教师问得浅显直露,看上去是启发教学,实际是灌输的另一种表现,它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它不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引入课堂。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随着合作学习的热潮,老师们也想出了五花八门的合作学习模式,但是只要抓住本质:是为了提升学生思考、分享、交流的能力,就是可以推广的合作学习模式。

四、由关注解题技巧向关注思维转变

现在很多教师上课还是以讲授为中心,通过大量练习来训练学生解题技巧。学数学肯定要做练习,但应该以发展学生思维发展为目的,而不能以刷题为目的。“双减”政策关于作业布置的要求一出现,很多老师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给广大教师带来了很多的考验?我们要认真研究有效的练习策略。练习可以叫人熟能生巧也可以叫人熟能生笨。已经很熟悉的内容反反复复练习,学生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当遇到新问题新情境时只会生搬硬套,不会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练习使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追求唯一正确答案,最终形成思维僵化。

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要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数学知识和技能我们教师十分关注,但这里所讲的数学思考方法,即数学思维,又有多少人关注过呢?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数学思维具有多样性、选择性和灵活性。因此我认为:“双减”背景下,我们只要在作业设计时,多关注学生思维,在课堂上注重习题开放性,在解决问题策略上呈现思维多样性、选择的多样。我相信,教好我们的学生是不在话下的。

“双减’政策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今后教学工作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将全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不断去实践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但同时也为我们成为研究型教师,而不只是“教书匠”创造了机会。

参考文献:

[1]唐晓香,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实践[N],天津教育,2022-03-31。

[2]杨晶,促进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研究[N],课程教育研究,2019-04-02.

[3]陈慧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N],数学大世界(下),2020-05-27.

[4马建胜,基于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J],考试周刊,2020.

猜你喜欢

转变双减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